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漢濱區早陽鎮秦葉情農業開發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人正加緊在全自動灌裝生產線上製作剁椒醬。「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模式,帶動全鎮185戶農戶發展辣椒產業1200畝,每畝可為農戶帶來2000元以上的收入。
冬閒人不閒,在晏壩鎮田壩社區浩龍茶葉園區,64歲的元國安正忙著對茶園進行冬季施肥管護,元國安說,「現在土地有租金,務工有薪金、入股還拿股金,跟著園區種茶,不僅脫了貧,還學會了種茶技術。」
漢濱區通過「四式八法」利益聯結機制,讓群眾跟著產業走,把全區1.95萬戶貧困群眾嵌入產業鏈,多重增收讓群眾穩定脫貧有了「保險」。對此,區長範傳斌有著深刻地認識,他多次指出,抓產業是打基礎、穩增長、增後勁、利長遠的頭等大事,抓好產業產展,就能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產業持續發展,關鍵在如何讓「百姓獲益」和「讓百姓怎樣抵禦風險?」
為此,漢濱區不斷在機制上下功夫。健全資金投入及獎勵機制,漢濱區累計使用涉農整合資金近21億元用於產業發展,231個貧困村率先實現集體經濟「薄弱村」「空殼村」清零,每個貧困村均建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和互助資金協會。同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考核的重要指標,出臺產業發展獎補辦法,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帶貧益貧經營主體,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帶貧效果等分類給予獎補,樹立正確導向,激發扶貧產業發展動能。
健全產業技術服務及培訓機制。加快提升農民的產業發展能力,共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3850名,依託新型經營主體實訓基地,分產業、分層次、分崗位培訓培訓貧困群眾3萬餘人,為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奠定人才基礎
健全產銷銜接機制。漢濱區大力推廣訂單式產業扶貧模式,100餘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均與貧困戶籤定訂單生產;健全農產品定向直通機制,讓貧困村、貧困群眾農產品直供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直銷商場超市、餐飲酒店等,保障扶貧產品有市場、有價位、有利潤,長期增收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