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老齡協會數據,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371.3萬人,佔常住人口總數的17.2%;戶籍老年人口367.7萬人,佔戶籍人口總數的26.4%。
「十四五」時期,全北京市老年人口將增長100萬人,增速將明顯超過「十三五」時期,2025年將達到500萬人,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時期。
為積極應對老齡化需求,北京市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院建設,主要從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務、老年友善環境4個方面推進醫療機構為老服務。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健全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更好地適應老年人健康及醫療需求。
12月18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公布 2020年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稱,確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等182家醫療機構為北京市2020年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通知》明確,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到2022年,80%以上的綜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圖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資料
據報導,北京市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累計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253家。
初步形成了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籤約合作、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等融合發展、相對成熟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全市544家養老機構實現醫療服務全覆蓋。
除此之外,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達到69.6%,65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費體檢、痴呆風險篩查(腦健康體檢)以及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免費接種服務;
百歲戶籍老人可以享受價值3000元的居家健康服務。
隨著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有關老年人養老及就醫問題也日益突出。相對獨立的醫療衛生、養老服務體系難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亟須推進醫養結合。
北京市在全國率先開展的老年友善醫院建設不僅讓老年人「老有所依」,更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老有所醫」。
不過,由於我國受長期低生育率、不斷增長的人口預期壽命以及人口年齡動態累積效應的影響,從2015年到2060年,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將呈現出老年人口比重持續提高以及老齡化速度遠高於其他國家等顯著特徵。
所以我國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按照老年人口與護理人員配備比例3∶1測算,全國有2830萬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養老護理員1000萬人。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的養老護理員只有22萬人,其中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僅有2萬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口巨大。
如果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很迷茫,那麼報考養老護理員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