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平莊和哭痛莊的故事,也是有好多個版本,
小編下一篇正好要寫到太平,就把倆版本都簡單寫一下:
<一>
相傳戰國時蘇秦第一次遊說秦國沒被採用,結果盤纏用盡,衣服穿爛,鞋子磨破非常狼狽回到家中。
全家人對他都很冷淡,父母都不理他,妻子不給他縫衣,嫂子不給他做飯,讓它非常難堪。於是他通宵夜讀,頭懸梁錐刺股,苦心鑽研。之後又以連橫之術遊說六國獲得成功,身懸六國相印。
當他譽滿天下、從趙國前往楚國途徑洛陽時,父母親自為他除道,郊迎三十裡,妻子則俯首帖耳,惟命是從。嫂子則附身在地,行禮賠罪。
當時部下有人問蘇秦:大人不得意時,家人尚且那樣對你,莊裡其他人待你如何?蘇秦則答了句:「罷啦,不提啦」。意思是不想再提那段往事。
手下的人則錯誤地把「罷啦」誤理解成「扒啦」要把村莊扒掉。於是,就派兵到莊內扒房拆屋,打殺搶掠。搞的村民怨聲載道,哭聲連天。
蘇秦得知後趕緊前來制止,已經洗劫了半個村莊。從此,村子得名為「哭痛莊」,而未遭洗劫的半截則叫「太平莊」
<二>
據傳,這地原來叫--乘軒裡,蘇秦的老家,蘇秦富貴之後,把很多錢散與鄉親,鄉親們都富了起來。
當蘇秦被殺的消息傳到洛陽時,鄉親們想到蘇秦的好處,皆放聲大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為紀念蘇秦,就把原村名乘軒裡改為----哭痛莊,
文革爆發後,據說是覺得哭痛不吉利,改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