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診所馬潔、趙瑩同學代理的西南科技大學學生李某與北京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案在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中關村法庭完美結案。
來自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李某,是一個有著創業夢想的大二女生。2016年1月12日,李某與北京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籤訂特許加盟經營合同,約定加盟期限為5年,加盟費1.9萬元。 兩天後,雙方因公司資質等問題發生爭議,導致無法繼續合作。李某想和對方解除合同關係,但對方卻很快將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李某支付違約金10萬元。
接到應訴通知書後,李某在學院老師的指引下求助於西南科技大學民事法律診所。診所負責人程皓老師詳細了解案情後,鑑於本案開庭地點在北京,又向中國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CCCLE)求助。經過秘書處潘文君老師的多方聯繫,最終確定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診所承辦此案。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診所接案後,指派法學專業馬潔、趙瑩同學為具體承辦人,診所苗明宇老師全程指導,進行了細緻全面的庭前準備。在深入了解案情、充分收集法條的基礎上,馬潔、趙瑩同學提出以下答辯意見:一、本案涉案合同屬於特許經營合同;二、當事人已基於單方解除權於2016年1月14日解除該合同;三、原告不具有從事特許經營合同的資質且未盡到信息披露義務;四、由於被告行為不屬於違約且不存在知曉原告任何商業秘密和使用經營資源的可能性,故原告主張的違約金不成立。為了做好應訴工作,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診所還專門就本案舉辦了一場模擬審判。
4月14日,真正的庭審開始了。庭審過程中,法官就賠償數額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以李某向對方支付1000元賠償金結案。至此,本案得以完美解決,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我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在本案的辦理過程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和西南科技大學兩校法律診所密切合作,不僅充分展示了高校法律診所的社會服務功能,也凸顯出診所法律教育在法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開創了跨地區、跨學校法律診所合作辦案的成功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