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一個月內,肖書記發來十餘篇孟加拉帕德瑪大橋的現場隨筆,且它們並不包括工程進展類報導。這些文字,一如既往,寫人,寫事,寫現場細節,又不同與以往,文章的風格更為多樣化,取材角度更為豐富,以我在宣傳部三年多的工作經驗來看,它們,緊貼現場,各具特色,頻頻佳作。
而一位位新作者的出現,不免令人振奮,在帕德瑪大橋工作的同事們,有多少是寫文章的好手?但我知道,這些文章的背後,肖書記的不斷「督促」,功不可沒。於作者,他們記錄下孟加拉的風土人情,記錄下帕德瑪大橋的成長點滴,記錄下建設者的苦樂年華,甚至將每一次的專業的施工過程,讓非專業人士讀起來清楚明白。
通過這些文字,我認識著帕德瑪大橋,認識著孟加拉國。知道了毗鄰帕德瑪大橋施工岸有一個小鎮叫Mawa鎮;知道了孟加拉的國花,睡蓮;知道了孔子課堂,致力於增進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我緊張著「沙洲測量歷險記」;感慨著工程部90後的團隊;佩服作者甲博古通今的才氣;喜歡作者乙的東北幽默文體;神奇作者丙將混凝土與「粥美人」成功對接,……,文字中,我與他們產生著共鳴。他們和他們筆下的人物,將自己的青春與汗水融入這座夢想之橋,把對家人的溫情更多的給了大橋事業,因為如他們一樣的堅持者,每一座橋變得永恆。
「肖開華,孟加拉帕德瑪項目部黨工委書記、紀工委書記、同時分管項目部安全施工和物資機械、與國內聯繫組織發運材料、機械設備」。2012年開始,肖書記來到孟加拉工作,轉眼7年,他的工作生活中,早已離不開孟加拉這片土地。
「怎樣的項目書記才是好書記?」,在不同的崗位,發現心目中的好書記並無完全統一的標準。現在,在宣傳部,這個以「宣傳」為工作核心的部門,自然,能夠把項目新聞宣傳報導抓到位的書記,便是我心目中「好書記」的首要標準。我們公司不乏這樣的書記,但能夠讓身邊如此多的人執起手中之筆,記錄下以前未曾描述過的現場細節,肖書記,是屈指可數的書記。或許,海外濟濟的人才,海外項目經理始終如一的給力,令伯樂與千裡馬互相驅動,孟加拉帕德瑪大橋的現場新聞稿件,穩穩居於公司同類型稿件首位,海外項目濃濃的宣傳氛圍,令人眼前一亮。
「我將更加努力組織大家搞好海外宣傳報導工作,多報導帕德瑪項目的正能量」,每收到一篇質量頗佳的稿件,忍不住發自內心感謝一番,而肖書記總是類似這樣的回覆。每篇稿件,圖片需單獨發過來,有時候還需要臨時另外補拍,肖書記總是不厭其煩、第一時間回應,邊發送圖片邊感嘆國內網速的快。
肖書記說,要提升海外項目的管理水平,管理團隊的語言基礎必須紮實,由於他的英語基礎薄弱,跟項目部其他員工相比還有一段差距,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基礎上,要狠下功夫加強英語學習,力爭突破語言關。在努力學習的肖書記面前,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在孟加拉「夢想之橋」的建設歷程中,還將有更多的故事,每當肖書記的Q圖標閃爍時,我在想著,又將會收到一篇怎樣講述「一帶一路」的好文章呢?
文 字:王幫琴
編 輯:王幫琴
審 核: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