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元保證金換250萬合作費?11月28日,一起「借精生子」的老騙局讓武康的李先生差點上當了。就在他匆匆趕到銀行匯錢時,被銀行櫃員及時發現了。
當天上午10點40分左右,李先生來到武康農商銀行營業部匯款,金額為6000元。在辦理業務過程中,櫃員小姚發現客戶提供的帳號隸屬於江西,但是李先生卻堅稱帳戶隸屬上海。
小姚覺察到情況不對,於是根據櫃檯上的警方提示,追問李先生「收款人是否認識」等臨櫃「五問」。
這「五問」分別指的是,匯款到哪裡?收款人認識嗎?匯款做什麼用途?你是否因收到陌生人電話、簡訊而匯款?是否轉帳到安全帳戶?
可李先生聽到這「五問」後,表現得愈發緊張,支支吾吾,且前言不搭後語。就在這時,李先生的手機響起。而在李先生接電話的過程中,一直催促小姚立即匯款。現場的情況讓小姚懷疑李先生極有可能遭遇了通訊網絡詐騙。為了確保李先生的財產安全,小姚拒絕了李先生的匯款要求,並報告主管領導。
「我要匯的是保證金,如果不匯過去,他們就要取消和我的合作了,你們讓我匯吧。」小姚勸阻後,李先生仍情緒激動要求匯款。在小姚的追問下,李先生說了實情。
原來,李先生是攤上好事兒了。當天上午,他接到了一筆250萬收益的「合作」。對方說想「借精生子」,先付李先生50萬定金,事成之後再付200萬借精費。但有一個前提,李先生必須先匯6000元保證金。為了讓李先生信服,對方還稱會有相關律師聯繫。
果然,對方掛斷電話後,李先生又接到了律師的來電,詳細了解了李先生的銀行卡卡號、身份證等相關信息,以備後續匯款。對此,李先生深信不疑,遂急忙趕至農商銀行辦理匯款。
為了讓李先生相信對方是騙子,銀行保衛部朱經理用營業廳內固定電話回撥了騙子的號碼,當對方聽聞事已敗露,立馬矢口否認了「借精生子」的請求,並以「你打錯電話」為由匆匆掛斷。李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同時向小姚表示了感謝,讓他避免了財產損失。
為了防範堵截通訊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今年9月以來,德清縣各金融網點的大堂經理、保安、臨櫃工作人員都進行了安全防範培訓,加強銀行工作人員識別發現、提醒勸阻能力。尤其是設置了臨櫃「五問」,發現匯款人答非所問,就有可能碰上了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