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公布2020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文祠橄欖成功入選。眼下正是橄欖成熟的季節,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文祠鎮,去看看這小小的果實如何做出大價值。
在文祠鎮產業基地內,成片的橄欖樹上掛著一簇簇成熟的青皮橄欖。工人們挎著竹筐正在熟練採摘橄欖。經過果農精心改良和悉心管養,這裡的橄欖有質有量,備受市場青睞。
採摘工人 廖森發
嫁接的這種青皮就比別的橄欖脆、甜,特別是黃土地的,更好吃。摘橄欖不能用敲的,用梯子爬上去摘就可以存放時間長一些,用敲的掉在地上怕摔壞果實。青皮橄欖種植基地相關負責人 倪曉榕
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的標準,一則是生產標準化,標準要達到生產要求,綠色無公害的質量產品要求。第二個是營養成分要經過權威機構的檢測認定,裡面的營養成分,胺基酸、蛋白質、總糖、粗纖維、單寧等營養成分都要優於同類產品。曾經,文祠橄欖受地域條件和銷售渠道等多重限制,面臨著大量滯銷的困境,為破解這一局面,當地在嘗試品種改良的同時,積極探索產業融合,拓寬深加工鏈條,加強品牌建設。
如今,文祠鎮優質青皮橄欖種植基地項目已投入資金超過六百萬元,完成250畝橄欖林的品種改良、日常撫育以及道路和管網建設。文祠鎮政府整合扶貧開發專項資金共175萬元投入合作項目。
採摘工人 李偉才
這個基地六年前開發,我就在這裡幫忙,幫忙嫁接,從第二年還是第三年開始,每年中秋前後就開始來幫他摘橄欖,每年都有。每天一班都是三百塊工錢左右。在文祠鎮西寮村的一個製酒廠內,一袋袋橄欖經過浸泡、發酵等多道工序,被製成清香甘醇的橄欖酒。近年來,該製酒廠與潮安區多個村籤訂訂單,以高出市場價格2倍的價錢收購橄欖,幫助農戶解決銷路問題。
酒廠相關負責人 翁曉霞
以前的橄欖是做成橄欖菜、涼果,但是這樣無法拓寬橄欖的銷路,現在我們用創新的方法把橄欖做成橄欖酒,拓寬了橄欖產業鏈。目前,文祠鎮內共有橄欖種植、橄欖初加工、深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25家,種植經營大戶800多戶。該鎮將以本次文祠橄欖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為契機,著力構建以文祠橄欖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體系,以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文祠鎮黨委副書記 楊培聲
積極申報農業產業強鎮和省級橄欖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百年橄欖的農特產品。同時強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大力度培育「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農村產業發展模式。促進本地特色水果精深加工,並挖掘其他水果資源價值,切實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以產業來促振興。
版權聲明:
未經許可,嚴禁擅自轉載、複製、改編本臺新聞作品,違者將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看潮州APP
以「融視界 潮天下」的大潮州氣概
承載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和文化情懷
C位出道
看潮州APP現已上架APP Store和各大安卓應用市場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在各市場搜索「看潮州」下載
搶鮮體驗
// 掃描二維碼 下載看潮州 //
一手掌握 看遍潮州
紅桃粿APP將逐步停止更新
用戶可使用原帳號登錄看潮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