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8月27日,北京蓮花池公園內一名女孩落水。不會遊泳的她並沒有驚慌,也沒有叫喊,而是選擇靜靜躺在湖面上,等待救援。十多分鐘後,公園工作人員將她救起。專業人士表示,溺水者很少有人能保持如此冷靜,算得上是「教科書式自救」。她在水面上雙臂張開,身體挺直地漂著,面無表情一聲不吭。「我問她會不會遊泳,她說不會,所以只能靠漂著自救,也不敢呼救不敢回應。孩子挺厲害!」目擊者王女士說。蓮花池公園安保隊的楊班長表示,女孩應該是在當晚8時30分左右落水,隨後被跑步者發現的。安保部門隨即趕往現場,將她救上來。有17年從業經驗的遊泳教練宋光平說,女孩的做法算得上是「教科書式自救」,「人失足落入水中後,一般人都會慌張,亂動找尋著力點自救,往往越冷靜的人,生還機率越高。」
當意外來臨時
除了仰臥漂浮
還有什麼自救方法呢?
遊泳教練介紹,相比後仰漂浮,水母漂更簡單易學,也是最省體力的。縮頭,雙手抱膝,膝靠著胸,就可以像水母一樣漂起來,適合於突然落水,這可以讓落水者迅速浮出水面,避免下沉。不過這個動作換氣比較困難。
▲點擊視頻,學習「水母漂」式
遊泳教練向記者介紹了一種更實用的自救方式:在仰臥漂浮的基礎上,雙腳輕輕往下,擊打水面,可以增加上浮的力量,即使記者嘗試換氣,人也不會往下沉。
▲點擊視頻,學習「仰臥漂浮+雙腳打水」
落水者成功漂浮之後,要保持冷靜,留意水上是否有可以使用的工具,如樹杈、空水瓶,雙肩包.如果有的話,落水者可以通過這些工具增加浮力,增加脫險的希望。
專業人士建議,如果發生意外的地方是在遊泳池,盲目採取大聲呼喊的求救方式,一般效果並不理想。
專業人士介紹,對於遊泳者的主要威脅有兩個,第一是嗆水,第二是抽筋。會遊泳的人在水裡發生抽筋,是一種危險的情況,應掌握在水裡解除抽筋的方法。
▼點擊視頻,觀看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