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民怒問: Kris Wu是個什麼鬼?

2021-02-11 環球時報英文版

流量小生吳亦凡最近為中國流行音樂在歐美市場留下印記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吳亦凡粉絲不懈的打榜努力下,11月份,歐美巨星Ariana Grande發布新歌后,卻沒能如同往常一樣衝上美國iTunes冠軍,冠軍位置被來自中國的偶像吳亦凡牢牢佔據,除了冠軍,吳還佔據了整個前十榜單的前七名。

對歐美流行樂不熟悉的小夥伴可以來圍觀下漂亮小姐姐Ariana Grande的MV。

那吳亦凡的歌又如何呢?

以下是Global Times關於這個事件的一個小評論,配有中文翻譯喲!

China’s obsessed fan economy is manipulating music charts

Chinese-Canadian rapper Kris Wu dominated the top of the charts on iTunes recently, beating pop-singers Ariana Grande and Lady Gaga with seven songs in the Top-10. On China's microblogging site Sina Weibo, Wu's proud fans are celebrating how their idol broke yet another sales record, this time an international one. But on Twitter, most international netizens have no idea who Kris Wu even is.

11月2日起,加拿大籍華人歌手吳亦凡在美國iTunes排行榜上異軍突起,在榜單前十名中歷史性地佔據七席,力壓「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和Lady Gaga等歌手。在微博上,吳亦凡的粉絲驕傲地宣告自己愛豆的國際影響力。但是在Twitter上,大多數西方樂迷甚至連吳亦凡是誰都沒有聽說過。

It turns out that the majority of those who have downloaded Wu's songs are Chinese fans who made multiple purchases per person just to support their idol, thereby tricking iTunes algorithms into bumping the songs into the top tier.

很快人們就發現,吳亦凡歌曲大都是他的中國粉絲刷出來的。一位粉絲表示,為了讓吳亦凡在美國iTunes上一鳴驚人,他們會重複購買多張專輯來刷榜。

For Western audiences and hard-core hip-hop aficionados, Wu's music fails to impress. A review in the UK's Guardian calls the artist "creatively shackled" and gave his new album a mere two out of five stars. On global music platforms such as Spotify and YouTube, his songs are far from popular.

然而,對於西方聽眾和真正的嘻哈愛好者,吳亦凡的音樂並沒有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只給專輯打了兩顆星,並稱吳亦凡的音樂有種被「束縛」的感覺。在除iTunes之外的其他音樂平臺上,他的歌曲也是反響平平。

Wu's controversial iTunes domination is, sadly, yet another example of China's overly obsessed "fan economy" disrupting the music industry. This fan economy has created a veritable mirage in the past few years, leading others into believing that the Chinese music industry is booming.

吳亦凡霸榜是中國粉絲經濟的一個縮影。這種粉絲經濟造就了中國音樂行業的虛假繁榮,讓人產生一種中國音樂產業蒸蒸日上的錯覺,擾亂了音樂行業的發展。

If you only look at the numbers, revenue of digital music by Chinese mainland artists is "soaring." Last month, a new album by local pop idol Zhang Yixing was downloaded 185,000 times within the first 49 seconds it was released, raking in 10 million yuan ($1.44 million) in sales in just 11 minutes, breaking a new sales record.

如果光看數據的話,中國的音樂行業仿佛正在蓬勃發展。上個月,張藝興的新專輯在發行後49秒內銷量就超過了18萬5000張,11分鐘後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創下了多項銷售記錄。

Chinese idol singers are also dominating China's social media, where it's common for a single social media post by an average idol to receiv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likes, shares and comments. A tweet made by Wang Junkai of boy band TFBoys was reposted over 100 million times in 2016, which earned him a Guinness World Records title.

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年輕偶像們的轉發數據也十分驚人。只要是「愛豆」發的微博,動不動就會有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轉發、評論和點讚。TFBoys成員王俊凱的一條微博甚至因為轉發過億,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But for the initiated, it is very easy to see just how grossly inflated and manipulated these numbers are. Today's Chinese music fans splurge all of their income on their idols. One rabid fan will buy dozens and even hundreds of their idols' albums just to help them achieve ranking on the music charts. They register multiple accounts on social media sites and repost tweets dozens of times per day, so that their idol can appear on "trending" lists.

但只要稍加審視,就可以看出這些銷量和微博數據站不住腳,它們大都是靠粉絲給「愛豆」花錢刷榜衝銷量達到的。年輕又狂熱的粉絲們將自己的收入用於購買偶像的專輯,有時候為了讓愛豆在榜上佔據一席之地,他們不惜一個人購買多張專輯。此外,他們還會每人註冊多個微博帳號,用來給偶像刷話題、刷熱搜。

Like a virtual army, they are mobilized and united. As they do this, they receive a gratifying and satisfying sense of participation and control in the success of their idol.

粉絲就像一支軍隊一樣,永遠團結一心、充滿動員組織能力。當他們為自己的愛豆刷榜的時候,仿佛親身參與並造就了愛豆的成功,這讓他們充滿了參與感和滿足感。

Sadly, China's fan economy is no substitute for the dearth of good music in today's China. Just like Kris Wu's songs fail to impress anyone who is not a hardcore fan, it's quite difficult for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to get into idol music. This is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late 1990s and early 2000s, considered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pop music, when iconic singers like Jacky Cheung, Jay Chou and Faye Wong were blasting from radios.

可悲的是,發達的粉絲經濟無法掩蓋中國缺少好音樂的事實。就好像吳亦凡的歌曲無法打動那些不是他粉絲的人一樣,今天的偶像音樂也無法打動普通中國人。這和90年代末、00年代初的中國流行音樂黃金年代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那時,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張學友、周杰倫、王菲等歌手的歌曲。

These artists may not have sold as many records as idols today, but their music was so adored by the masses that their lyrics were on everyone's lips. We all knew, appreciated and loved each singer for their songs, not by their tweets or fake sales rankings.

這些歌手的銷量可能不及今天的偶像,但是他們的音樂深受普羅大眾的愛戴,那些經典曲目幾乎每個人都會哼唱幾句。我們因為他們的歌曲而認識、欣賞並喜愛他們,而不是因為他們的哪條微博或者哪個虛假銷售數據。

When fans become so powerful that they can single-handedly manipulate sales statistics, the music industry as a whole becomes corrupted. Because modern producers and their boardroom-created idols no longer try to think about how to create good music, they now live inside a commercial bubble where making music is the lowest priority.

當粉絲強大到能夠操控銷售數據的時候,他們也擾亂了音樂行業。在粉絲創造的商業泡沫中,歌曲本身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東西。音樂製作人和他們包裝出來的偶像也不用動腦筋去研究怎麼創作好的歌曲。

Meanwhile, true artists and musicians with actual talent and skill find it impossible to get their songs heard simply because they lack delicate looks or large followings on social media. And for that, we the audience are the biggest losers.

與此同時,那些真正有天賦和才能的音樂人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卻因為外形條件不足或缺乏粉絲基礎被埋沒。到頭來,最大的輸家還是我們這些喜愛音樂的聽眾。

原文/ 翻譯:ZY

圖:Chen Xia

更多精彩訊息請關注: 

微博:@環球時報英文上海版

bilibili:@歪果仁在中國

一直播:@歪果仁在中國

相關焦點

  • 飛機的「包皮」是個什麼鬼?!
    先來看則新聞美國中部時間8月27號上午,美國西南航空WN3472航班一架從紐奧良飛往奧蘭多的737-700客機在空中發生了1號發動機(左側)進氣道整流罩脫落的事故。飛機隨後於9點40分左右在彭薩科拉國際機場緊急降落,機上99名乘客與5名機組均未受傷。
  • 美國抗疫神藥價格公布!美國網民怒了
    可就在昨天,當研發瑞德西韋的吉利德公司公布了該藥物的價格後,不少美國網民卻驚呆了……根據美國CNBC新聞網、《華爾街日報》和美聯社的報導,按照吉利德公司給發達國家的定價,每個擁有私人保險的美國病人要為一劑瑞德西韋支付520美元,這意味著他們完成一個為期5天、總共需要6劑的療程總共需要支付3120美元。
  • 不能海淘書碟的雙十一,算什麼鬼?
    本文發表於11月8日《南方都市報》,原題為《借海淘向世界求知識》(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5-11/08/content_9351.htm#article),見報略有刪節(用紅字標出),現在原文基礎上再說幾句:各大電商激戰雙十一,但所謂的海淘板塊都沒有書籍和影碟,這算什麼鬼?其實,中國網民海淘書碟,至少有兩關要過:網關和海關。
  • 女面試官:三個金叫「鑫」,三個鬼叫什麼?小夥機智回答,被錄取
    嚴嵩感覺很奇怪,就問了一下,原來是應聘的時候面試官的問題太坑人了,可憐自己這麼高的學歷,這公司不如不來了!嚴嵩就坐在一邊等著面試的到來,一邊觀察大家的神情,他發現從面試官房間裡出來的一個個都面色不善,好像被戲弄了一樣。這時面試官叫嚴嵩和其他兩名應屆畢業生參加面試。嚴嵩和其他兩名應屆畢業生進入辦公室。面試官是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通過片刻的溝通,嚴嵩發現他是一個非常豪爽的人。
  • 我是開心鬼,你是什麼鬼!
    萬聖節將至又將是群魔亂舞的時候什麼牛鬼蛇神 妖魔鬼怪即將再現人間戴上面具
  • 美國小夥怒懟美國公知:編的,全是編的!
    這位定居北京的美國小夥,國際級電影特效專家,以及是第五次蒞臨了。此前關於【內森·裡奇】的身世,以及他怒懟D&G,強懟YouTube的內容,請延伸閱讀2019年發布的《香港亂相的背後:西媒的虛偽與國際話語權的爭奪》一文。
  • Halloween到底是個什麼鬼?
    近現代,由於戰爭、貿易、移民、融合,西方的文化節日互相影響,Halloween「萬聖節前夜」誕生(所以「萬聖節」只是中文的訛稱),先流行於愛爾蘭,後來隨著愛爾蘭人移民美國,文化大熔爐遂藉助商業推廣把萬聖節和它的傑克南瓜燈發揚光大。
  • 淡鹽醬油,這是個什麼鬼?
    淡鹽醬油,這到底是個什麼鬼? 為了標籤不誤導消費者,為了消費者不被忽悠,我們的市場監管部門,是不是該做些什麼呢。本文為食品夥伴網「食話實說」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使用請聯繫本網站編輯部。 更多食話內容,歡迎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 面對面連發數問怒懟交通局長……
    近日,在西安電視臺一檔問政節目中,交通局局長回應黑車問題,遭主持人連發數問怒懟:「3年了!還需要現在重新調研嗎?為什麼有這麼多黑車,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坐黑車,難道您不知道嗎?」「是不會管、不想管、還是不敢管?能力不足、態度不端正、還是有什麼畏難情緒?」
  • 萬聖節你要做什麼鬼丨愛吃鬼
    話說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就在那條最長最可怕的路上, 突然有個婦人在路旁招手要上車,一路上蠻安靜的,
  • 無我茶會代理的艾奧尼克到底是什麼鬼?
    現在開始介紹愛奧尼克到底是個什麼鬼?這個鬼不僅淨化效率高,而且完全靜音,甚至還能殺菌。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後,愛奧尼克進入日本後,短短10個月狂售456萬臺。來自美國的愛奧尼克 TA500採用的高效ESP集塵兼殺菌技術,可以吸附0.01微米~0.10微米的灰塵。
  • 《新聞聯播》:這都是什麼鬼?
    今天,新聞聯播播發《國際銳評》:事出無常必有妖,美國政客還想欺瞞世界到幾時?
  • 突然火了的「藍瘦香菇」是個什麼鬼?
    朋友圈都被「藍瘦,香菇」這兩個詞給刷爆了到底是什麼鬼啊?鬼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 「人死後被稱為鬼,鬼死後又叫什麼?」哈哈哈神評文化功底厲害了!
    我們經常能通過網絡看到很多網友發出的疑問,哪怕在奇葩的問題也是難不倒我們見多識廣的網友的,人從一出生就已經開始向死亡靠近了,現在依舊有人相信超自然現象,人死後會化為鬼,
  • 什麼鬼丨飯都可以不吃,但精靈要先抓啊!
    …明星在精靈面前是個「鬼」...路人看不見!Pokemon go成為美國史上最受歡迎以及用戶最多的智慧型手機遊戲,每日活躍用戶數已超百萬。超越2012年推出的遊戲draw something,和2013年推出的遊戲candy crash。
  • 透過監視器,媽媽發現兒子身邊躺著個"鬼娃娃"
    美國伊利諾州的一位媽媽32歲的瑪麗莎·西布爾斯圖 via Facebook她還把照片發到一個母嬰群裡群裡有人問她嬰兒床是不是二手貨她一想的確是」了又怕又急的媽媽最後壯起膽子決定拿手電筒到兒子房間看看床上到底是什麼東西
  • 透過監視器,媽媽發現兒子身邊躺著個"鬼娃娃"…
    美國伊利諾州的一位媽媽32歲的瑪麗莎·西布爾斯上周四晚上睡覺前瞟了一眼嬰兒監視器看見躺在嬰兒床的小兒子身邊>居然還依偎著一個「鬼娃娃」把她嚇得半死!圖 via Facebook她還把照片發到一個母嬰群裡群裡有人問她嬰兒床是不是二手貨她一想的確是有人就開玩笑說那可能是有"不乾淨"的東西又怕又急的媽媽最後壯起膽子決定拿手電筒到兒子房間看看床上到底是什麼東西
  • 《兇榜》:人為魚肉,鬼為刀俎
    《兇榜》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香港鬼片,喜歡到什麼程度呢?十幾年前看了一遍後,深受刺激,再沒敢看第二遍。
  • KLM是什麼鬼?荷蘭航空哭暈在《紐約時報》的廁所裡……
    在荷蘭大名鼎鼎的荷航KLM在美國竟然無人知曉,實實在在應了那句土話——是只什麼鳥?是個什麼鬼?荷航認為很有必要在美國進行提高知名度的宣傳。 調查表明,那些知道KLM是一家航空公司的人,感覺KLM是家高高在上、昂貴的公司。 而KLM自己卻想給人「友好」和「創新」的印象。KLM說,我們都和Facebook合作了啊!通過Messenger就可以訂航班了啊!難道這還不夠方便麼?!
  • 美國普通網民如何評2016總統候選人?
    如果沒有,那你這門課相當於白學,除了記幾個八級詞彙外純浪費時間。好,閒話少說(這句話的英語是 well, without further ado),我們來選讀一下該文下面的網民評論,從中看看大家如何看待2016大選以及兩個候選人?看看美國普通網民如何看待政治?如何看待他們的政治領導人?截至老雅寫稿,這篇文章下面的評論大約有25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