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調解暖人心 法官挽回父女情

2021-02-19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李法官,過年我就打算把我這些兒女都叫回來吃個團圓飯!到時候你也來吧!多虧了你啊!」劉大爺拉著李法官的手激動地說道。

月初,家住吉林市船營區某小區的劉大爺一紙訴狀將女兒劉某和女婿張三告上了法院。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作為基層人民法院來說,解決類似家庭內部的民間借貸糾紛很多時候不能像處理普通民間借貸案件那樣,憑著誰對誰錯依法依規直接辦理,此類案件的背後往往可能牽扯著一個家族的血脈親情,關係著親人之間能否和睦相處。

考慮到本案的特殊性,李法官在拿到案件後第一時間撥通電話做雙方思想工作。當時,電話裡劉大爺的態度十分堅決:「我沒有這個不孝的姑娘,我考慮到她辦社保急需用錢才借給她兩萬多塊錢,之後我管她要這筆錢時,張三竟然打我!打得我都住院了!後來經派出所調解,他們才賠給我六千元錢!」

隨後辦案法官又給劉某打電話。「我爸現在住的房子從買到裝修都是我張羅的,我也拿了5萬塊錢,後來我爸就擅自做主把這個房屋過戶給了我小弟,我肯定心裡不得勁兒!我和我老公就去找我爸談了幾次,最後一次話趕話吵了起來,動了手,我沒攔住,這才有我爸被打住院這個事。之後我爸一氣之下就想把之前給我交社保的兩萬多塊錢要回去,因為這事家門都不讓我進,我也沒說不還給他,這不給我告法院來了!事情大概就是這樣。」女兒劉某說道。

了解情況後,辦案法官曾多次登門嘗試勸說,但雙方都無法解開心結。雖然不被雙方理解而且承受著被質疑的壓力,但辦案法官不氣餒不放棄,始終把當事人家庭和睦、親情至上作為首要原則。那麼,如何化解這起親情之間複雜的矛盾糾紛呢?

李法官有自己的「土」辦法——先聽牢騷,後聊家常,再調矛盾。「法律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是有溫度的,是講感情的。」這是李法官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從劉大爺身上找到了突破口,劉大爺原諒了自己的女兒女婿,劉某和張三也對之前說過的氣話,做錯的事後悔不已,並表示願意將2萬餘元還給自己的父親。

「爸,眼瞅快過年了,這錢你們添點新衣服,再買點好吃的,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倆不懂事兒,別跟我們一般見識,爸,我們錯了。」女兒劉某握著父親的手動情地說道。 

相關焦點

  • 真情化解暖人心 消弭矛盾於無形
    真情化解暖人心 消弭矛盾於無形 2020-04-08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事回訪 | 看看那些調解和好的家庭【2020年第30期】
    2020年2月26日,欽北區法院小董法庭的家事法官和家事調解員深入到小董鎮西陵村委某村屯,對一起2019年調解和好的家事案件的當事人進行回訪。小美和小海結婚多年並生育有一個小孩,小海因借錢做生意失敗而到外省工作後逐漸對家庭疏於照顧,一度杳無音信,雙方矛盾越積越深,小美見生活無望遂向法院起訴離婚。
  • 暖人心!又一面滿含謝意的錦旗節前送法官!
    近日,當事人張某來到遵化市人民法院東新莊法庭,將印有「公正執法 公道人心」的錦旗送到辦案人員手中,對辦案人員在辦案過程中呈現出的司法為民、認真負責、不辭辛勞的工作態度予以高度讚揚,並表達了衷心的感謝。原告張某系遵化市東新莊鎮東新莊村村民,在唐山市歐米伽地板公司打工期間與同事被告常某相識。
  • 【印法動態】花甲老人起訴離婚 法官調解好聚好散
    11月12日下午,印江法院第二人民法庭調解一起再婚老人離婚案件,讓雙方好聚好散,心平氣和地結束了近十年的婚姻。
  • 【法制】五次訴訟離婚對薄公堂 法官傾力調解好聚好散
    4月11日,長武法院審結了一起五次起訴離婚案件,通過承辦法官耐心細緻地做調解工作,最終雙方在自願的基礎上,和平達成了離婚調解協議。   2001年9月原、被告經人介紹相識,2002年1月雙方舉辦了結婚儀式後同居生活,同年3月1日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並領取了結婚證,婚後抱養一女,現隨被告生活。雙方於2016年4月分居生活至今。
  • 蘇慧:有勇有謀的女法官
    作為一名女法官,蘇慧經常這樣說。「警戒組做好警戒,其餘人分為兩組,一組搜查公司前臺,一組跟我到財務室!」7月24日上午9時,曲靖兩級10個法院執行攻堅「雲嶺總攻」行動同步啟動。蘇慧帶領一組幹警前往某餐飲服務公司進行搜查。
  • 信宜:80歲老太有三子三女,贍養推託引起紛爭,法官暖心調解四代團圓
    原題:推託贍養引起紛爭,暖心調解四代團圓「謝謝人民法院,謝謝人民法官,我們一家四代人可以開開心心地過年啦!」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婆婆握著信宜法院民一庭庭長吳明的手,連聲道謝。原來,2月12日,信宜法院民一庭成功調解了一起贍養糾紛案,這位老人的贍養問題最終得到妥善解決,缺位半年的親情得以回歸。半年前,80多歲的原告劉某芳因摔跤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劉某芳育有三子三女,而子女們在老人的贍養問題上一直相互推託。無奈之下,2018年2月1日,老人把兒女梁某、梁某雄、梁某華、梁某蓮、梁某玲、梁某燕訴至信宜法院。
  • 祝昉:用堅強和擔當譜寫為民之歌的最美女法官
    從她的一次題為《用心鋪就為民路》的演講中透露了答案:從坐在審判庭前的那一刻起,法官的天平上,就一邊寫著「公正」,一邊寫著「為民」。離婚、撫養、繼承等家庭類案件發生糾紛前,當事人之間都有一個情字。在審理期間,祝昉總是抓住這個「情」字做調解,基本都能調解結案。「一場溫情的調解遠勝過一份冰冷的判決。我們要努力把剛性的法律條文和人性化的調解緊密結合起來。」
  • 【女法官】張梅:法院裡的「藝術家」
    如果說調解是門藝術,那麼張梅就是調解「藝術家」。          「我們付出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把當事人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從思想根源上真正想著替他們解決問題,就沒有辦不好的案子。」張梅深有感觸地說。   2014年3月11日,秦某入住某醫院婦產科待產。
  • 【法院新聞】遵義中院法官周亞瓊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4月28日,在「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2968名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工作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表彰。遵義中院法官周亞瓊榮獲2015全國先進工作者榮獲稱號。 作為一名民事法官,周亞瓊認真履行法官的職責,辦案30年,連年超任務結案,無超審限案件,沒有一件錯案,所結案件調解撤訴率高,判決的案件當事人息訴服判,沒有當事人上訪纏訴。2007年3月到民一庭工作以來,周亞瓊審結各類民事案件1696件,其中調解、調解撤訴結案597件,調撤率為35.2%。
  • 法官客串起「老娘舅」
    庭上,因雙方言語激烈,法官立即休庭帶原告至庭外溝通,被告跟隨而至,雙方不能克制情緒,爆發肢體衝突!法官試圖用身體隔離雙方,以避免發生更大衝突。混亂之際,法官和原告被扯倒在地。陪審員及法庭其他工作人員聞訊趕來,將現場的人拉開……動手的人是親兄妹,父母離世後,留下3套房產和商鋪、金器、存款等,毛估估至少價值500多萬元。
  • 蘇仙區「佩珍」專業婚姻家庭調解項目獲省婦聯評估專家小組好評
    5月18日下午,唯實公共服務評估中心評估組一行受省婦聯委託,對2019年「巾幗暖人心」維權創新項目---蘇仙區「佩珍」專業婚姻家庭調解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市婦聯權益部黃莉陪同。項目評估組成員湖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雲凡一行來到區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實地考察了陣地建設、服務方式,查閱了接訪記錄、案件卷宗,仔細了解了服務效果;與「佩珍」專業婚姻家庭調解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座談,並聽取了匯報。
  • 離崗前,面對劍拔弩張的矛盾,她連續調解11小時把調解群變成家庭親情群!
    親情是家庭的紐帶,母子之情、手足之情同樣重如泰山。李乙不幸身故,且生前離異,沒有子女,親生父母也已過世,其繼母何某認為李乙的遺產應該由自己繼承。因李乙的部分遺產被哥哥李甲佔有,何某和李甲因李乙遺產繼承問題不能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產生糾紛,60多歲的何某一怒之下將李甲訴至法院。關係錯綜複雜,矛盾劍拔弩張,這筆遺產究竟該怎樣分配?
  • 「真愛之家,善美同行」大型公益項目 「衣暖人心—關愛無疆」募捐衣物公益活動第三期
    廣州市從化區嬨慧家庭教育協會      「真愛之家,善美同行」大型公益項目「衣暖人心為響應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發揚互助互愛的團隊精神,倡導環保生活理念,現廣州市從化區嬨慧家庭教育協會聯合廣州市日行一善公益發展中心延續於2016年10月25日到10月27日在從化區域第三次發起「真愛之家,善美同行」大型公益項目之「衣暖人心
  • 真陽街道:真情服務暖人心 離任幹部送錦旗
    春節臨近,正陽縣真陽街道辦事處再次湧現暖人一幕,2月10上午,來自真陽街道陳莊、龐橋等社區離退老幹部代表陳金萍、王發寶、董運章等幾名同志分別將寫有"心系離職幹部、實幹振興真陽"、「心系離退幹部顯真情、牢記擔當使命頌黨恩」字樣錦旗送到該街道黨工委副副書記、街道辦主任王猛手中,以表達離退老幹部對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真心關愛感激之情。
  • 預料之外的熱心服務—「大西高鐵忻州西站」工作人員暖人心的舉動
    昨天,一位市民向媒體敘述了一件暖人心的事:我是一位普通的忻州市民,我是文軍(化名),1月14日晚,我搭順車由忻府區的市區提前來到了「大西高鐵忻州西站」,準備接從西安返忻的孩子。距離火車到站時間還有1個多小時,在這數九寒天日子,我在廣場上如何度過這段時間?
  • 太湖法院通過微信成功調解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
    「本人同意以上調解內容,謝謝法官!」近日,太湖法院民庭法官通過微信成功調解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件。1月5日,太湖法院立案受理了原告韋某訴被告王某租賃合同糾紛一案。原告訴稱,2019年韋某與王某籤訂房屋租賃合同,合約期滿,韋某要求王某支付所欠租金、水電費並交付房屋。
  • 圓一個「微心願」,暖一顆孤獨心,牽起一段情
    陳阿婆激動地說道這是94歲陳阿婆一年來第一次看見女兒的面容一個特殊的「微心願」在過去的一年中,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因為疫情防控需求,奉賢區青村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病區暫停家屬探視,眼看著馬上要過年了,老人們的眼神中流露出淡淡的無奈和失望。  疫情無情人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