報警人胡先生介紹,他當時路過現場,突然發現一名老人仰面漂在江面上。
「老人沒有掙扎也沒有呼救,雙手抱在胸前,她顯得很平靜,身體沒有下沉,我趕緊撥打了119。」
隨後,醴陵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員趕到現場。
當時,老人距離岸邊六七米,兩名消防員立即帶上救援裝備下水,將意識清醒的老人救上岸。
由於救援及時,老人被送到醫院後,經檢查身體無礙。
昨日下午,記者與馮麗芬老人取得聯繫。老人介紹,當時她在淥江邊曬太陽,由於吃月餅手上有油,她就走下臺階準備洗手,但不慎一腳踏空掉進水裡。
「我不會遊泳,最開始用力掙扎、呼救,還嗆了幾口水。」老人說,由於沒有體力了,她乾脆放鬆地仰躺在水面,身體反而沒有下沉,漂浮在水面,一直保持著這種姿勢,直到消防員遊到她身邊。
「媽媽完全不會遊泳,年紀又這麼大了,我都不知道她是怎麼漂在水面上的,還漂了20多分鐘。但不管怎樣,我都要通過晚報對英勇救人的消防員表示感謝。」馮麗芬的兒子說。醴陵消防救援大隊指揮員寧傲介紹,他們到場時,發現老人十分放鬆、呼吸平緩,這和一般落水者的狀態很不一樣。至於老人為何能漂浮在水面,寧傲進行了分析:「首先,老人沒有掙扎也沒有大聲呼救,身體呈完全放鬆狀態;其次,她穿了羽絨服,衣服帶有一定浮力;最後,老年人群體由於身體狀況因素,比成年人更容易漂浮在水面。」1、沉入水中要儘量保持冷靜,不要拼命掙扎,要屏住呼吸,放鬆全身,去除身上重物。2、雙臂掌心向下,像鳥飛一樣順勢向下划水,向下劃要快,抬上臂要慢,同時採取頭向後仰、口向上方的姿勢,儘量先將口鼻露出水面,並立即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儘可能使身體浮出水面,等待他人救護。3、發生溺水等待救援時,模仿「水母漂」:吸氣後全身放鬆,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靜靜漂浮。需要換氣時,雙手向下向外壓划水,順勢抬頭吐吸氣,隨即低頭閉氣恢復漂浮姿勢。需要提醒的是,四肢亂動、拼命掙扎、大喊大叫,不僅會浪費體力,還會讓身體下沉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