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站裡的第三衛生間,你聽說過嗎?

2021-02-22 太和高鐵信息

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惑

第三衛生間是什麼呢

可以簡單理解為「家庭衛生間」

為了解決一部分特殊對象如廁不便的問題

特別是指女兒協助老父親

兒子協助老母親

母親協助小男孩

父親協助小女孩等情況

近日
中國鐵設完成了雄安站

分為成人無障礙洗漱區

無障礙公共區和兒童區

為重點旅客出行提供便利

第三衛生間分區

中國鐵設在國內鐵路領域首次利用BIM技術進行了無障礙專項設計,對無障礙設施進行了標準提升,並與裝修設計高度融合,使其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文情懷。該設計方案通過了中國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公室組織的專家評審,多名專家對雄安站無障礙專項設計高度評價。

第三衛生間的室內裝修均採用圓角,門口採用八字口或圓口,最大程度保證使用者的安全。衛生間電動推拉門採用專用電動推拉門,按鈕式啟閉,帶使用狀態電子顯示,門在室內關門後,自動鎖閉,在室外僅能用緊急鑰匙打開。在成人無障礙洗漱區設多處安全抓杆,均採用不鏽鋼管,手握部分面層採用尼龍帶浮點材料,保證能夠安全的抓握。

成人無障礙洗漱區的成人坐便器採用智能一體式陶瓷坐便器,具備自動、手動、臀洗、離座自動衝水等功能,不設馬桶蓋,操控盤設於側牆上,無障礙坐便器旁設置小型花灑,坐便旁的取紙器採用可置物式雙捲紙取紙器,方便操作。在無障礙坐便器、無障礙手盆、兒童便器旁均設置帶蓋感應式垃圾桶。

成人洗手盆採用白色陶瓷釉面洗手盆,兩側設抓杆,面鏡四周為圓角,面鏡下方設置感應式洗手液龍頭,並附帶明顯標誌,手盆旁設置感應式紙巾切紙機,方便取用。

此外,第三衛生間設置了4處呼叫按鈕,分別接入有人值守的綜合監控室、市政值班室,便於旅客遇到緊急情況一鍵報警。

兒童區採用兒童專用陶瓷便器,潔具外觀為白色釉面,乾淨大方;兒童便器旁設置取紙器。面鏡採用卡通面鏡,下方設置感應式洗手液龍頭,方便兒童取用;洗手盆採用帶下櫃一體式洗手盆,帶白色卡通龍頭,相信一定能贏得孩子們的喜愛。兒童區除了配置兒童馬桶外,還安置了摺疊式安全座椅及多功能臺,方便家長給孩子換尿不溼。

太和高鐵出行 關注我們

分享太和高鐵動態,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除了男廁女廁,你見過「第三衛生間」嗎?
    記者從區綠化市容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楊浦的公廁總數達149座其中39座公廁設「第三衛生間」阜新路廁所是附近小有名氣的「網紅廁所」。它憑藉乾淨整潔、設備貼心、顏值高等特點入選2020年上海「最美廁所」。其內配置的「第三衛生間」,也成了「最美廁所」的特色。
  • 也許你聽說過Running man,那你聽說過Running family嗎?
    不管你中意哪一版,如果你現在還只聽說過Running man那你就已經不!夠!潮!了!爸爸媽媽們跳繩跳的多賣力,簡直一秒鐘找回年輕的感覺好嗎!也是蠻拼的~過了這層層關卡,最終到達終點的挑戰們,你們有領到你們想要的神秘大獎嗎?
  • 雲谷人,今天,你家衛生間臭了嗎?
    可是總包處理過後,衛生間臭味只消停了3天。洗臉刷牙、洗澡、衝廁所後,臭味很快就會出現,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最後發展到關緊衛生間的門也不管用,整個臥室都臭,大冷天的只好開著窗戶和房門睡覺。把我家的這個問題發到「雲谷那些事兒」群裡之後,瞬間引起共鳴。有幾十位業主反映自家衛生間散發下水道臭味。
  • 【圍觀】這種小黑蟲,你家有嗎?聽說從下水道出來的…
    李先生說,最近這段時間,這種小黑蟲出沒的頻率非常高。「當然,白天我們很少在家,都是晚上回來洗澡時,發現衛生間、洗澡間都有小黑蟲。」「我朋友講,我家的這種蟲子,他也曾遇到過,後來還專門查了一下,說是一種『下水道昆蟲』。」「下水道多髒啊!這蟲子從下水道裡飛上來,那不噁心人嘛。」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很想知道這種蟲子到底怎麼根除。
  • 探店 | 你聽說過綠咖啡嗎?
    如果你知道一些關於咖啡的故事,你可能就曾經聽說過這個當地有名的咖啡廠家。坐落在河邊歷史悠久的果醬工廠的一層空間裡。Merchants of Green Coffee最初是在1994年開始由五個朋友一起開始的咖啡採購公司。
  • 世界8大匪夷所思的「畸形動物」,你都聽說過嗎?
    原標題:世界8大匪夷所思的「畸形動物」,你都聽說過嗎?世界8大匪夷所思的動物,大家聽說過這些物種嗎?
  • 飛機衛生間也能上吊自殺?
    飛機的衛生間一般都非常狹小。短途飛行時,很多人會選擇在機場使用衛生間,避免在那個不方便的小格子裡「方便」。
  • 大火的韓國恐怖片《昆池巖》,背後真實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時間回到兩年前的夏天,有一部來自韓國的恐怖片曾經一度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和社交網站,你還記得嗎因為發生了這樣的事,醫院開不下去,被迫關閉;醫院一景第三,醫院裡有個房間221(電影裡借鑑了這個傳說,改成了402),裡面曾有病人自殺,而房門無論如何都打不開。
  • 朋友,你聽說過幽靈公交車嗎?
    它就是 公交車你敢說不是嗎?昨日15時20分,調查者來到僑香三道南公交站等車,路人聽說調查者要搭乘374路公交,都是搖搖手勸說不要白等,並表示以前自己也等過374路,足足等了一個小時都沒見著影。好不容易過了擁堵,尷尬的狀況又發生。布吉汽車站是M244的途經站,離靠站至少還有500米距離,車裡的廣播就開始播報,「布吉汽車站,到了!」讓人一頭霧水。18點55分,途經12個站後,調查者在坂田市場站下了車,等下一班M244,開始與它的二次「約會」。明明定好的10至12分鐘到,但一直等到19點20分,還遲遲不出現,直到19點24分,它才姍姍來遲。390
  • 寮國的這個「衝屁屁神器」,你真的用過嗎?!
    你在寮國的廁所裡,見過這個嗎?你知道這個到底怎麼用嗎?衝廁所?衝地板?衝澡?錯!錯!錯!3月4日,泰國網友ยุพิน จันทแสง在個人臉書主頁發布了2則短視頻,笑稱酒店衛生間屁屁噴頭威力太大,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 這種小黑蟲,你家有嗎?聽說從下水道出來的…
    「從下水道裡來的,那不是噁心人嘛!」李先生說,最近這段時間,這種小黑蟲出沒的頻率非常高。「當然,白天我們很少在家,都是晚上回來洗澡時,發現衛生間、洗澡間都有小黑蟲。」「我朋友講,我家的這種蟲子,他也曾遇到過,後來還專門查了一下,說是一種『下水道昆蟲』。」「下水道多髒啊!這蟲子從下水道裡飛上來,那不噁心人嘛。」
  • 喻道故事:衛生間的那隻蚊子
    父親為了使女兒以正確心態對待人生挫折,就給女兒講述了自己經歷的一個小故事:一個隆冬的清晨,在衛生間父親發現一隻蚊子。他想去打死它,但是他隱隱有一絲感動,在心裡他有三條理由放它一條生路:第一,它是只英雄的蚊子,別的蚊子都死了,而它卻能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堅強的站立在嚴寒的環境中;第二,它是只有活力的蚊子。
  • 揚晚調查|這種小黑蟲,你家有嗎?聽說從下水道出來的……
    李先生說,最近這段時間,這種小黑蟲出沒的頻率非常高。「當然,白天我們很少在家,都是晚上回來洗澡時,發現衛生間、洗澡間都有小黑蟲。」「我朋友講,我家的這種蟲子,他也曾遇到過,後來還專門查了一下,說是一種『下水道昆蟲』。」「下水道多髒啊!這蟲子從下水道裡飛上來,那不噁心人嘛。」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很想知道這種蟲子到底怎麼根除。
  • 同學爆料:英語聽說考試B卷曾做過!更可怕的是,C卷也......
    B卷的PART C在以前的考試裡做過?一起看看那份相似的題的答案:Part C是聽說模擬書裡的模擬題,玩曬啦而後,有同學曬出某公眾號說「XXXX壓中英語聽說題.」當然,也有些同學表示,不一樣啊不一樣~@香蕉牛奶不要香蕉:...誰跟你說的,我們廣一模口語AB卷都跟高考口語不一樣好嗎?@SeaSwallow:不是吧 我是B的 但是我沒有發現 下面小車不一一摘錄了,我們看一些大家在同學圈發的相關帖子吧~
  • 重口味來襲:狗屎面你吃過嗎?
    狗屎面你吃過沒?啊哈哈哈,一早君也木有吃過耶(⊙o⊙)…除了重口味的面還有重口味的....
  • 你聽說過「光碟回收」嗎
    廢棄光碟問題其實不小於廢電池問題,只是未獲得你我的關注。★光碟回收的意義?回收廢棄光碟,既可得到聚合碳酸鹽塑料,節省大量的原材料石油,還可回收貴重金屬和染料。這些做法都可實現資源再利用,具有一定的經濟收益。更重要的是還能保護我們的環境,實為一舉多得。
  • 加拿大中國留學生:我爸爸在我陰道裡插進過什麼
    小Liao大概9歲上小學3年級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受到了所謂「先父遺傳」(Telegony:親代會繼承其母親前任配偶的特徵)理論的啟發,還是純粹就是變態,繼父以「和我『睡覺』可以把基因傳入你體內這樣我們就會成為親生父女」的理由,和小Liao發生了性關係,並且將這種關係一直保持到小Liao出國前,長達10年左右。
  • 新興最近頻繁出現的小蟲子,在家裡一般都會在衛生間
    常生活在樹皮縫隙,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如果在家裡一般都會在衛生間。(二)室內防治方法:        儘量保持房屋的乾燥,尤其是衛生間要保持乾淨就可以了,可以買瓶氣霧殺蟲劑,見到的時候噴殺就行了!不過建議你做好室內衛生,只要室內衛生保持的好,這種蟲子是不會在你家裡安家的。
  • 可以讓你迷失在盜夢空間裡的「死藤水」聽說過嗎?
    小葛曾受過心理創傷,他在查閱相關資料時,發現一種罕見的藥物「死藤水」,死藤是南美洲亞馬孫叢林裡一種野生植物,原始部落的祭司和酋長在祭祀時服用「死藤水」,進入精神恍惚的狀態,似乎能與神靈對話,實則是強烈的致幻作用。
  • 你聽說過生態足跡嗎?
    比如,被稱為「現代桃花源」的阿米希人村落,雖然與繁華都市紐約只有咫尺之距,但那裡的人們基本上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不打電話、不看電視、不用電燈,更不開汽車;家庭照明用的是煤油燈,喝的是井水,在田野上耕作的是幾百年來一直在使用的馬拉耙犁。這與盡享現代生活的紐約市民形成了強烈對比,兩者對資源的消耗也因此存在很大差異。從生態足跡的角度來看,兩者所留下的「腳印」大小自然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