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會】黃自強:風雨無阻修路人

2021-02-28 習聞樂見

在仙源鎮金橋村,有這樣一位返鄉民工,為了改善家鄉的交通條件,他不僅帶領村民自發修路,還將自己打工掙來的積蓄用於其中,用兩年多的時間,修建了一條通村通組路。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這位熱心的修路人——黃自強。

仙源鎮金橋村,地勢陡峭,山高路遠,進村的路車輛無法通行,通村路順山勢而下,大家只能步行,而這條近兩公裡的毛路就是黃自強帶領村民花了近兩年時間打通的,這也是金橋村行壩組22戶村民連通外界的唯一通道。

經過半個小時的步行,記者來到了金橋村行壩組,見到村民們正在討論修路付款的問題。

桐梓縣九壩鎮天池村村民梁永現:我是(租賃)挖機的,他們就說這下面修路,當時做的時候沒錢,(黃自強)說這下面的受益戶有20多戶,他的意思是打工回來想把這條路搞起來,現在總的還差我們8萬多元,今天上來就是問他要錢的。

據了解,為了修路,黃自強不僅拿出了十多年來打工積攢的積蓄,甚至還欠下了一筆沉重的債務。而對於這些,他確顯得很坦然。

仙源鎮金橋村村民黃自強:我在外打工十一二年了,我是在外面看到那些農民都搞好了,回來看到我們的家鄉太窮了,我自己又生長於這個地方,看到他們攆一個豬,一天都攆不上山,路又陡,都賣出去。當時我們這個地方窮,集資都集資不起來,就是這樣產生了修路的念頭,當時準備修房子,過了兩年我還是想把這條路修通。

記者了解到,黃自強的家庭條件並不富裕,而修路不僅要面對資金缺口問題,還有勞動力的問題。儘管面臨諸多困難,但他仍舊堅持了下來。

黃自強:曾經想要放棄過,當時我實在沒有辦法了,但是當時我想了一下,如果放棄了,這個事情我就不成功了,我雖然欠了錢,如果這條路修不成、我們的產業也成功不了。我就想辦法,不管欠多少債,也要把路修通。

正因為黃自強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品格和不退縮的韌勁兒,感動了村民,帶動了村民投入到修路當中。

仙源鎮金橋村村民:我以前一直都是在外面的,回來後他們(修路),我還是儘量的支持。

仙源鎮金橋村村民黃元貴:他打工的積蓄拿出來了,為了家鄉建設,作為像黃自強這種決心,我感覺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

黃自強告訴記者,路修通了過後,他還要利用當地特有的土地資源優勢,發展中草藥種植基地,帶領村民們發展致富。記者:袁灝

相關焦點

  • 新興縣司法局退休律師黃自強抗「疫」事跡登上司法部公眾號
    在抗擊新冠肺炎中,有許許多多平凡的司法行政人 ,他們盡職盡責、充滿溫度,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
  • 託咪村:村民捐款修路拔窮根
    四排拉多村副主任唐學文:大家來修路非常積極,都是走了幾公裡山路,有的人從早幹到晚。此次搶修的道路是託咪自然村通往四排拉多村唯一的通車道路。在這個四季豆成熟採摘上市的關鍵時期,為搶通道路保證生產,經組長向村委會反映,託咪村決定以自願捐款的方式籌資修路,投工投勞開展道路搶修。一聽說要捐款修路,黨員何興楊踴躍帶頭捐了200元;貧困戶王興文也積極參與捐款,王興文說:「30塊錢不多,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
  • 狗剩在濱州修路!網絡笑話!
    狗剩在濱州修路         在濱州當建築工的四川娃狗剩,寫給他娘的幾封信:          娘你好,我在濱州的大街上幹活
  • 狗剩在西安修路
    兒 狗剩 1998年5月娘你好,一晃三年多過去了,我還在科技路幹活,趕著西部大開發,修路時忘記挖下水道了,現在會開完了我們重新挖,可能又要幹上一陣子了,等的幹完兒子就回來看您老人家。兒 狗剩 2001年6月娘你好,我還在科技路的工地上,下水道終於挖好了,不過煤氣管又忘了,現在又要挖,對不起啊娘又不能回來看您了,我保證這回埋好煤氣管我一定回來看您!
  • 颱風天風雨無阻去上班,卻發現...
    風雨無阻去上課/上班卻發現,天哪嚕!颱風天氣停課了,不要上班↓↓↓(ps:四創人是不會遇到這種情況的,因為颱風天可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哦~~~)
  • 好心修路被欠工程款 完工十年仍欠九萬
    好心修路被欠工程款 多次協商無果 據了解,2003年謝秋雨承包了油田村中心機耕路(米德樓門前至林塘尾路口)水泥硬底化工程,工程分兩期共耗資15萬餘元。「當時由老人會牽頭,村委會同意落實修建,建成後支付了6萬多元,至今仍有9萬餘元未結清。」
  • 成語故事:扇枕溫衾
    近義詞:扇枕溫被、溫衾扇枕// 成語故事 //東漢時,有一個人名叫黃香,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很小的時候,他就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在他九歲時,母親去世了,父親一人來養育他。他深知父親的辛苦,對父親倍加孝順,一切家務活都由他一個人承擔。別的小孩子在玩耍時,他在家裡劈柴做飯,好讓父親有更多的時間休息。
  • 在朝鮮普通百姓喜歡模仿哪些人?
    在我國,年輕人喜歡追星,他們的穿衣打扮會受偶像的影響。不少粉絲會模仿偶像的髮型,偶像的穿著。在朝鮮旅遊的時候,我發現朝鮮百姓的穿著打扮都很正。
  • 走進朝鮮,揭秘朝鮮百姓的娛樂生活
    朝鮮百姓的娛樂生活相對中國比較單調。不過朝鮮人平時也非常喜歡看電影和電視劇,特別是中國的電視劇,在朝鮮經常受到追捧。
  • 百姓生活故事 | 《劍膽琴心》上
    剛剛說話的這位醫生,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劉兵。作為第一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的成員,劉兵從大年初一來到武漢之後,便一直隨隊參與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這次,也作為這支臨時醫療組的成員,參與了搶救的全過程。下面,就讓我們跟隨劉醫生的聲音,一起來了解當天的全過程。
  • 愛,因你而精彩 與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約會
    敬請期待。2015年1月,吳念真的私人故事會將在上海溫暖開講。諾亞財富官微將提供10張活動入場券為官微粉絲尊享,請大家關注下周的系列活動之「溫暖還是要曬的,萬一有禮物呢」活動喲~▍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他是吳念真——臺灣電影教父楊德昌、侯孝賢的御用編劇;為30多位導演寫過劇本,五次拿下金馬獎最佳編劇,此外還有七次提名,人稱「吳金馬」;與他一同出現在海報上的人還有:朱天文、許鞍華
  • 【繪本故事】中秋節的故事
    不妨用繪本共讀的方式,一起來聆聽中1班梁藝非、梁藝凡的親子故事吧!媽媽:非、凡,你們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非:不知道。凡:為什麼呢?媽媽:其實關於中秋節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中秋節的故事》,這個故事會告訴我們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呀!中秋節晚上,合家圍坐在一起,吃著瓜果,聽奶奶講那過去的事情。
  • 朝鮮遊記:從衣食住行看朝鮮百姓真實生活
    很多人都覺得朝鮮神秘。對朝鮮也充滿好奇,但真正去朝鮮旅行的人不多。在朝鮮旅行的時候,我最關注朝鮮百姓的衣食住行。關於朝鮮百姓衣著,和我們七八十年代差不多。如果你想知道朝鮮百姓的穿衣風格,翻看父母年輕時候的照片就知道了。那就是朝鮮百姓的穿衣風格。朝鮮百姓衣著風格,款式都很相似。女士都喜歡穿短裙和高跟鞋。男士的穿著則更簡單,大部分是軍裝工裝和套裝。
  • 成語故事:為淵驅魚
    (步驟:點擊本頁面右上角的三個點—> 選「查看公眾號」—>再點擊右上角的三個點—>選「設為星標」即可)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的成語故事啦!為 淵 驅 魚淵:深水,魚所聚處。驅:趕。把魚趕到深水去。
  • 李建新:引來活水潤百姓
    去年6月,雙永工程主幹工程順利通水,但是47歲的雙李建新並沒有因此而放鬆,他知道這只是雙永工程造福百姓的開始,要讓黃河水安全通到農民家的地頭,這才是他們一班人最為重要的責任,為此在農民的田間地頭上,我們時常會看到李建新和他的同事們巡渠的身影
  • 老砦小夥劉春龍榮獲全市百姓宣講決賽一等獎!
    縣委宣傳部榮獲全市「'中國夢·小康情'百姓宣講」比賽優秀組織獎
  • 善人過世百姓前來弔唁,靈堂上一小兒竟說棺材裡的不是人
    高平縣有一老人,此人姓田名溫,乃是這高平縣裡出了名的大善人,平日裡時常幫助貧苦人家,最是受百姓們的愛戴。
  • 他披星戴月,風雨無阻的早出晚歸,只為了你我和……
    為保證每天在早上7點前完成清掃工作,張光正一年365天都準時凌晨4點半左右帶著工具出門,風雨無阻。      在生活垃圾壓縮站,張光正遇到了同一個保潔班組的同事,趁著倒垃圾的空閒,倆人談笑著擺了會龍門陣,權當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