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是指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11月在定期舉辦的會議上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由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全世界範圍內認證,並收錄進世界遺產名錄的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
截至2014年6月份,韓國共有10處文化遺產和1處自然遺產被收錄進世界遺產名錄。
此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世界記錄遺產」和「世界無形遺產」納入到世界遺產名錄中,韓國共保有7種記錄遺產和8種無形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韓國的文化遺產顯得樸素低調而又獨特,文化遺產的形成也上至古代的支石墓,下至朝鮮時代的諸多遺產,貫穿了韓國歷史的全過程,異常豐富多彩。韓國的文化遺產具有華麗而又不乏整潔的藝術性,以及從宮闕,寺廟等建築上體現出的科學性等多種多樣的價值。
被收錄進世界遺產的韓國文化遺產共計10件,包括:「宗廟」(1995年),「海印寺藏經板」(1995年),「佛國寺,石窟庵」(1995年),「水原華城」(1997年),「昌德宮」(1997年),「慶州歷史遺址區」(2000年),「高敞,和順,江華支石墓遺址」(2000年),「朝鮮王陵40座」(2009年)和 「韓國的歷史村落(河回、良洞)」(2010年), 「南漢山城」(2014)。
世界自然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本著客觀性和學術性價值考慮,將全世界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景觀評選並登載入世界自然遺產進行保護。
韓國擁有卓越的自然景觀,特別是以地形獨特、生態價值極高而著稱的濟州島,其特有的火山地形3大區域:「漢拿山自然保護區」,「拒文嶽熔巖洞窟」,「城山日出峰」並稱為「濟州火山島和熔巖洞窟」,於2007年被登載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世界記錄遺產
韓國比起其他國家來,擁有更加周密完整的記錄文化。通過先祖們這些精神性的記錄遺產,不僅可以了解當時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狀況,且由於這些遺產通過科學的方法很好的保存至今,使其具備了更大的價值。
韓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進世界記錄遺產的共有7件:《訓民正音》(1997年),《朝鮮王朝實錄》(1997年),《承政院日記》(2001年),《直指心體要節》(2001年),《海印寺高麗大藏經板和諸經板》(2007年),《朝鮮王朝儀軌》(2007年),《東醫寶鑑》(2009年)。
世界無形遺產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事務總長任命的國際審查委員會,為保護即將消失的口傳及無形的文化遺產,每兩年從語言、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意識、習慣、工藝等區域選定並收錄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進行保護。
韓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進世界無形遺產的共8件,包括:「宗廟祭禮和宗廟祭禮樂」(2001年),「清唱」(2003年),「江陵端午祭」(2005年),「羌羌水越來」(2009年),「男寺黨遊戲」(2009年),「靈山齋」(2009年),「濟州島Chilmeori燃燈跳神」(2009年),「處容舞」(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