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扔垃圾、非法露營,隨地大便!澳洲烏魯魯巖永久關閉在即,近期大量遊客造訪

2021-02-15 土澳情報局


Powered by CityDiscount

澳洲新聞紀檢委,無情打臉澳洲各種不實消息,

提供真正實錘資訊,獨家盤點

情報局開講:

澳洲北領地Uluru-Kata Tjuta國家公園委員會之前決定,在今年10月26日起,烏魯魯巨巖將要被完全禁止遊客攀登。

歷史上,有至少35名遊客在攀登烏魯魯巨巖時意外死亡。


在去往巨石底停車場的約1公裡道路上,現在天天都停滿了車輛。


平日每天140名遊客的訪問量,近期猛增至一天300至500人。此外,不少遊客在攀登過程中留下大量垃圾,依然有人非法進入並露營,景區到處人滿為患。



攀登禁令生效後,遊客仍然可以在該景點周圍散步。


景區的廁所很有限,原住民的土地上較缺乏這樣的設施。有當地業者表示,浩浩蕩蕩的隊伍,很多遊客不耐煩了,就這麼把排洩物"傾倒"在了路上,隨意丟棄廁紙,尿布等。這是對傳統土地所有者們的不尊重。


點擊文末左下【閱讀原文】

進入往期歷史文章回顧

責任編輯 / 情報局局長:Troy

個人微信號:shingotroy

旗下還擁有墨爾本第一人氣公眾號

【都市折扣】(ID:CityDiscount)

...

..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或回到文章頂部點擊

【土澳情報局】

 (公眾號ID:AU_QBJ

澳洲新聞紀檢委

無情打臉各種不實消息

提供真正實錘資訊,獨家盤點

評論內容就代表本平臺立場,你有意見?

投稿/轉載/爆料/推廣 

聯繫處長微信號

Youyu_Tucao

..

..

...

土澳情報局公眾號發布的任何內容和商業信息,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土澳情報局公眾號盡力確保發布信息的實效性和準確性,除土澳情報局人員展示的觀點之外,其餘文中體現的觀點和內容為轉述,並不代表土澳情報局贊同,同時也並非已證實這些轉述內容的真實性。商家,撰稿人和其他合作方應對宣傳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正當性,合法性負責,本公眾號不承擔其任何法律責任。部分資訊及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微信號:Shingotroy,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澳洲艾爾斯巖將永久禁止攀爬,遊客蜂擁而至
    艾爾斯巖又被稱作「烏盧魯巨石」,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烏盧魯-卡塔·丘達國家公園的組成部分。艾爾斯巖高335米、長3000米,是世界最大的單體巖石,立於茫茫荒原之上,一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據媒體統計,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經有數十人在攀爬艾爾斯巖時死於跌落、高溫脫水等事故。艾爾斯巖體陡峭且光滑,夏季表面溫度可達到47攝氏度。
  • 請勿亂扔垃圾
    亂扔垃圾是公眾最反感的不文明行為之一,隨手丟掉的不僅僅是垃圾,更丟掉了文明。亂扔垃圾看似是小事,但這種行為不僅不文明,更是缺乏社會公德的表現。更關鍵的是亂扔垃圾對人、對城市的危害極大。 1、垃圾的成分複雜,在肆意丟棄無人處理時,有機分解產生惡臭。並會向大氣釋放出大量汙染物,這些汙染物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並且,沒有被回收處理的塑膠袋,紙屑會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汙染」。 2、丟棄的垃圾會堵塞小區的下水管道,造成排水不暢,導致小區租戶生活用水不暢。
  • 新化‖亂扔垃圾罰款
    新化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新化縣人民政府上渡街道辦事處關於在上渡街道中心城區對亂扔垃圾進行處罰的公
  • 【意·提醒】羅馬出嚴厲垃圾新規!亂扔口罩將重罰,垃圾袋也有要求!
    新規不僅要求需使用透明塑膠袋裝垃圾,同時還將對亂扔菸頭、口罩等進行重罰。義大利Romatoday網站消息,疫情之下,羅馬街頭常能看見被隨地扔在路邊的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垃圾。對此,羅馬市環境委員會在新規中增加了多項垃圾處理規定,並大大提升亂扔垃圾的懲處力度。
  • 水頭少部分人圖方便隨地亂扔廢棄口罩
    1月27日,前往現場查看,發現有的口罩被丟在車旁,有的被丟在電梯出口角落,還有的則是被丟在垃圾桶旁邊。當場,粗略數了下,約50平方米的空間,就有六七個被丟棄的口罩。「其實停車場有設置了專門投放廢舊口罩的垃圾桶,但還是有少部分人圖方便隨地亂扔,哪都扔,就是不將口罩往桶裡扔。」剛在超市採購完的水頭市民林女士說。
  • 我是鹽津人,呼籲:各位垂釣、露營及野炊愛好者請別再這樣幹了!
    最近就有網友爆料,在鹽津縣落雁鄉天星村原本一處景色極佳、水質良好的小溪邊,卻滿地都是野炊過後留下的白色垃圾,加之殘留的菜葉、食物、調料、油漬,顯得狼藉一片。其中一次性紙盒、塑料瓶、易拉罐、食品包裝袋等都是不能自然降解的永久性垃圾。
  • 曝光: 南華市場及周邊:菜葉塑膠袋亂扔,垃圾分類不到位
    原題:曝光臺 | 南華市場及周邊:菜葉塑膠袋亂扔,垃圾分類不到位     8月28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實地走訪了花都區南華肉菜市場及周邊道路
  • 文青哭泣 | ARTBOX夜市永久關閉
    8月31日,號稱全球文青最愛的曼谷「ARTBOX」夜市永久關閉。ARTBOX成立於2015年,它是一個國際化的潮流集市,在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幾個國際大都市都有舉辦。好不容易到了2019年5月30日,ARTBOX貨櫃夜市永久固定在曼谷市中心。不過,現在由於COVID-19的大流行,遊客減少,以前大受歡迎的熱門地不得已關閉。店主Phanarat Muennoi稱她很難過,「我為此投入大量資金,這真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但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她期望在某一天,ARTBOX還會以」快閃「的形式重新出現在曼谷。
  • 春遊過後,燒烤野炊垃圾讓七裡河溼地公園「很受傷」!
    ■編輯:美達 || 策劃推廣熱線:18653002766「建議你們去七裡河溼地公園去看看,燒烤野炊的垃圾隨處可見,這些來玩的人都不知道把垃圾帶走。」近日,不斷有網友向本報平臺反應,隨著疫情逐漸解封,天氣變暖,每逢周末不少人驅車外出露營、野炊。牡丹區的七裡河溼地公園、黃河大堤周邊、城區趙王河公園都是大家遊玩的首選之地。天氣變暖,大量市民帶家人朋友來這些地方玩耍野炊,但人群散去後,原本美麗的河壩只留下一片狼藉,遍地垃圾,實在讓人痛惜。
  • 放繩工攀援懸崖撿垃圾讓誰臉紅
    放繩工,是安徽黃山風景區環衛隊伍中的一個特殊工種,他們接受專業的訓練後,攀援在懸崖峭壁上拾撿垃圾,來給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的安徽黃山「美容」。(10月9日中國新聞網)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的黃山景區,每年要接待數以萬計的外地遊客。
  • 國內遊客非常氣憤!韓國網友這麼認為
    近年來韓國已經成為了國內遊客常去的境外旅遊勝地,特別是韓劇在大陸風靡的時候更是受到國內遊客的追捧,雖然經歷過去年的一段時間淡季,但隨著時間推移,韓國的旅遊線路再次火了起來。           在眾多韓國旅遊景點中,其中有個叫做龍頭巖的景點,號稱韓國旅遊打卡必經地,也是較多中國遊客的景點。
  • 蘇澳鎮垃圾轉運站投用!每天可聚集10噸垃圾!還有這些鄉鎮也已建好…
    鄉鎮裡面垃圾堆放、隨地焚燒的亂像即將終結!據了解,此前因為種種原因,蘇澳鎮垃圾轉運站建設後並未投入使用。藉由這次城鄉人居環境攻堅戰,相關部門積極推動蘇澳鎮垃圾轉運站的維修升級,讓原本破舊的垃圾轉運站煥然一新。
  • 陽光大街山羊餐廳拐角變「廁所」,路人隨地小便素質差!
    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每個孩子都能身體力行。小編真不好意在此呼籲:請不要隨地便溺!每個臨西人都應該向這種極不文明的現象宣戰,大美臨西要靠大家來創造,來監督。奉勸某些人不能自己一時方便,踐踏臨西環境,勿以惡小而為之!
  • 海邊居民腦洞大開,自刷紅線阻止遊客路邊停車
    聖地牙哥海灘居民使用秘密武器來限制遊客造訪,他們擅自非法將路緣塗成紅色,禁止他人在住家附近停車。
  • 中國女大學生在日本民宿扔垃圾上熱搜……
    9月10日,一名在日本開民宿的中國老闆發文稱,三名中國女遊客通過短租平臺愛彼迎入住他家民宿,離開時卻將大量垃圾扔在房間。
  • 全球90%電子垃圾被非法傾銷
    全球每年有高達90%的電子垃圾被非法交易或傾銷,其總價值約為190億美元(1美元約合6.2元)。
  • 還隨地亂吐檳榔汁?罰款!
    記者了解到,根據三亞市政府常務會此前審議通過的《三亞市城鄉容貌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若有隨地吐痰、吐檳榔渣汁、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菸蒂、飲料罐、塑膠袋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影響城市環境衛生行為的,將被責令清除並處以50元罰款。
  • Gogogo之熊出沒第三季|冬天裡的第一場露營,走起!
    注意事項Attentions>大家可以根據地址直接導航至露營地,屆時將封路,參與露營的朋友可根據二維碼進入,營地旁邊會有停車場,也可靠邊停,也可停至馬路邊,請大家在卸裝備後規範停車,以便後續到達人員。>本次場地分為兩塊,西邊草坪可以一車一帳,東邊的話只能搭建帳篷。>疫情期間請大家在進入營地之前自覺準備好綠碼。
  • 有人把竹島當成自家花園,扳筍子、扔垃圾……
    在竹島許多地方,都放置了提醒大家愛護花草以及公共環境的標語,島上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巡邏,但也無法全天24個小時一直「緊盯」遊客,所以,更多還是需要我們的自覺。你知道嗎?你每扳走一根竹筍,就等於減少了一根竹子。
  • 亂扔垃圾頂格罰款50元實施首日,有人隨手扔枇杷果殼,被罰了!
    5月中旬至8月底,杭州開展「美麗杭州」創建暨「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堅行動,行動期間,杭州將重點查處行人亂扔垃圾的行為攻堅行動期間處罰力度加大,只要亂扔垃圾,行人將被頂格罰款。那麼,頂格處罰首日,行人亂扔垃圾罰款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