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車一千多次 行駛三萬公裡
轉運價值超億元的醫療物資和生活保障用品
他們
被稱為抗疫路上的「擺渡人」
是騎手 也是騎士
是志願者 也是逆行者
他們
用自己的堅守
匯聚起守護武漢的溫暖和力量
今天的《一起回家》
我們走近這群抗疫路上的志願者團隊
聆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張浩翔,是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車隊的隊長,和過去的2個月一樣,4月6日早上,他和隊員們開過短會後,開始了一天的志願者工作。
這一天,已經是他們參與抗疫志願者行動的第70天了。
張浩翔所在的寶捷機車會是武漢市的一個摩託車車友俱樂部,1月23日,武漢封城的消息發布後,張浩翔和車友鄧月嬋加入了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隊伍。
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車隊隊長 張浩翔:咱們團隊大概有12個人,基本上年輕人,90後多一點,因為當時疫情發生之後,封城了,我們俱樂部有幾個是做醫生的,都是我們的會員,然後通過他們的朋友圈,還有新聞,看到當時武漢市像醫護工作者,還有社區裡頭,人手還有車輛運輸物流這塊,有很大的困難,然後我當時就在群裡頭發了一個號召,就是我們大家一起,自發組織一個車隊。咱們因為是騎摩託車,玩摩託車的,咱們有一個精神,就是我們自詡的,叫騎士精神,騎士嘛,就是幫助大眾,有困難咱們上。
1月底的武漢,疫情正處於急劇爬坡期,在救治一線,各種醫療設備物資緊缺的時候,早一分鐘把急救物資運送到位,就能早一分鐘發揮作用。
張浩翔在俱樂部的微信群裡發出了號召,很快,有會員報名志願者,有會員捐助了麵包車、大貨車,一群因為玩摩託車的愛好聚集在一起的隊員,因為保衛大武漢這個心願再次聚集到了一起。
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 王鑫:他發起了以後,我沒有半點的猶豫,就直接報名了這個志願者,沒有過多的想法吧,因為能夠為這個社會也好,為武漢也好,能夠做一點貢獻,沒有想過多的東西。
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 鄧月嬋:我最早是和老張,我們兩個人商量的,同一天,我們兩個一起出去的,開始做接醫護人員的工作。因為我們接送醫護人員之後,在車上有溝通,有交流,然後他們說在防護之類,飲食都很緊缺,特別緊缺,然後我們就有了這種幫他們醫院去送像最緊缺的防護物品,包括食品,從外地捐助到武漢來的,那些愛心人士捐助的,會到物流去提貨,然後送到指定的醫院。
1月28號開始,6臺車組成的志願者車隊開始每天奔波於武漢三鎮的各大醫院,從高速路口轉運各類醫療急救物資,從物流倉庫搬運各種食品物資,從愛心企業託運捐贈貨物,每天早出晚歸,搬運、分揀、裝卸成了他們的生活常態。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車隊隊長 張浩翔:基本上是早上七八點出去,一直到晚上的凌晨一兩點,有時候接到緊急任務,你還得出動,我們經常有時候回來剛剛坐下來還沒吃口飯,又接到電話要轉運,又跑出去。外地的一些大貨車到武漢來之後,它不能進城,只能在高速口等著轉運,把這個物資就轉運到臨時倉庫,還有醫院,有的是點對點直接到醫院,有的是到倉庫裡頭,當時那些十幾米的大掛車,我們就幫他們卸,下到我們車上再轉運,把它送到目的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是武漢最早一批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之一,為了保障醫護人員的夥食,寶捷機車會一直在為醫院運送食品。
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食堂管理員 黃詠紅:疫情的高發期,給我們送蔬菜,還有米、面,油之類的,當時感到很欣慰,有人為我們幫忙幫助,不是我們整個食堂的在奮戰,而是整個社會的,所有的愛心人士和我們站到一起。
因為要頻繁進出醫院,隊員們的防護安全是張浩翔最擔心的,每天早晚,他都要監測隊員們的體溫,每一趟出車任務之後,都會仔細做好全隊的消毒工作。
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 王鑫:確實是有很多很多的擔心,怕自己被傳染,但是又看到很多人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做了一些物資的運送,把這些東西發到他們手上的時候還有些欣慰,慢慢的就把這些恐懼和害怕抵消掉了。
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 鄧月嬋:我們自己會互相鼓勵,特別是到要送醫院的時候,就是我們自己士氣最高漲的時候,因為覺得送去了就會幫到很多患者,就早一點解決問題,這個時候是士氣最高漲的,會在群裡互相鼓勵。
隨著疫情防控升級,武漢市持續實行社區封閉管理,居民的生活物資保供成為迫切工作,寶捷機車會的志願者們又開始為社區保供運送物資。大魚雲倉是武漢的一家電商平臺,2月5號,大魚雲倉作為武漢市首批保供應的單位,開始為社區提供團購物資,但是倉庫的運貨工人都在放假,物資運送成了難題,寶捷機車會得知後,義務承擔了倉儲所有的運送服務。
大魚雲倉負責人 潘亞鵬:我們當時有一個組織,叫做新零售聯盟,然後我們當時就在這些供應商裡面做了一個募捐,就讓大家把手裡的庫存一起捐給醫院、社區,第一天我們就募捐了65萬,一起大概將近200萬的物資,包括後來我們開始做保供工作之後,我們有配很多社區的,然後從募捐開始,全部是寶捷這邊的志願者車隊,因為當時我們公司就我一個人,沒有員工復工,一直到3月5號還是一個人,這中間所有的裝卸、配送,都是寶捷車隊的張隊長,帶著一幫兄弟來弄,而且沒有收任何費用,從頭到尾就是義務在做,所以我覺得真的很了不起,我們現在都是很好的兄弟了,他們這一幫人都是很好的兄弟了,就是有這樣一幫人,武漢才能挺過去。
在張浩翔的手機裡,各類物資捐贈群、物流轉運群有近百個,除了幫助運送物資,他們也在進行募捐,把愛心人士的善款變成物資,送到一些急需的地方。
塔子湖街道辦事處副調研員 朱麗彬:他們第一次給我們送84消毒液的時候,我們真的非常感動,因為那個時候可以說是彈盡糧絕了,然後當時跟他們聯繫之後,他們二話沒說,就說等著,不到一個小時就把東西給我們送過來了,真的太感動了,真的,我總覺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團結一起,共同地抗擊這個戰爭真的是不分彼此,都是戰鬥中的那種友情,很感動,很感動。
為了減少風險,2個多月來,12名隊員都沒有回家,大家吃住都在俱樂部,隊裡唯一的女隊員鄧月嬋被稱為女漢子,她和大夥一起搬運上百斤的物資,還承擔起照顧大家生活起居的任務。
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 鄧月嬋:最辛苦的一次是搬了一次60噸的酒精,然後幫社區運送的時候,搬了一整車的紅薯,特別重,那就真的是到達我的極限了,雖然很辛苦,但是覺得內心非常充實,也很有幹勁,特別是自己的城市在這場疫情的最中心,就想讓它趕快好起來,就想為這座城市做點事情,因為生為武漢人,在這裡生活了這麼多年,是非常有感情的,然後一開始封城是很低落的,然後發現自己能夠做一些事情以後,就是一定要出去做,沒有任何想法,沒有任何遲疑,或者說考慮到很多問題,都沒有考慮,義無反顧。
從志願者車隊成立到現在,張浩翔帶著他的隊員們轉運各類醫療物資和生活保障用品價值超億元,總出車次數1000多次,行駛總裡程數達30000多公裡。
武漢寶捷機車會志願者車隊隊長 張浩翔:到現在花了有六七萬塊錢吧,油票都有這麼厚一沓,很多人都說你為什麼花那麼多錢,冒那麼大風險出來做這個事,有什麼意義,我說,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你不做這個事情永遠解決不了,必須得去做,何況我還是一個武漢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每次把這些物資送到醫護手裡,他們跟我們說的每一句感謝,都是很有分量的,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你能伸出一把手,這個時候你是那種很純粹的,特別是經歷了這回大災大難,這回的疫情之後,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成熟很多,會明白責任這兩個字。
疫情之下,一支支逆行而上的志願者車隊,他們是眾多守土有責的武漢人中的一部分,是阻擊疫情第一線「戰士們」的縮影,也是眾多「逆行人」中的一員。
他們用自己的堅守,匯聚起守護武漢的溫暖和力量,他們也是城市裡最具生命力的脈搏,正在用自己的力量,為這座城市的復甦保駕護航。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武漢新聞綜合頻道
本周日(4月19日)晚20:17
《一起回家》
與你一起分享
點擊右上角「查看歷史消息」
想要分享您的故事可以發送「一起回家+您的故事」
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回家
掃描下方二維碼,看節目贏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