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人在養豬行業從業,平時胡思亂想的老的題目了。柯達者,技術先進,並首先提出,客戶沒有需求就創造客戶需求的企業。然倒在了數位相機與智慧型手機下面。馬鞭是在汽車工業之前,有人預測,紐約未來最有前途的公司是馬鞭製造企業。
現在最熱的莫過於網際網路思維了。但何為網際網路思維?我幾乎都沒聽到過準確的說法。個人認為,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是集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之大成者。如果我們考慮問題的時候,想到信息控制與系統,就應該離網際網路思維不遠了。
說了這麼多廢話,無非是想引入正題,怎樣借鑑以往的案例和網際網路的思維對一些養豬業的常見和經常的問題進行正確的思考。
首先最熱的無非替代抗生素和環保治理。抗生素作為傳統的系統中的重要環節,能替代嗎?而如果我們建立新的生產系統,抗生素已經完全沒有必要,我們是替代嗎?所以一直認為,抗生素替代要麼講的是系統的替代,要麼是個偽命題。穿新鞋走老路,永遠不能達到控制抗生素使用的目的。環保我們目前講和做的最多的就是汙染治理的老路。一個問題:沼氣之後的沼渣怎麼辦?所以養豬環保問題是一個設計問題。是一個完整的子系統。我們對環保系統的設計幾乎沒有,以前的豬場幾乎沒有進行環保設計。豬場系統存在先天缺陷時,我們喜歡打環保補丁進行治理。但恰恰最完美的補丁也解決不了系統根本問題,效果都會差於新設計的避免和減少汙染的環保系統(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行動了)。
接下來就是對經銷商和業務員生死去留的考慮。正如馬鞭和柯達。傳統的商業模式如果不存在?也就失去了傳統環節存在的條件。好在人類的社會分工,決定了專業與合作必將是現代化的方向。所謂的一條龍不過是現代意義上的小農經濟思想的一廂情願。馬車沒有了,汽車會產生更多的職位與職業。交換和價值傳遞永遠會存在,並且會越來越有效率。所以估計經銷商和業務員都會在,只是傳統的就會淘汰了。體驗消費、創客、網店也好,對客戶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必將決定經銷商和業務員以及企業的前途。
養豬行業也不缺乏觀念。一些為了什麼目的我們不知道的批判,充斥著我們的感官。在家裡想出的原理和理論到處在忽悠。批判中喜歡走極端,一是養豬系統一無是處、疫苗有害、添加劑汙染環境。抗生素、進口肉等就更不用說了。二就是現在是不如前。過去養豬怎麼好。原來的環境怎麼好。其實我們不說回不到過去,就是用原來的方法,能滿足我們現在的需求嗎?觀念的犀利,不應該有感情的色彩。動不動就代表高端和中國養豬人的利益的煽動行業族群緊張情緒而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至少是不道德的。Insight必須要有胸懷去感知行業的呼吸,用痛苦的思考去脫胎換骨。
柯達會倒掉的,馬鞭也會成為笑料。而只能強調考慮行業事情和得失之時,還是要有網際網路的信息、控制、系統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