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直至流行至今。
端午節:綠珠村民賽龍舟上演「速度與激情」
端午節當天,博白縣綠珠村的群眾在南流江開展「迎端午·賽龍舟」活動,村民們精彩上演的水上「速度與激情」弘揚傳承了傳統文化,有效展示博白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豐碩成果以及博白客家人民拼搏向上的精神風貌。
自2012年由綠珠村村民自發組織的首屆賽龍舟活動取得成功後,每年端午節當天博白縣綠珠村的群眾把端午划龍舟變成了習俗,融入了綠珠男兒的血液裡。當天中午龍舟賽還未開始,聞訊前來的四裡八鄉村民和觀眾很快就擠滿了綠珠大橋和南流江兩岸,參加賽龍舟的村民將精心打扮的龍舟放到水中,在簡短的儀式後,比賽開始了,只見鑼鼓手強健的胳膊揮動鼓槌、鑼槌,鑼鼓聲如雷,清涼的河水飛花四濺,岸上、水中的空氣變得亢奮了,遠遠望去,翻漿逐浪,一時間江面上鑼鼓喧天龍舟飛舞,你追我趕的場面吸引了數千群眾的目光,比賽期間群眾參與熱情高漲,現場人聲鼎沸,鑼鼓喧天,彩旗飄揚,氣氛熱烈。
划過龍舟水,吃過龍舟飯,順風順水,全年必定風調雨順,賽龍舟不光是為了競賽,更主要的是體現農村群眾創業拼搏的精氣神,同時也寄予了博白人民對生活的美好祈願。
比賽進行的非常激烈,在南流江畔觀眾的瘋狂吶喊聲和現場的鑼鼓聲中,這些勇敢的水手紛紛拼盡全力,一齊向成功的彼岸衝去,呈現給現場觀眾一場精彩的龍舟賽。
現場人潮人湧,場面非常火爆。從各地趕來的觀眾把綠珠橋都給佔領了,雖然頂著烈日,但是精彩不容錯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