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坐船舶的安全知識
1、出發前最好預備一個可攜式氣枕或者充氣式救生圈,特別是帶兒童出遊。
2、不要冒險乘坐超載的客船、旅遊船、高速船、滾裝船或者「三無」船(沒有船名、沒有船籍港、沒有船舶證書)。
3、上船後,首先要留意觀察救生設備的位置和緊急逃生路徑。例如乘坐客輪時,要了解客房在船上的位置,仔細閱讀在房門背後的緊急疏散示意圖;了解救生衣存放的位置,熟悉穿戴程序和方法。在船的主要過道或大廳人流相對集中的地方,都標有安全出口示意圖。上船後要注意識別這些標識的方向,這樣當迅速撤離時,可以贏得時間自救。
4、發現船上出現超載情況時,要保持高度警惕。當船體劇烈顛簸時,要高度戒備,換上輕裝,將重要財物隨身攜帶。
5、船舶發生意外事故,一般不會馬上就下沉,也許根本不會下沉。此時應該迅速穿上救生衣,發出求救信號,手機、信號彈和燃燒的衣物都可以發出求救信號。
二、落水應急措施
1、顯示人員落水信號、鳴放求救聲號,加強瞭望搜尋;
2、夜間及能見度不良時保持足夠照明;
3、向附近和過往船舶發布人員落水和搜救信息;
4、投放救生圈或其他漂浮物,以便落水者攀附,指示落水者的概位;
5、可能情況下,駛回人沒落水位置搜尋落水者;
6、放下救生艇搜尋,並在發現落水人員後從其下風方向(水流下遊)靠近救援;
三、水上急救常識
1、當將溺水者救至岸上後,應迅速檢查溺水者身體情況。由於溺水者多有嚴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內淤泥雜草、嘔吐物,然後再控水處理。
2、迅速進行控水:所謂控水(倒水)處理,是利用頭低、腳高的體位,將吸入水分控倒出來。最簡便的方法是,救護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將溺者的腹部放在膝蓋上,使其頭下垂,然後再按壓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餘坡,將頭置於下坡處的位置,以及小木凳、大石頭、倒扣的鐵鍋等作墊高物來控水均可。
3、對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方法是:將溺水者仰臥位放置,搶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開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氣,迅速口對口吹氣,反覆進行,直到恢復呼吸。人工呼吸頻率每分鐘16-20次。
4、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者將手掌根部置於胸骨中段進行心臟按壓,下壓要慢,放鬆時要快,每分鐘80-100次,與人工呼吸互相協調操作,與人工呼吸操作之比為5:1,如一人施行,則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之比是15:2。
5、溺水者經現場急救處理,在呼吸心跳恢復後,立即送往附近醫院。在送醫院途中,仍需不停地對溺水者作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以便於醫生搶救。
四、防止溺水安全常識
1、必須在家長或監護人的帶領下去遊泳,單身一人去遊泳最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長或者成年人,在出現險情時很難保證能夠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體患病者不要去遊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遊泳,因為上述病人參加遊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
3、參加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跳進水中遊泳,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