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觀察:亞洲國家成功遏制企業倒閉潮

2021-02-15 新華網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10月23日發表題為《亞洲國家遏制住企業倒閉風潮》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

  以日本為首的亞洲國家和地區,成功地初步遏制住因可怕的新冠疫情而導致的企業倒閉風潮。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各國政策部門採取的貨幣和財政措施發揮了作用。

  在亞洲國家中,日本和新加坡表現優異,企業破產件數相比上年甚至有所減少。主要國家不僅實施了規模1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措施,此外防止企業倒閉的措施也產生了效果。

  由於財政和貨幣政策奏效,2020年4月至9月,日本企業倒閉件數降至1990年度以來的低水平。東京商工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其間日本企業倒閉件數為3858件,比上年同期減少9.4%。

  印度政府從3月底開始停止受理破產申請。往年第二季度的企業破產申請件數通常為300至600件;由於叫停破產申請,今年只批准了在3月底前提交的76件破產申請。印度史上最大規模、總額達21億盧比(約合1.9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措施也幫助企業得以繼續生存。

  中國今年公司債違約的比例在降低,企業財務狀況有所改善。這得益於政府敦促銀行接受延期償還等解決辦法。

  在新加坡,金融機構自4月以來允許中小企業延期償還貸款,這一政策已產生效果。8月法人提交的破產申請只有4件,為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8月個人提交的破產申請為131件,低於2004年以來的平均值257件,呈減少趨勢。相當於新加坡中央銀行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明年將繼續實施允許企業延期還貸的措施。

  印度尼西亞5月宣布針對十幾家國營企業提供總額100億美元的援助,而且明年還將追加投入37萬億印尼盧比(約合168億元人民幣)。今年雅加達中央及地方法院接到的破產申請件數為378件,跟去年基本持平。

  韓國今年1月至9月發生1492起企業倒閉案,跟上年同期數量大致相當。韓國政府5月設立了規模40萬億韓元(約合2367億元人民幣)的基金,防止航空和造船等支柱行業倒閉。韓國中央銀行目前維持著歷史上最低水平的政策利率。

  為防控新冠疫情而採取的封鎖措施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衝擊。在此情況下,從美國服裝業巨頭布克兄弟公司、汽車租賃巨頭赫茲公司,到澳大利亞的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不少大企業陷入破產。

  與此同時,也有許多企業為了生存下去,一面實施重組,一面藉助政府或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

  據美國高盛公司說,美國企業由於得到財政支持,倒閉件數也低於預期。在歐洲,英國與瑞典第二季度企業倒閉件數已減少;但在德國,隨著企業申請破產的相關紓困措施到期,企業倒閉件數預計將增加。

  10月14日,一名男子步行通過新加坡市區的一座橋梁。(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普京:中國無法被遏制
    ► 文 觀察者網 王慧「中國無法被遏制,遏制中國只會損害自己。」
  • 全球航空公司已倒閉23家 航空業掀起破產潮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為遏制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國際旅行限制,已致全球23家航空公司倒閉,包括英國弗萊比航空公司、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加拿大喬治亞航空公司
  • 【行業新聞】航司破產潮延續:這次是日本亞洲航空
    導讀:疫情暴發以來,全球航空業受到巨大衝擊,今年前十個月,全世界宣布倒閉的航空公司多達43家,接近去年全年的倒閉數量
  • 頭條 | 川普訪問亞洲為安撫盟友?美媒:中國才是此行支點
    美媒稱,川普總統11月3日開始上任以來最重要的外交之旅:為期12天的亞洲五國之行,這是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美國總統時間最長的亞洲之行
  • 剛剛,又有兩家電動車企業撐不住倒閉了!據傳,還有幾家難過年關!
    據知情人爆料,近日,有兩家電動車企業幾乎同時倒閉,遭到配套商堵門討債
  • 頭條 中日高鐵競爭日本陷入「苦戰」 日媒:我們方法有錯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日媒稱,關於在亞洲地區推進的高速鐵路計劃,以出口新幹線技術為目標的日本被迫重新思考推介戰略
  • 剛剛,又一家航運公司宣告倒閉!
    今天晚上(2016年12月20日),有網友向吾愛航運網爆料稱南京遠浩船務有限公司(Tranvast Holdings limited
  • 航司破產潮延續:這次是日本亞洲航空
    華輿訊 據關西華文時報報導 12月5日,日本亞洲航空(AirAsia Japan)繼11月份提交破產申請後,將3條國內航線和1條國際航線全部廢除,就在近日
  • 日本旅遊業受重創,觀光地掀起倒閉潮!淺草和秋葉原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但隨著疫情的蔓延,以及受東京奧運會推遲的影響,赴日人數驟減。其中絕大部分,還是2020年初疫情還沒有蔓延時,赴日遊玩的人數。近來,就有日本媒體對東京淺草和秋葉原這兩大觀光地做了報導,發現很多店鋪都閉店了。
  • 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25000人前途未卜
    截至目前,這家曾經的服裝零售巨頭已經成為英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企業。短短24小時,兩大百貨零售集團先後倒閉,25000個工作崗位岌岌可危。12月1日早間,德本漢姆表示,因為一直未能找到買家,公司不得不準備關門,並從當天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
  • 博弈 英國拋棄美國選中國 外媒呼籲日美應優先遏華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 英國《衛報》不久前發表的文章寫道,當英國政府宣布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項目時,英國成了參與亞投行的首個亞洲外國家
  • 坐困愁城,新冠疫情下美國出現公司倒閉潮
    公司倒閉潮已經在美國出現。由於油價崩跌,獨立石油公司的處境更是四面楚歌,石油公司背負的債務,已高出疫情來襲以前。美聯社報導說,歇業或減少生意的公司,目前都背上沉重債務,未來能否重返正常營業也不明朗,雖然聯邦政府提供數十億元紓困金給小企業,但即便收到緊急貸款與聯邦補助的老闆也無法保證他們的公司未來能繼續營業。
  • 日媒:日本創業者「拷貝中國」時代到來
    日媒稱,在日本,智慧型手機用充電寶的租賃服務不斷普及,在車站和便利店看到共享充電寶設備的機會增加
  • 日媒:越南無法代替中國
    日媒稱,在美中貿易戰背景下,很多企業將目光投向越南,但越南無法充分抓住商機。
  • 正在快速消失的國家:國土不斷被鄰國吞噬,機場和鐵路全都倒閉
    不僅僅是國家會變得貧窮落後,同樣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今天我們要說的國家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這裡不僅沒有飛機,而且也沒有高鐵火車,這個國家就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是中東的一個國家,相信大家對其並不算太陌生,畢竟耶路撒冷問題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自巴勒斯坦成立之初,就宣布將耶路撒冷作為首都,而鄰國以色列卻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不可分割的首都」。
  • 全球已有17家航空公司倒閉;北京高風險地區僅剩1個丨科技早新聞
    泱波 攝● 7月5日7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六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試驗六號02星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8次飛行。(科技日報)● 近日,一項中國和芬蘭合作的研究項目揭示了燕麥和黑麥麩纖維促進腸道中有益微生物生長的機制。
  • 日媒:臺灣企業離不開大陸只能在夾縫中求生
    參考消息網1月1日報導 日媒稱,為牽制有「臺獨」傾向的民進黨蔡英文,大陸正在強化監管進駐大陸的臺灣企業。
  • 《超級亞洲》欄目組走進合星
    攝製組走遍美國、希臘、阿根廷、肯亞、越南等20多個國家,以政府官員、研究學者、企業家及普通民眾的視野,觀察中國為世界帶來的改變。影片在韓國播出後,引起了極大反響,並迅速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儘管紀錄片並沒有在中國的電視臺播出,但由於其口碑的發酵,網絡播放量累積超過3千萬。
  • 中東地區國家掀起法國產品抵制潮,專家:影響有限
    受抵制的法國產品小到依雲礦泉水、達能餅乾,大到標緻汽車、卡地亞珠寶。據外媒報導,一位在土耳其工作的法國貿易商稱,只要是法國股市的上市公司,都在中東地區遭到了抵制。不僅如此,這股抵制潮還蔓延至社交網絡,在學校內部也掀起了抗議活動。法國外交部下屬負責對外貿易事務的部長級代表裡斯特(Franck Riester)表示,農產品、食品行業或受該抗議活動衝擊最大。
  • 寧願倒閉賠錢,烏克蘭馬達西奇不賣中國的背後
    提起烏克蘭的航發重企馬達西奇,恐怕很多中國人都對此印象深刻,這家企業在被中國收購以及收購失敗中「反覆橫跳」,而近日,關於這家企業的去留也有了最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