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上任的總統文在寅曾被其國內民眾和周邊國家寄予一定的期望,尤其是在美國「薩德」系統的部署問題上,能夠改弦更張,將其撤離韓國,文在寅的執政理念究竟如何也便進入觀察期,然而,5月31日下午文在寅在青瓦臺接見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迪克·德賓時表示,部署「薩德」是為了對付朝鮮威脅,是由韓美共同作出的決定,雖是前屆政府的決定,但新政府同樣會對此加以重視,不會改變原有決定或者向美釋放其他信號。這是文在寅就任韓國總統以來對「薩德」系統撤留問題所作出的最先表態,顯示了文在寅支持「薩德」入駐的明確立場。
如果說檢驗文在寅敢於跟美國說「不」的勇氣,也許只能從「薩德」問題找到答案,現在的情況是,文在寅向美國發出了支持「薩德」部署的信號,這正應了我們在文在寅當選總統後所寫的評論文章中做出的準確判斷,文在寅不具有牴牾美國的雄厚資本,在他的任內是不可能撤除「薩德」系統的,中俄兩國唯有加強自身的飛彈突防能力才是克敵制勝的關鍵。
現在可以下一個結論,文在寅就任總統後在「薩德」問題上,只是其表演性的虛張聲勢,他強調「走過場」式的程序來維持「薩德」部署的民意性和合法性,更用貌似尊重中俄兩國的外交禮儀為「薩德」的最終入駐製造堂而皇之的輿論,只要最終「薩德」還是在韓國落地生根,之前的所有形式主義包裝都是表面性的塗脂抹粉,其內裡和美國執意部署「薩德」的意圖終究沆瀣一氣。
「薩德」系統部署在韓國,凸顯了朝鮮半島南北外交的鮮明差異,北部的朝鮮正陷入空前的外交孤立主義,它現在幾乎不買任何人任何國家的帳,一意孤行堅持擁核路線,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而南部的韓國自從韓戰結束以來,就一直在美國的軍事保護下生存,其外交和國家戰略上的「瘸腿」特徵非常顯著,它需要美國的扶持才能在東北亞找到安全感,儘管韓國國內很多人包括文在寅在內,都清楚美韓關係的主從性質,也有意想扳正過來,但還是力不從心,美國在韓國已經駐紮經營多年,算是「根深葉茂」了,想挪走它談何容易!說到底,韓國自始至終具有對美依賴症,這是從韓國官方到民間整個體系的不變通病,而且已經病入膏肓。
美韓執意部署「薩德」系統的最終結果,將直接威脅中俄兩國的戰略利益,一旦戰爭爆發,韓國將可能被迫捲入戰爭,成為率先遭受打擊的對象,這對韓國的主權、獨立和安全都是負面的。在當前千鈞一髮的朝鮮核導問題上,「薩德」不僅不具有建設性,反而會將處理朝核問題的各方攪得天昏地暗、敵友難分,為問題的解決橫添了難以預期的變數,甚至說,由於「薩德」的部署,東北亞淪為了近似中東地區的亂局,各方都在叫嚷,明爭暗鬥,莫衷一是。
由此,人們看出了文在寅不是一個革故鼎新的「逆天」派,而是一個因循守舊的守成派,在他的領導下,恐怕韓國也難有大的起色,起碼與鄰國的關係難有大的改觀,文在寅和韓國上下應該非常清楚周邊大國的各自訴求,罔顧這些合理的訴求,只能顯示韓國的短視,文在寅的徒有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