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4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在浙江寧波舉行。大會以「展望新五年,重構價值鏈」為主題,匯聚海內外領軍企業、人物代表,立足「變局」,剖析「困局」,開創「破局」,重點探討未來五年世界石化行業的機遇與挑戰等,為全球石化行業貢獻中國智慧。陶氏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林育麟在會上表示,儘管當今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但陶氏公司仍將堅持以創新為驅動,深耕中國市場,持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動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林育麟說,在我看來,創新離不開兩大重要因素,一個是擁有創新研發的能力,另外一個是了解市場的需求。作為一家世界領先的材料科學企業,陶氏公司化學公司不僅擁有遍布全球的產業鏈,還在世界多地擁有龐大的研發團隊。陶氏公司僅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就有400多位科學家,這讓我們有能力與國內外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協同創新,尋找發現更多的應用,並把我們具有創新性、差異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給國內的合作夥伴和客戶。
林育麟說,市場變化很快,尤其是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對品牌的選擇、產品的要求等需求一直在變化,如何更有效率地了解這些終端市場的需求很重要。為了更有效地接近市場、了解需求,陶氏公司在完善產業鏈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數位化轉型,著力提升數字能力。除了在研發平臺和工廠車間應用最先進的數位技術,陶氏公司還與阿里巴巴1688平臺開展合作,包括利用大數據了解終端客戶的需求以及尋找合作夥伴,提供創新材料解決方案, 提升新產品孵化速度,以更好地給市場帶來我們的創新產品,同時大力發展線上銷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得益於對市場需求的及時了解,陶氏公司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快速反應,攜手合作夥伴改變相關配方,讓客戶能夠製造當時急需的消毒液、抗菌劑、防護服等防護用品。
林育麟表示,得益於中國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龐大的市場需求,陶氏公司進入中國41年來發展迅猛。過去幾年,陶氏公司大中華區的營收均保持雙位數增長,今年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目前,陶氏公司大中華區擁有10個業務中心,8個生產基地,3200名員工,中國已成為陶氏公司第二大市場地。
林育麟說,儘管當今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但我們跟以前一樣,無論是對中國宏觀經濟還是對中國市場都充滿信心。陶氏公司進入中國以來,每年都在尋找新領域,研發新應用,拓展新區域,發展新客戶,增加新產能。過去幾年,陶氏公司大中華區每18個月就會增加一條生產線,有時甚至是新建一家工廠。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之時,我們依然宣布在江蘇張家港投資3億美元擴大產能。中國正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這對陶氏公司來說不僅是挑戰,更是重大的發展機遇。比如「新基建」、新能源汽車等等,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新機遇。
林育麟說,中國政府推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是明確而堅定的,而陶氏公司作為循環經濟組織——終止塑料廢棄物聯盟(AEPW)的創始成員公司之一,對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特別是建立塑料循環經濟的支持正不斷付諸行動,包括推進可循環塑料材料研發以及和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一起推動循環經濟。最近,我們還宣布了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到2035年,陶氏公司所有包裝材料上使用的塑料產品實現100%可回收;到2050年,陶氏公司將全面實現碳中和。
林育麟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堅持以創新為驅動,深耕中國市場,持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讓我們的產品既可以有效滿足客戶的需求,又能夠為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