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
大興地鎮四排拉多山上
霧氣繚繞
貧困戶唐波華和幾名村民冒著小雨前來修路
今年65歲的楊二益也帶著66歲的妻子來參加此次道路搶修。
四排拉多村副主任唐學文:
大家來修路非常積極,都是走了幾公裡山路,有的人從早幹到晚。此次搶修的道路是託咪自然村通往四排拉多村唯一的通車道路。是大興地鎮四排拉多村的一個自然村,地處高山、交通條件比較差、唯一的通車公路也是泥巴路,村民基本上都是以種植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主,整村經濟發展落後,「貧困」是整個自然村的現實。託咪村95戶農戶中58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去年,託咪村種植了248畝大蒜喜獲豐收,讓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今年,在大春種植季節,大興地鎮政府以一畝補助1500元的方式,發動群眾種植了300畝四季豆。
正在搶修公路的唐波華,放下手中抬的石頭說:
現在正是四季豆採摘的時候,路通了,豆子才好拉出去賣個好價錢。這條通往託咪村唯一的入村道路只有4米寬,道路還未硬化,連日來的強降雨導致託咪村道路受阻,農產品難以及時運出。在這個四季豆成熟採摘上市的關鍵時期,為搶通道路保證生產,經組長向村委會反映,託咪村決定以自願捐款的方式籌資修路,投工投勞開展道路搶修。
一聽說要捐款修路,黨員何興楊踴躍帶頭捐了200元;貧困戶王興文也積極參與捐款,王興文說:「30塊錢不多,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王興文是村裡的貧困戶,年近40仍未成家,而家中母親年老體邁需要人照顧,導致王興文無法外出打工,只能依靠種植核桃,大蒜、四季豆等維持生計。
8月4日開始,四排拉多工作組正不分白天黑夜進行著動態管理信息錄入,瀘水市公安局派駐的駐村工作隊員和大興地鎮掛鈎領導在了解這一情況後也在第一時間進行捐款。短短數日,就有40人多捐款,共籌集到4852元。
四排拉多村委會主任蔡六華感慨地說:
「大家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村民有責任和義務辦好村裡的事情。」四排拉多一組村民蔡華扒如實地說;蔡華扒得知託咪一二組自發捐款修路之後,72歲的他也自願幫助託咪村修路。歐文興也是四排拉多一組村民,家中有一張貨車,正在為修路運送石頭,「像我這樣的車有8、9張,每天我們去『單甲』拉石頭,一張車差不多可以拉5、6趟」歐文興說。
在現場記者看到,100多名村民無償義務出工。據村委會主任蔡六華介紹:「村民們非常支持工作,平時拉這樣一趟石頭差不多能賺150元錢,現在有車的都主動拉石料,加上跟鎮政府反映後,鎮政府也積極支持修路,提供水泥和一些後勤保障,這些都為村裡減輕了不少負擔。」
蔡六華:
村民參與道路搶修非常積極,現在託咪村依靠大蒜、四季豆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更堅定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但是這2.5公裡的土路如果不硬化,一到雨天就經常堵路,農產品也會難以及時運出,希望上級部門能幫助村裡硬化這條道路,讓大夥不再擔心出行難。圖/文:何麗香
編 輯:李翠元
責 編:楊聰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