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高水平馬拉松,其組織水平和參賽體驗是遠遠超過國內馬拉松的。其中日本的細節非常值得稱讚。
好比賽自己會說話。
下面是參與2016京東馬拉松的梁愛麗在知乎上的回答:
· 賽前一個月給選手發放電子版比賽說明,給中國跑者發的是簡體中文版
· 比賽說明中沒有廣告,沒有市長致辭之類的廢話,幾乎全是乾貨
· 起點區域一共有597間衛生間
· 沿途每400米有一臺AED(自動心臟除顫儀)
· 賽前對志願者進行心肺復甦的培訓
· 沿途補給食品包括:香蕉、橘子、草莓、小西紅柿、紅豆麵包、羊羹、各種點心
· 號碼牌發放處有專門的外國人窗口,工作人員中文流利
· 號碼牌發放處可以提前買第二天的地鐵票
· 分區起跑管理的秩序井然,有足夠寬的通道自由活動
· 區選手可去慢區去跑,慢區選手不能去快區起跑
· 沿途水和運動飲料始終充足供應
· 補給點的桌子前方會標記清楚,本補給點一共有多少桌子,本桌子是第幾組
· 過了補給點之後,會持續有垃圾桶供應,並且在最後一個垃圾桶上還會提示最後一個垃圾桶
42公裡的賽道,安排了39組廁所,都有洗手池,有專人組織廁所排隊,有人負責加手紙
· 有一種聰明的方式可以讓市民可以在不幹擾跑者的情況下過馬路
· 完賽後志願者親手把獎牌掛在脖子上,在肩膀上披上毛巾
· 賽後取包按號碼順序排成方針,志願者見到選手過來,自動尋找,10秒內找到包裹交給選手
· 賽後有免費味增湯、泡腳池、按摩服務
· 16000跑者,安排了15000個專業、熱情、高效的志願者
日本有一個網站,http://runnet.jp ,上面會記載日本國內和一些重大的國外賽事,參加過的選手可以對每個賽事的十幾個單項進行打分,2016的京都馬拉松的得分是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