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顯示,這個紙箱子的夾層內確實含有類似水泥結塊的東西。而在這個紙箱子底部還印有承制單位:惠民縣紅衛印刷廠,甚至還有聯繫電話。
市面上真有用這樣的箱子賣的雞蛋?這個紅衛印刷廠又是否真實存在呢?記者來到惠民縣的一處農貿市場進行調查。店老闆表示,有專門盛雞蛋的雞蛋盒,要買雞蛋就要算著盒子一塊盛。
買盒裝雞蛋,就要把雞蛋盒子一塊稱重。店老闆解釋說,盛雞蛋的盒子也是他們花錢買來的,如果認為這樣不公平,也可以單獨買盒子,價格是兩塊錢一個。另外,他們還有一種盒子,如果客戶有需求的話也可以提供。
「有一斤半的盒子,比較沉,有專門用這個的,會少給一斤雞蛋。」
這個相對來說比較沉的的雞蛋包裝盒到底沉在哪兒呢?記者分別買了這兩種重量不同的盒子,撕開後發現,這個較重的盒子的裡層中間,確實如網友反映的那樣,夾著一層類似水泥凝結而成的硬塊。
重一些的包裝盒差不多比輕一些的包裝盒多出來8兩。如果按照雞蛋的市場均價5塊錢來算的話,就是4塊錢的「水分」。而這種包裝盒,在這個市場的多家經營業戶都有銷售。
買雞蛋和包裝盒一起稱重,這家市場不少經營業戶都這麼幹。包裝盒的輕重不同則直接影響著消費者買到手的雞蛋的實際重量。記者以給單位採購的名義跟這家批發商交談,人家說了,既然是給單位採購,建議你用帶水泥的沉一些的包裝盒「上稱更合適」。
隨後,記者又來到惠民縣一家較大的賣場,發現,這裡的「本地雞蛋」也是和包裝一塊賣。在相鄰的另外一家更大型的賣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雞蛋是從外地採購進來的。相同的是,雞蛋都是按斤收費;不同的是,他們的包裝盒免費。
網友反映的生產「水泥包裝箱」的惠民縣紅衛印刷廠又在哪兒呢?按照包裝盒上的承制聯繫方式,記者撥通了上面的電話。
對方表示可以加微信,之後把定位發過來。於是根據電話號碼,記者加上了一個名為「陳老闆」的微信。在距離農貿市場不遠處有個加油站,在加油站附近的「根據地農家院」旁邊,記者見到了這位「陳老闆」。讓記者沒想到的是,這裡,也是他包裝盒的生產車間。
「什麼盒子都能做,但是假的咱不做,假冒人家的不做,這是驢肉的,那還有雞蛋的。」
「雞蛋的怎麼這麼沉?」
「用的紙張比較厚,5層的,批發1.7元。」
雖然這是一個包裝盒生產車間,但人家幹的僅是對包裝盒的簡單加工,並不給包裝盒灌水泥。記者在現場並沒發現用來對包裝盒進行水泥灌裝的設備。「陳老闆」說,製造這樣的包裝盒,至少對他來說,還不具備這樣的生產「工藝」。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帶水泥的雞蛋包裝盒」在惠民縣的這個批發市場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而且除了惠民縣,這種情況在其他縣市也有出現。有的地方甚至已經存在多年,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對我們消費者來說,在購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花買雞蛋的錢買了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