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超長待機」的春節長假裡,
你都幹了什麼?
通宵達旦打遊戲?
不舍晝夜玩手機?
深入廚房變身「中華小當家」?
……
然而這些都只是常規操作。
這兩天,蓮都的陳先生「火」了!他在朋友圈曬出了一段視頻——在這個長假裡,他居然在家孵出了一隻小鴨子!
是的,你沒看錯!一隻萌萌的鴨!寶!寶!
(剛出殼一天的小鴨子,站都站不穩,搖搖晃晃的樣子,激萌!)
原來,陳先生一直喜歡飼養各種小動物,前段時間,他發現一種叫「柯爾鴨」的寵物鴨在網上爆紅,於是也想試著養一隻。
(網絡圖片)
然而,柯爾鴨的零售價非常高。「上萬元一隻鴨子,我可買不起,所以決定自己孵一隻!」陳先生笑著說。
趁著假期,陳先生宅家「孵蛋」的計劃正式啟動。
首先,要孵鴨子,得有蛋呀。「我選了孵化出的鴨子體型最小的一種蛋。」陳先生從網上買了2個「s級」的鴨蛋,每個850元。
接著,得準備一個簡易的孵化器。
(看上去比較簡陋——塑料盒子,加熱棒,溫控,一些墊材)
1月16日,陳先生將兩隻蛋放進了孵化器。
「一般鴨子的孵化期為27—28天。溫度是最關鍵的,過低或過高、忽高忽低都直接影響小鴨子發育。」陳先生一邊學習孵蛋技術,一邊動手實踐。
為了確認兩個蛋能孵出小鴨,把蛋放進孵化器5天後,陳先生取出蛋在強光下觀察,發現蛋內出現了蛛絲網狀的血管,「說明這是一個正在發育的鴨蛋。」
在強光下,2個蛋每天都有新變化。「小鴨子的胚胎,起初只是一個紅色的小點,漸漸越長越大,覆蓋了半個鴨蛋。紅色組織中間的圓點,最後形成了心臟,並開始明顯出現有節律的搏動。」陳先生說。
陳先生告訴記者,十多天後,鴨蛋內部就出現了實體組織,很多區域已經不透光,蛋殼上的血管也更粗了,「仔細觀察,會發現明顯的胎動,每隔幾秒鐘,蛋殼裡的組織就會抖動1次,非常神奇。」
在這個階段,陳先生特別注意保持孵化器內通風,「『涼蛋』和通風,每次5分鐘,每天至少需要2次。」
蛋殼裡的鴨嘴,已經初見雛形。
經過漫長又耐心的等待,終於到了臨近小鴨破殼的日子。然而令陳先生意外又擔心的是,2個蛋都遭遇了「難產」。
「柯爾鴨的嘴比普通鴨子短很多,小鴨從內部破殼很困難。」查找資料後,陳先生決定「助產」。他小心翼翼地將其中一個蛋殼微微鑿破,便於小鴨子出殼。
2月13日晚上,這隻小黃鴨終於亮相了。
此時還是溼漉漉的「醜小鴨」。
出生僅2天,這隻小鴨子的叫聲已經非常響亮。
然而,另一隻蛋就沒那麼幸運了。在陳先生幾番努力下,小鴨還是沒能成功破殼=。=
「這個長假,我每天都懷著期盼,看著蛋慢慢有了生命,感覺像見證了奇蹟。就像我們對抗疫情,雖然有許多困難,但是希望的種子正在到處生根發芽。」陳先生笑著說。
至於這隻小鴨子接下來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陳先生表示,「還沒想好」。
「長大了也只有400多克,肉怕是不太多……」 陳先生開起了玩笑。
祝願小鴨子健康成長~
衝鴨!
自從「宅」家裡後,大家都千方百計找樂子,腦洞大開了起來,小編整理了一些網友的神操作,一起來看看~
這兩天,電飯煲蛋糕引發全民動手潮。不過,正如網友所說:「幸福的蛋糕往往相似,不幸的蛋糕各有不幸……」
幸福的蛋糕:
不太幸運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