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露天市場」
露天市場是縣區自行規劃嗎?如果有百姓對一些地方的所謂「集市」有意見,認為影響交通、影響休息該如何反饋意見?如何管理露天市場?攤主想要進入露天市場需要什麼手續?
蘇鵬文:「近些年一直在做。去年頒布實施了相關條例,經營管理工作隨即開始,去年我市共規劃了44處露天市場,截至去年年末,共開放了38處。疫情防控期間,所有露天市場均處於關閉狀態。今年由於疫情的需要,所有的露天市場都關閉了,隨著疫情的緩解,復工產也在進行,之前規劃的露天市場也會逐漸運營,保障民生。除了這些規劃的露天市場外,各縣區還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在其它區域另行增設露天市場,不做具體限定,目前讓胡路地區做的比較好,比較超前。不能影響交通、不能影響環境衛生、不能產生油煙和噪聲。政府設置的露天市場都是免費的,經營商戶可以自行到市場內經營,只要位置足夠就沒有限制。」
圖片來源網絡
二、關於商戶室外促銷
據了解市內企業、商戶可以利用門前室外場地開展商品促銷和室外就餐活動,城管部門將如何管理沿街地攤呢?
蘇鵬文:「以前的管理模式是不允許出門經營的,今年疫情期間,商戶受到衝擊,如今放寬了政策,允許臨街商鋪利用門前區域搞促銷或者室外就餐,但是也不是隨意擺設。店外經營的商家,要保證周邊環境衛生,保證消防安全,保持交通暢通,不得佔壓盲道。整得冒煙咕咚的,影響周邊居民生活,那肯定不行;再比如周邊人流量大,你把人行道都擠佔了,造成交通安全隱患的,也不行。有人投訴會去現場執法的。」
三、關於流動地攤兒
其實,無論是露天市場還是臨街商鋪沿街的商品促銷,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地攤,對於那種流動的小商販,真正的地攤兒,我們是如何管理的?據說是有比較寬鬆的政策?
蘇鵬文:「在規定的城市主要道路以外的其他道路和場所,可以設置臨時攤點銷售經營日常生活用品。允許臨時佔道經營,到底哪條算作『主要道路』,由各區自行劃定,具體的道路上報後我們也會向社會公布。與店外經營一樣,攤主需要對周邊產生的垃圾進行及時清理,不得產生油煙和噪聲擾民問題。有人投訴會到現場去勸阻、要求整改,情節惡劣拒不整改的才會採取下一步的強制措施。」
四、關於路邊燒烤
有一個問題大家比較關心,夏天來了,咱東北人、咱大慶人喜聞樂見的路邊小燒烤,是不是允許的?如何管理?
蘇鵬文:「沒有店面的,主要限制儘量少產生油煙汙染,儘量不要採取炭燒方式,地面要有防油措施,如果能做到這些,儘量不限制。但是如果有居民投訴,攤主又沒有做到限期整改還是會取締。」
圖片來源網絡
五、關於處罰
談到管理就一定會有不服從管理的情況發生,對於不服從管理的是否有處罰措施?
蘇鵬文:「對輕微違法以教育疏導為主,慎用處罰和強制措施。但是拒不整改會有嚴厲的處罰措施,罰款最高1000元。」
「地攤經濟」的發揚光大,也是要以服從一定的管理為基礎,不能為所欲為,城市管理靠大家,經濟發展也靠人民群眾,正所謂,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