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淡水中的魚類,很多人主觀想到的還是食物,畢竟淡水裡面並沒有鯊魚、逆戟鯨之類的變態獵食者。然而其實淡水魚類中也是有狠角色存在的,比如成吉思汗魚,一種淡水卵生瀕危魚類。 成吉思汗魚為中、底層魚,屬於洄遊魚。
由於成吉思汗魚遊速很快,並且體型強悍,所以在飼養的時候混養方面需要注意,並且需要大體的水族箱來飼養。如果混養體型差距很大的魚,會被成吉思汗魚吞食。
成吉思汗魚的兇猛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它們的體型足夠大,一般都在六七十釐米以上,據說最大的能夠長到三米長(這個級別的體型在淡水河中算是比較出眾了);
第二:成吉思汗魚非常地強壯,它們的肌肉非常結實脂肪含量比較少,並不像許多其他的淡水魚那樣「虛胖」;
第三:成吉思汗魚的速度非常快,它們的身體構造幾乎呈現流線型,看起來有點像小一號的鯊魚。在湄公河中幾乎沒有魚類能夠比得上它們的速度。
然而尷尬的是成吉思汗魚的肉質確實屬於上佳,所以自古以來人類就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捕捉它們。在湄公河湄南河流域,它們是最主要的淡水漁業資源之一。而經過人類長時間的捕殺,成吉思汗魚也沒有逃脫瀕危的命運。如今野生的成吉思汗魚早已經被列為了重點保護動物,生存狀態極其不容樂觀。
藍鯊,我們又叫虎頭鯊,虎鯊。野外的藍鯊能長到1米,但是現在似乎很少看見那麼大的個體,不知道是人工繁殖改良的原因還是因為水體過小。
藍鯊的主要特徵是魚體深藍,白色條狀相間,頭吻部相對汗鯊較窄小,各鰭相對較小,沒有拉絲,易神經質,易驚,魚尾有些下垂,在藍鯊緩慢遊動的時候或者完全放鬆的時候會把尾巴略略下垂慢慢遊或者原地遊。藍鯊還有白化黃金體。
成吉思汗鯊,魚體黑色,魚腹呈白色,從水面上放看成吉思汗的腦袋要寬大些,吻部也很寬大,成吉思汗的背鰭又高又直,而且背鰭的那支鰭骨很粗大,飄逸,胸鰭,腹鰭,背鰭都有明顯的拉絲(漂翅)。成吉思汗鯊的尾鰭一般是不會下垂的,是直挺挺的。成吉思汗鯊在受驚的時候尾巴和體色會變淺色。
還有就是藍鯊通常只能吞食體形比自身小的食物,成吉思汗鯊可不是,容的下口的都吃,容不下口的也要試試。
(文章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小魚哥已建養魚交流群,有:
1、全國群[不分魚種], 2、錦鯉群,
3、龍魚群, 4、水草群,
5、金魚群, 6、鸚鵡群,
7、小型魚群, 8、七彩群,
9、羅漢群, 10、三湖群,
11、寵物龜群,12、水族店主生意交流群,
13、青島群, 14、北京群;
想要進群的魚友《先關注公眾號》加下面小魚哥微信,拉你進群,請備註要進那個分類群;
注意:1、魚友進兩個群,一個全國群,一個分類群。
2、水族店或水族行業經營者,只能進全國群和水族店主生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