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琳:瑤海文化館的熱心人

2021-02-20 瑤海發布
點上方 藍色字體 一鍵關注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

在不同的人眼裡看來,

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風景。

唐慧琳,75歲,

迎客松舞蹈藝術團團長,

2017年機緣巧合的情況下,

接觸到瑤海區文化館,

她熱心公益、喜愛文化,

喜歡這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組織。

義無反顧的加入,

就這樣開始了她不求回報,

一心為他人的服務。

今天就跟隨唐老師了解文化館裡她們的一天。

瑤海文化館新館,

位於郎溪路與長臨路交口瑤海區文化藝術中心內,

總面積3500平方米,

於2017年3月26日正式啟用。

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

開展舞蹈、瑜伽、器樂(古箏、葫蘆絲)、書法、繪畫、剪紙、合唱等各類藝術培訓,

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

從最初2012年的15個班擴展至如今的80個班,

全年25萬人次參加館內各項文化活動。

早早地來到文化館,

一上崗,唐老師就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

早早地來到文化館,

換好工作服帶工牌。

認真檢查各個教室教學用具是否準備好,

並打好開水,放在指定位置。

儘管她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已經為社會服務了200多小時,

但她對志願者服務的熱情與執著絲毫沒有減退,

並且風雨無阻。

唐老師提前去各個教室查看授課老師到崗情況,

並做好籤到工作。

每個學員按照相關管理制度要求憑「學員證」進入教室,

比如舞蹈班學員必須按要求著裝。

文化館的很多志願者是唐老師介紹來的,

很多都是她們迎客松舞蹈團的

他們就像親人一樣,

相互幫助,相互進步,

一起為社會服務。

她拿著演出的照片笑著說,

其實像她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由於有一顆奉獻的心,

讓天南地北的他們,

一步步走到一塊,

一起為構建美好的社會氛圍而努力著。

每到課程交接的時候,

唐老師就會特別忙碌,

每次下課上課前都要提醒

各個班級的注意事項。

短短的課間十分鐘,

唐老師一邊要引導各班學員有序離開教室,

一邊又要給下節課做好準備工作,

不過每次唐老師都會處理得有條不紊。

用餐後大約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唐老師和其他志願者會在服務站點小憩一會,

也不時的向前來諮詢的學生解答問題。

安排好下午的課程之後,

唐老師來到舞蹈房,

帶領團隊開始認真有序的排練。

平時的她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

但是對於團隊的排練要求可是很嚴格呢。

一遍不行,再來一遍,

每個動作、每個姿勢都必須完美到位。

就是這樣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總是迫切的要求著自己,

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

有時也會忙裡抽空跟著老師認真上一堂古箏課,

對於70多歲的唐老師再學一門樂器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一天的課程結束了,

當學員們都忙著放學回家的時候,

唐老師卻還在各個教室巡查,

檢查電器電源等,

並督促保潔人員及時清掃室內外衛生,

以保證第二天課程的順利開展。

唐老師收拾背包換衣服,

鎖好門,充實而有意義的一天結束了。

「我們在文化館,就好比是指路的明燈,

有人剛來文化館,不熟悉,

我們就耐心地給她介紹,

我們發揮餘熱,

雖然身體有些勞累,

但是精神特別滿足。」

其實只是文化館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一個縮影。

每一堂課的順利進行,

都離不開工作人員的熱心服務和老師、

學員們的積極配合。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

希望每一位走進文化館的人們都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喜悅,

同時也帶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滿載而歸。

這家中央級媒體連續關注瑤海的這些事 ,你還不知道?

可以吃的周末兒童劇,10張免費票快來領吧!

扛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做自強不息的瑤海追夢人!

執法!去現場!管理出品質瑤海!

打造「品質瑤海」!這些「項目」推進城市建設管理……

瑤海文化館志願者招募|期待與你相遇

點擊連結可以吃的周末兒童劇,10張免費票快來領吧!

點擊連結:【文化合肥】4月,瑤海城市閱讀空間,與您不見不散

來源/瑤海區委宣傳部

編輯 /沈皓

責任編輯/海鈞


相關焦點

  • 債權憑證成了流通憑證 合肥瑤海法院推進商事糾紛訴調對接
    5月10日,瑤海法院商會調解工作站內,工作人員給孟某持有的應收帳款債權憑證(合同)上蓋章,確認76萬元的債權抵付孟某在某房地產公司的購房款。巧合的是,這一債權憑證是年初在瑤海法院出具,某房地產公司就是這一憑證的債務人關聯方,當時也承諾參與抵付。債權憑證這張紙,在多個債權人手中輪轉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債務人手中。誰都沒有拿出現金還債,卻將債務抵銷。
  • 2015年樂清市文化館館長接待日全年安排表
  • 986應急幫——給熱心人點讚
    經過多方查找,終於確定了這位熱心人姓王,王先生說,這沒什麼,都是應該做的,老人沒事比什麼都強。說到熱心人,可不止王先生一位。昨天市民林女士剛到瀋陽就把手機給丟了,雖說東西並不貴重,可手機裡面有一些對林女士來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在林女士準備放棄尋找的時候,沒想到事情出現了轉機。撿到林女士手機的是駕駛車牌號為遼AMF395的姚贏師傅。
  • 感受家鄉魅力,傳承文化精神---參觀大同區文化館
    感受家鄉魅力,傳承文化精神---參觀大同區文化館 2020-10-0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眾多媒體爭相報導 見證安發科技文化館開館暨重大項目竣工儀式
    ◾央視網(轉),《[福建衛視新聞]寧德:安發科技文化館開館暨重大項目竣工儀式舉行》http://news.cctv.com/2020/12/28/VIDECWWCeM2jZEHxGP0P2mxD201228.shtml  ◾中國新聞網,《福建省最大生物科技文化館落地寧德》https://www.chinanews.com
  • 巧家文化館舉辦尹武刺繡傳習班,20學員齊聚傳承人家裡學技藝
    7月20日,巧家縣文化館尹武刺繡傳習班在老店鎮尹武村開班,來自尹武村的20名學員齊聚市級非遺傳承人劉買翠家裡,一起學習尹武刺繡技藝,相互取長補短。開班儀式上,縣文化館負責人以市級傳承人劉買翠為實例,向大家詳細說明了省、市、縣三級傳承人的申報流程和國家非遺相關政策。
  • 鼓樓區文化館開展「爭當志願者 共建新家園」災後恢復重建志願服務...
    2016年9月20日晚,由中共福州市委文明辦、福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福建省藝術館主辦,福州市群眾藝術館、中共永泰縣委文明辦、永泰縣科技文體局承辦,鼓樓區文化館協辦的
  • 【非遺展覽】東湖區文化館喊你來看豫章繡啦!
    為弘揚工匠精神,振興傳統工藝,6月6日上午,由東湖區文化廣電旅遊新聞出版局主辦,東湖區文化館、東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豫章繡坊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豫章繡作品展正式開展。此次豫章繡坊展出的精品有:八大山人的墨畫、張大千的工筆畫、攝影作品等四十餘副,還有最新設計的鏤空擺件、便於攜帶的小捲軸等文化藝術禮品十多件,讓眾多參觀者一飽眼福。
  • 我和我的祖國——婁譯心個人演唱會將在海澱北部文化館舉辦
    為了豐富百姓文化生活,滿足百姓對於流行音樂的需求和喜愛,讓更多居民感受到歌唱藝術的魅力,11月5日,海澱北部文化館特別邀請到中國內地女歌手婁譯心女士舉辦「我和我的祖國」——婁譯心個人演唱會。屆時,婁譯心將與國家一級演員高歌先生、影視音樂劇演員郭桓宇(Sunny)先生以及「鐵肺女王」胡艾蓮女士三位表演嘉賓聯袂為大家奉上多首歌曲的精彩演繹。
  • 朱秀華:助人為樂「上癮」的熱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