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沃克集團,是一家從2003年創立的綜合性企業。十五年來,沃克集團發展的十分穩健,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總經理萬寒慄將善良信仰和感恩文化作為集團最重要的企業文化建設。
將每年11月設定為「感恩季」:廠區裡棵棵大樹上,繫著一條條黃絲帶;員工們會互贈禮物;總經理萬寒慄總會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寫一封發自肺腑的致員工信,擁抱共同奮鬥的夥伴們。
沃克集團每年都會抽出一部分資金用於公益,從最開始的幕後默默支持,到現在的臺前公開助力,他們希望用實際行動和自身的影響力,能帶動更多的人加入愛心公益事業中!
萬寒慄出生於江西耕讀之家,憑著勇氣與魄力在2003年與愛人一起創立了沃克集團。
能有今天的成就,萬女士表示,一直以來,她都深深感恩這個時代賦予的機會,更深深感恩於創業路上朋友、客戶、供應商以及共同成長的員工們的信任和支持。
「我一直心存感恩」,她說,這正是沃克集團重視感恩文化建設的原因,也是15年來年年都過 「感恩節」的原因,也正是她樂於幫助他人、捐助貧困學子的原因。
在企業經營之外,萬寒慄的公益之路已經有二十年了。
萬女士的公益初心不僅源於父母的言傳身教,自身的一些經歷也使得她萌生了盡力幫助別人的念頭。
「在大學畢業那年有幸結識了臺灣慈濟基金會,受證嚴法師影響,與他們一起賑災,看到許多殘疾人也帶著感恩的心在幫助別人,深受感動,從此更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
萬女士從1998年就開始踐行公益助學,通過身邊的老師、朋友或者一些平臺進行資助。
2007年有一位愛心網友將她拉進了叮噹網絡助學的QQ群。萬女士對叮噹志願者的印象就是溫暖、踏實、勤勞、善良,「是真正在做慈善的大愛者。」有了這份信任之後,萬女士就通過志願者資助了許多寒門學子。只要看到有志願者發布孩子相關的訊息,她就立即進行資助。
十多年來,她也從未統計過幫助了多少學子……
她認為這不重要, 「有能力有心去幫助人,幫助過許多的人,這是深感欣慰的事情」。
萬女士表示,財、物來了自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能讓別人更幸福、有更多的收穫!
在她看來,「扶貧濟困,奉獻社會」,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是社會文明與時代進步的標誌。
萬女士資助孩子上學的目的很單純,只希望他們能上的起學,接觸到教育,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想要的生活。
對於這些孩子的期望,萬女士表示,只希望他們能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令萬女士非常感動的是她曾資助的一個孩子,到了大學他就主動提出讓萬女士停止資助,他說因為還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筆資金可以用來幫助他人。這個孩子還希望將來自己經濟獨立以後,要像萬女士一樣幫助更多的人!
多年來,萬女士幫助的學子中有許多都已經長大成人,步入了社會,他們都十分感念當初萬女士對自己的恩情,都會或多或少的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人,傳遞愛心,奉獻社會,因為他們曾經歷過這些,他們更能理解一份愛心對於一個生命的意義,一份幫助能給一個孩子帶來些什麼……
愛是一捧會蔓延的光,它的傳遞生生不息……
萬女士的公益不限於此,她還關注環境,身體力行做許多保護環境和大自然的事情,也關注女性心理健康,做公益講座等等。
「真正的善良,是默不作聲的成全。善欲人見,並非真善。善良,從來不是高聲宣揚,不是站到眾人前的自我標榜;善良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人性光輝,透著安安靜靜無言的力量。」萬女士引用了一段她在公司所做的分享,來總結自己多年的公益旅程。
沃克集團會繼續將公益作為公司經營事業的一部分,總經理萬寒慄也會繼續身體力行的踐行公益,繼續關注叮噹尚學,幫助寒門學子繼續學業,同時還會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中來!
以下是萬女士幫助的學子之一寫給她的信,小小年紀的他就立志要幫助他人傳遞愛心:
親愛的晶晶月阿姨:
您好!
我叫子豪,今年9歲,我在蘆淞區XXX學校讀四年級。
今天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感謝您千裡迢迢給我寄來的愛心捐款,您的愛心將永遠激勵我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我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給予身邊有困難的人多多幫助。
同時我也會努力學習,尊敬長輩,在家幫媽媽做點家務活,用實際行動回報您!
子豪
2014年9月10日星期三
(晶晶月即萬寒慄女士,多年來,她一直堅持用匿名資助孩子們)
(註:本文圖片均由萬寒慄女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