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麟:以創新為驅動 推動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

2021-02-23 石化行業走出去聯盟

9月22日至24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在浙江寧波舉行。大會以「展望新五年,重構價值鏈」為主題,匯聚海內外領軍企業、人物代表,立足「變局」,剖析「困局」,開創「破局」,重點探討未來五年世界石化行業的機遇與挑戰等,為全球石化行業貢獻中國智慧。陶氏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林育麟在會上表示,儘管當今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但陶氏公司仍將堅持以創新為驅動,深耕中國市場,持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動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林育麟說,在我看來,創新離不開兩大重要因素,一個是擁有創新研發的能力,另外一個是了解市場的需求。作為一家世界領先的材料科學企業,陶氏公司化學公司不僅擁有遍布全球的產業鏈,還在世界多地擁有龐大的研發團隊。陶氏公司僅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就有400多位科學家,這讓我們有能力與國內外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協同創新,尋找發現更多的應用,並把我們具有創新性、差異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給國內的合作夥伴和客戶。

林育麟說,市場變化很快,尤其是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對品牌的選擇、產品的要求等需求一直在變化,如何更有效率地了解這些終端市場的需求很重要。為了更有效地接近市場、了解需求,陶氏公司在完善產業鏈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數位化轉型,著力提升數字能力。除了在研發平臺和工廠車間應用最先進的數位技術,陶氏公司還與阿里巴巴1688平臺開展合作,包括利用大數據了解終端客戶的需求以及尋找合作夥伴,提供創新材料解決方案, 提升新產品孵化速度,以更好地給市場帶來我們的創新產品,同時大力發展線上銷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得益於對市場需求的及時了解,陶氏公司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快速反應,攜手合作夥伴改變相關配方,讓客戶能夠製造當時急需的消毒液、抗菌劑、防護服等防護用品。

林育麟表示,得益於中國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龐大的市場需求,陶氏公司進入中國41年來發展迅猛。過去幾年,陶氏公司大中華區的營收均保持雙位數增長,今年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目前,陶氏公司大中華區擁有10個業務中心,8個生產基地,3200名員工,中國已成為陶氏公司第二大市場地。

林育麟說,儘管當今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但我們跟以前一樣,無論是對中國宏觀經濟還是對中國市場都充滿信心。陶氏公司進入中國以來,每年都在尋找新領域,研發新應用,拓展新區域,發展新客戶,增加新產能。過去幾年,陶氏公司大中華區每18個月就會增加一條生產線,有時甚至是新建一家工廠。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之時,我們依然宣布在江蘇張家港投資3億美元擴大產能。中國正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這對陶氏公司來說不僅是挑戰,更是重大的發展機遇。比如「新基建」、新能源汽車等等,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新機遇。

林育麟說,中國政府推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是明確而堅定的,而陶氏公司作為循環經濟組織——終止塑料廢棄物聯盟(AEPW)的創始成員公司之一,對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特別是建立塑料循環經濟的支持正不斷付諸行動,包括推進可循環塑料材料研發以及和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一起推動循環經濟。最近,我們還宣布了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到2035年,陶氏公司所有包裝材料上使用的塑料產品實現100%可回收;到2050年,陶氏公司將全面實現碳中和。

林育麟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堅持以創新為驅動,深耕中國市場,持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讓我們的產品既可以有效滿足客戶的需求,又能夠為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麼站鎮:鞏固成果 創新工作思路 推動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麼站鎮創新推出「一核四驅」,即以精神文明傳承為核心,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創新社會治理、提升全民素質為四輪驅動工作思路
  • 2020 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美麗中國·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專題研討會精彩回顧(一)
    2020年10月22日,作為2020 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的重要環節, 「美麗中國: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暨新興信息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創新應用
  • 專訪|雄鹿裝飾楊家盛:創新驅動為企業打造發展新引擎
    如何適應「新常態」,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抓住機會贏得主動權,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引擎,這既是企業轉型升級的轉折點,也是塑造塗料企業的標誌性品牌的關鍵。正如優秀的企業總是在不斷追求品質的極致,只有品質始終站在市場競爭的最前端,才能不斷提升品牌的競爭力和創造力。對於過去一年雄鹿所取得的亮眼成績,楊總表示,在雄鹿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產品質量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 【快訊】「可持續發展概念之母」獲頒終身成就獎
    此次活動吸引了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和企業代表以及140多個國際組織代表的參與。多款新能源技術的最新產品紛紛在活動中亮相,以展示各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上的成就。由阿聯政府設立、每年評選一次的「扎耶德未來能源獎」在活動中舉行了頒獎典禮,對在可再生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個人、企業和學術機構進行表彰和獎勵。
  • 前瞻2060:可持續發展在中國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概念篇
    世界很多國家都積極發展綠色金融,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那什麼是綠色金融,國內外對綠色金融的認識又是怎樣的?目前許多文獻資料對綠色金融都有自己的界定,為進一步釐清認識,我們從以下不同角度對綠色金融概念進行了梳理。
  • 堅持綠色創新發展 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伊犁州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在創新發展上下功夫,培育壯大綠色產業,通過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作為全疆首批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目前企業正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的要求,科學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公司總經理羅偉康表示,將始終把綠色發展作為公司的發展理念,最大化地循環利用生產工藝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把所有的原材料能夠吃幹榨淨。2021年,公司將新購置約100萬元的儀器和設備,用於產品的研發和製造。
  • 2017年度德國氣候和環境創新獎獲獎名單揭曉
    氣候、環境、資源保護已成為21世紀人類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同時保持世界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生存和生活需求,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共同課題。而這一切離不開創新!為此,德國於2009年首設氣候和環境創新獎。
  • 張峻瑋老師受邀參加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商務晚宴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商務晚宴在上海舉行。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潘基文領銜政商界、文化界重量級嘉賓出席會議,並與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展開近距離交流。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副主席何偉文、全球中小企業聯盟秘書長曹方以及春秋集團董事長王正華、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民間中醫絕技傳承人張峻瑋、金寶融集團董事長張鳳蘭、韓國環境財團理事長崔冽等知名社會人士及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共同推動聯合國2030可持續性發展目標實現》。
  • 讓綠色生活蔚然成風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從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到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都離不開廣大公眾踴躍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 丹麥啟動全球氣候行動長期戰略:「一個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2020年9月29日,丹麥政府啟動了一項長期戰略,旨在加快丹麥的綠色轉型,為建立「一個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 創新驅動 雲聚六合︱2020年南京創新周新消費新六合直播創意周正式啟動
    6月13日10:00,由南京市六合區農業農村局主辦、南京六合平山林場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南京創新周六合區分會場——創新驅動
  • 蔣立紅:科技創新驅動企業轉型升級
    來源:建築產業現代化網摘要2017年5月25日,由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和中建管理學院共同主辦的裝配式建築工程培訓班在北京舉行了開班儀式
  • 企業風採 | 推己及人踐行可持續發展 臺達獲「2019年度綠色發展企業」殊榮
    近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廣州舉行。臺達集團因長期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履行企業自主減碳承諾,並推己及人,引領利益相關方共同邁向低碳節能,獲頒「2019年度綠色發展企業」殊榮。
  • 2017年公考申論範文:萬眾創新之花須政策環境呵護(8)
    、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面對經濟轉型、城市化推進所面臨的新常態和新問題,教科書沒有答案,唯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打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一片藍天。  創新,意味著痛苦的放棄和艱難的選擇,意味著承受巨大的風險和失敗。真正能創造價值的創新,並不在某些官員的輝煌藍圖中,而在於千千萬萬富於創造精神的個體,在無畏的探索中,在大膽的思辨中,極富價值的新產品、新思路脫穎而出。
  • 陶氏在RO技術上的新突破實現「2015可持續發展目標」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體快速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本期精彩內容。BETAMATE結構膠已經被列為陶氏第三項「應對全球挑戰的突破性技術」,從而創立了陶氏「2015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又一裡程碑。隨著宣布這第三項突破性技術,陶氏實現了2006年設定的「2015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一項重要指標。
  • 鑫科材料榮獲「安徽創新企業100強」稱號
    11月7日,由安徽省科學家企業家協會、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安徽省院士專家聯誼會等8家單位聯合主辦「2020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暨第三屆安徽院士創新發展論壇」在合肥舉行,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安徽夢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大會上榮獲2019年度「安徽創新企業100強」榮譽稱號。
  • 綠色發展鑄就美麗中國
    「十四五」規劃建議也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 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在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既是對可持續發展的繼承,也是可持續發展中國化的理論創新,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對全球生態環境惡化客觀現實的重大理論貢獻,符合歷史潮流的演進規律。大自然是人類和各種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對各種生物的生長有重大意義,尤其在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尤為重要。而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關係。
  • 論壇回顧丨2020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
    他從嚴峻且多變的時代背景出發,指出後疫情時代加快了時尚發展的迭代步伐,其中新的時代語境下如何定位可持續時尚,又如何通過可持續設計重塑人類的生活方式,共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將是未來全球時尚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作為藝術和時尚行業的教育者以及從業者,我們的全球視野、人文情懷以及責任意識都將通過設計廣泛地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為。
  • 202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生物多樣性邊會召開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視頻講話
    7月1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期間,《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召開主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行動刻不容緩」邊會,來自埃及、德國、哥斯達黎等國家政府,以及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糧農組織等組織的代表參加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應邀為會議錄製視頻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