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各類山寨加油卡花樣百出,變成「小強」屢打不死。
中石化和中石油業務部門分析指出,私人汽車保有量激增,帶來的是成品油剛性需求旺盛,而山寨加油卡優惠幅度大等正好迎合了老百姓日常開支中能省則省的心理。
然而,大幅度的優惠並不符合成品油市場的運行規律。
對「中油卡」承諾回饋會員充值的高額回報,中石化浙江公司相關業務部門某工作人員依據汽油、柴油銷售收入與成本算了一筆帳:以「中油卡」承諾的會員空中充值1.4萬元送5000元套餐為例,按照10月10日前的油價,1.4萬元能加2369升93#汽油,折合1.718噸。「兩桶油」從煉油廠到零售環節,每噸汽油和柴油的毛收入分別被核定在750元、500元左右,減去加油站開發、人員工資、設備更新折舊和汽油柴油運輸成本等,銷售汽油純利潤不到200元/噸,柴油幾乎是微利。由此可以算出,1.4萬元可購買1.718噸油,「兩桶油」毛利1288元,而「中油卡」卻能返還客戶5000元,這麼大的「優惠」空間,「中油卡」又是從哪裡盈利呢?
某財經研究人士告訴記者:「從『中油卡』承諾的返還政策看,充值1.4萬元檔回報率高達35.7%,這事實上是一種網絡金融和投資理財行為,既然是投資理財,客戶在資金的風險規避上首先需要弄清兩點,一是有沒有央行核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二是該機構通過何種方式獲取投資收益。」
記者隨後網上檢索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核發已獲許可機構(支付機構)名單,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67家,經營「中油卡」業務的廣東某公司不在其列。這意味著「中油卡」充值分期返還的業務並沒有獲得央行的行政審批!
得知檢索結果,該財經研究人士置評:「要警惕又一個承諾高收益、高返利的龐氏騙局!」
事實上,「兩桶油」業務部門對「中油卡」可能會給自有加油卡用戶帶來的資金風險已有評估。「最主要的是違法成本低、難打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即使中石化、中石油網點監控到市場上有山寨加油卡,只能是發一個公開聲明,甚至無法向警方報案。因為「誰受損害誰報案」,中石化、中石油不是直接受害者,不能向警方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