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A新作:丹麥建築中心新總部BLOX正式開放

2021-02-15 有方空間


©Clement Guillaume

BLOX是位於哥本哈根的丹麥建築中心總部(以下簡稱DAC)新址。新建築中心由OMA的Ellen van Loon協同Adrianne Fisher設計,於5月4日星期五,即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的官方周年紀念日投入使用,並於5月6日星期日對外開放。

BLOX, the new home for the Danish Architecture Center (DAC) in Copenhagen, designed by OMA / Ellen van Loon with Adrianne Fisher, was opened in an official ceremony by Queen Margrethe II of Denmark on Friday, May 4, and to the public on Sunday, May 6.

功能複合的BLOX項目包含展覽空間、辦公室和聯合辦公區,集咖啡、書店、健身房、餐廳、22間公寓以及自動化地下公共停車場為一體。它不僅身懷絕技地混合了該項目規定的使用功能,其最終極的成就在於呈現了項目場地本身。

The mixed-use BLOX project contains exhibition spaces, offices and co-working spaces, a café, a bookstore, a fitness center, a restaurant, twenty-two apartments and an underground automated public carpark, but it is not only the acrobatic mixing of uses that defines this project; its ultimate achievement is in『discovering』 its own site.

©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Hans Werlemann

自動化地下停車場  ©Richard John Seymour

老舊釀酒廠的所在地,被哥本哈根的一條主環路分割,人們認為它不適合作為建築基地使用,而新DAC大樓的設計也被如此判定。BLOX跨越主環路從上至下加強公共連接,它聯繫了議會區域和港口,並將文化活力帶向岸邊。停車空間成為人們駐足的空間,穿行空間成為居住空間。

The Old Brewery site, split by one of Copenhagen’s main ring roads, did not register as a building site until the design of the new DAC identified it as such. Straddling the road, making public connections both above and below, BLOX connects the parliament district with the harbour front and brings culture to the water’s edge. A space for cars becomes a space for people; a space to pass through becomes a space to reside.

鳥瞰全景  ©OMA

概念草圖  ©OMA

基地總圖  ©OMA

剖面示意圖  ©OMA

©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跨越環路的BLOX  ©Richard John Seymour

©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哥本哈根市港口擁有長久的工業和軍事歷史。在這塊被重新利用的建築基地上,最初建造了一組釀酒類建築,但在20世紀60年代被完全燒毀。從那之後,港口轉變為一些丹麥知名建築地標的所在地。這裡線性地展現了丹麥現代主義原則:紀念性、簡潔性與謙恭性。BLOX注入了新的活力:創造了水域邊、Kierkegaard廣場和城市之間的碰撞。BLOX的方形體量,沿著港口岸邊創造了一個與黃色傳統建築物相對立地遮蔽式公共城市廣場,並為現存圖書館廣場打造了一個公共立面。

The Copenhagen inner harbour has a long industr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On reclaimed land, the building site initially housed a cluster of brewery buildings which burnt to the ground in the 1960s. Since then the harbour has become the home of some of Denmark's most notable architectural icons; a linear display of the tenets of Danish Modernism: monumentality, simplicity and politeness.BLOX adds a new impulse: creating an encounter between the water frontages, Kierkegaard's Square and the city. Its square volume, positioned directly along the harbourside, creates a sheltered public city square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yellow buildings and a much needed built front for the existing library square.

©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Rasmus Hjortshoj

遮蔽式公共城市廣場  ©Rasmus Hjortshoj

哥本哈根的多數城市區塊通常是內向且不可接近的,與它們相對,BLOX融合了城市生活。穿過BLOX的城市道路帶動了城市和該建築之間難以預料的交互,城市道路連接了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圖書館以及富有文化盛名的城堡島周邊的歷史遺蹟。沿著港口的線性停車場位於岸壁水平線以下並穿過建築體。位於BLOX前部的遊樂場被融入新建築中,成為一個被局部覆蓋並呈階梯狀的公共空間,在夜幕降臨時它將作為公共集會大廳轉變為開放影院。

Contrary to most city blocks in Copenhagen – often introverted and inaccessible – the building absorbs the city’s life. The urban routes through the building lead to unexpected and unpredicta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the city, linking the different museums, libraries and historical sites around the culturally rich Slotsholmen area. A linear park along the harbour flows down below water level along the quay wall and through the building. The former playground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new building, as a partially covered and terraced public space, which can be transformed in the evening into an open-air cinema acting as a public foyer.

©Hans Werlemann

©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建築的外部以布局不同的相似幾何體塊堆疊而成。白色熔料覆蓋下的矩形環玻璃立面包裹著辦公室。首層功能分布在不同的建築體塊中,由此產生了始於公眾入口的空隙空間,從而將城市納入了建築核心。公寓體塊因隱秘性需要而設計得碎片化和凹凸化。景觀階梯包圍著DAC的中央頂光。這座建築的彩色肌理微妙地回應了長久漂浮於水紋反射光中的港口海之音。

The building’s exterior is marked by a stacking of the same geometric forms in different arrangements. The offices are contained in a rectangular ring of glass facades shaded in a white frit. The ground floor functions are located in separate volumes generating openings which form the public entrances and bring the city in to the center of the building. The apartment volumes are fragmented and recessed for privacy, the landscaped terraces encircle the DAC’s central rooflight. The building’s coloured textures subtly echo the sea tones of the harbour, ever-present in the reflected light of the water.

體塊堆疊  ©OMA

©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空隙空間©Hans Werlemann

©Rasmus Hjortshoj

©OMA Adrianne Fisher

©Rasmus Hjortshoj

©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DAC本身構成了BLOX項目的核心,被放置在中央部分,由住房、辦公室和停車場等其他功能所包圍和融合。從地下層開始向上直到坐擁哥本哈根全景的咖啡廳,它們被組織成垂直系列空間縱貫整個建築。

The DAC itself forms the core of the BLOX Project, positioned in the centre, surrounded by and embedded within its objects of study: housing, offices and parking. It is organized as a vertical sequence of spaces running through the building, starting below ground and moving upwards to the cafe with its view over all of Copenhagen.

功能布局示意圖  ©OMA

Ellen van Loon認為:「BLOX的設計樂觀地接納了其基地內存在的基礎設施建設挑戰。通過對都市功能的徹底混合,我們模糊了不同項目之間的界限。BLOX以DAC為建築中心,周邊環繞的是住宅、辦公室和停車場,它們長期處於流動之中,連接多樣的功能、多元的使用者。」OMA長期致力於設計積極與城市交融的複雜文化建築,BLOX是OMA在這方面的延續,且是OMA在斯堪地那維亞完成的第一個建築。它標誌著繼荷蘭政府部門大樓(2017年)和中央高等電力工程學院(2017年)後, Ellen van Loon在兩年內完成的第三個公共建築物。

Ellen van Loon: 「BLOX is a building that embraces the infrastructural challenges of its context. By radically intermingling urban functions, we blur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programs. The DAC is at the heart of the building, surrounded by its objects of study: housing, offices and parking – permanently in flux, connecting various uses and users together, almost by chance.」 BLOX is a continuation of OMA ’s long term interest in complex cultural buildings that actively engage with the city, and is the first completed OMA project in Scandinavia. It marks the opening of the third public building led by Ellen van Loon in two years』 time, following Rijnstraat 8 (2017) and Lab City (2017).

基地總圖  ©OMA

一層平面圖  ©OMA

二層平面圖  ©OMA

二層夾層平面圖  ©OMA

三層平面圖  ©OMA

四層平面圖  ©OMA

五層平面圖  ©OMA

六層平面圖  ©OMA

七層平面圖  ©OMA

負一層平面圖  ©OMA

負二層平面圖  ©OMA

剖面圖  ©OMA

立面圖1、2  ©OMA

立面圖3、4  ©OMA

設計委託:2006年

施工日期:2013年

建築完工:2017年12月

投入使用:2018年3月

業主:Realdania

客戶:Realdania By og Byg

項目地址: 丹麥,哥本哈根,啤酒廣場

設計管理:OMA統籌設計諮詢,建築& 室內,家具除外

OMA合作者:Ellen van Loon

OMS項目負責人:Adrianne Fisher / Chris van Duijn

分包商合作

電力工程:Arup with Cowi - Structures, Building Services, Fire, Traffic, Sustainability

外立面:Arup Façade Engineering

成本與風險:Aecom

聲學設計:Royal Haskoning DHV

舞美:Ducks Scéno

燈光設計:Les Éclaireurs

景觀設計:Kragh & Berglund

娛樂場地:1:1 Landskab / Carve

自動化停車場諮詢:Niras

承包商:Züblin A/S

立面承包商:Metallbau Früh

機動停車場承包商:Lödige Industries

用地面積:11,500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使用面積:28,000平方米/18,000平方米

編輯|易智麗(實習生)

視覺|李夢迪

校對|林楚傑


版權聲明

本文由OMA授權有方發表,禁止轉載以有方版本編輯後轉載。

投稿郵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有方官網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Snøhetta 新作'世界報巴黎總部',製造'缺口'
    最新落成的巴黎總部將和《新觀察家》出版集團共享辦公空間。這六家原本散布於巴黎各處辦公的新聞編輯室,如今可以在這棟新落成的世界報集團總部大樓中一同辦公。相應地,每家刊物都會擁有各自專屬的新聞編輯空間。該大樓半透明的動態表皮和廣闊的公共廣場也進一步強化了建築的開放屬性。
  • 新作 | 隈研吾:角川武藏野博物館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又有新作亮相,位於《龍貓》故鄉埼玉縣所澤市的複合型文化設施「角川武藏野博物館」(角川武蔵野ミュージアム),是所澤市與日本知名影音、出版集團「角川集團KADOWANA」共同策畫的新生活場域,邀來隈研吾操刀建築空間設計。宛如地面奇幻巨石的外觀、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般的書架劇場,讓博物館還未正式開幕,便已引發一波話題。
  • H&dM拿下巴塞爾住宅競賽,森山邸影片亮相|建築一周(12月17日-23日)
    長達一周的拍攝成果,使得人們可以深入地了解這一建築作品及居住其內的人們的生活狀態。儘管在拍攝時有著語言交流的障礙,最終完成的影片相當出色。這些雷射切割的片牆,組合開放的空間結構,使得觀展的人們可以更為自由地在展品中穿梭。
  • 建築 | 格林威治能源中心
    格林威治半島是倫敦的主要城市發展區之一,包括15,700個新住宅,超過300,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和由之前千年穹頂改造成的重命名為O2的室內競技場。3000平方米的低碳能源中心位於半島入口處的一個顯著位置,毗鄰Blackwall Tunnel Approach,是一個非常明顯和重要的地標式建築,表明了開發者和利益相關者對所有人關於利用可持續和可負擔能源所作出的承諾。
  • 騰訊濱海大廈全球新總部正式啟用:內景照令人羨慕!
    根據昨天的預告,騰訊全球新總部濱海大廈在今天正式竣工暨啟用,在啟用儀式上,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濱海大廈是騰訊在智能建築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
  • 2017年度BBC最佳建築——丹麥樂高之家
    「如果你覺得一座現代建築不好看要怎麼委婉表達?」「看起來像用樂高堆出來的一樣。」丹麥可是現代建築的搖籃聖地,也是樂高的老家。樂高人又是怎麼看待這種戲謔的呢?——用建築來和樂高完美結合吧。沒錯,上圖類似於放大版的樂高磚就是丹麥知名建築事務所BIG為樂高設計的最新訪客中心——樂高之家。這個答案是不是夠驚喜?
  • 低碳高效:香港民航處新總部 建築界
    【導讀】今天推薦的香港民航新總部位於大嶼山赤鱲角機場,於2009年民航處提出興建,將所有分布辦事處集中於同一地點,提高營運率。DESIGN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民航處新總部佔地29,804平方米,將取代現時的航空交通管制中心,會集現時各分部辦事處於同一辦工大樓內。新大樓將提供各項新設施,包括統一的考試中心飛機意外調查設施、多用途會議廳、教育徑及圖書館暨資源中心。
  • 丹麥希望在北海建造一個可再生能源島,這是丹麥歷史上最大的建築項目
    丹麥將推進在北海建造一座巨大的人工島的計劃,這座島將成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中心,開發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隸屬於丹麥政府氣候、能源和公用事業部的丹麥能源局周四表示,該項目將由一家公私合營企業所有,丹麥政府持有多數股權。該項目將位於日德蘭群島(一個包含丹麥大陸的大半島)海岸80公裡外的水域,規模相當大。
  • 樂高正式發布75827捉鬼敢死隊消防總部
    > 一周前,加拿大玩具反鬥城(Toys R Us)在網站頁面更新時意外洩露了22款2016新款套裝的文字介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75827捉鬼敢死隊消防總部
  • 芝林商務中心開放盛典圓滿落幕,悅鑑一城未來
    9月12日,在萬眾矚目下,芝林商務中心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驚豔亮相。現場芝林集團各方領導、愛情地產各方領導、社會主流媒體、望城區各企業領導、業界精英濟濟一堂,共襄這一盛會。上午九點,展示中心開放盛典尚未啟幕,現場已是人潮湧動,受邀、慕名而來的客戶絡繹不絕,大家井然有序的籤到,進入觀禮區共迎這場盛會的開啟。
  • 文化考|有生命的房子——丹麥環保建築
    建築的發展史,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側寫。從巢居到摩天大樓,隨著人口的膨脹和技術的革新,建築在人類的不斷探索中產生了無數的奇蹟,但同時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藍色星球開始變得混沌汙濁。在建築與自然的矛盾日益增加時,環保建築的誕生引領人居文明走進了新的紀元。
  • 豐田西澳總部 環保標杆建築
    2013年8月,耗資九百萬美金打造的豐田西澳總部於珀斯Kewdale輕工業區內竣工,成為當地建築中舒適性的新標杆。
  • 【世界海洋總部大廈】外觀猶如海洋波紋
    挪威正興建世界海洋總部大廈(World Ocean Headquarters),這座閃爍著微光的藍色建築是為海洋研究基金會REV Ocean組織打造的新總部大樓,呼應了聯合國為保護全球海洋而發起的「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行動倡議。
  • SOM 新作 | 248米「金橋壹中心」開工:上海「金色中環」建設駛入快車道
    11月2日,在上海浦東新區「金色中環發展帶」建設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248米的5A超甲級寫字樓「金橋壹中心」正式開工。
  • 【觀天下】丹麥樂高屋:讓遊客有機會走進巨型積木裡
    住在積木搭成的建築裡,可能是每個人在孩童時期都幻想過的事情,丹麥比隆即將讓這個夢想成為現實。
  • 瘟疫危機新作: 「瘟疫危機: 潮升」正式公布
    作為這個生存系列遊戲中的下一個作品,「瘟疫危機: 潮升」將繼續成為系列的新標杆。新作中每局遊戲都與原始版本的瘟疫危機非常相似,但同時新的規則和地圖將獨特地適應於新的地區。在荷蘭的湖泊和山巒上,威脅不僅僅來自於疾病,而是來自於水。隨著土地越來越稀缺,水位日益上升,當地需要一個現代化的系統來阻止上漲的潮流。
  • 倫佐·皮亞諾:江南布衣總部
    這是國際建築大師、普利茲克獎得主倫佐·皮亞諾在中國的首個項目——江南布衣總部。
  • 新作 | 頤園養老社區接待中心,亞熱帶的建築演繹 / 圖岸工作室
    而正是這樣的氣候,催生了因地制宜的建築形制:輕盈、通風。頤園養老社區接待中心這一作品,何嘗不是亞熱帶氣候的建築演繹?頤園養老社區位於廣州海珠區曉園北路,是由三棟多層建築改造而成的老年人養護中心。接待中心位於社區內院西側,用於接待來訪的客人及家屬,同時可供老年人休息以及一些公共活動使用。在平面布局上,接待中心把內院分為東西兩部分——臨主入口的西側為外院,東側為內院。
  • 新潤成陶瓷員工活動中心重新開放啦!
    ,於2015年10月31日正式向全體員工重新開放啦! 早上十點,新潤成員工活動中心剪彩儀式正式開始,活動由新潤成陶瓷駐點社工張志華主持,到會的公司領導、嘉賓及員工代表分別有西樵鎮總工會代表陳國忠先生;新潤成陶瓷有限公司經理馮銘開先生;新潤成陶瓷工會主席辛肖桃女士;佛山市北達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總幹事招錦華先生
  • 英國開放巨石陣遊客中心
    原標題:英國開放巨石陣遊客中心   英國著名歷史遺蹟巨石陣的新遊客中心於當地時間1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巨石陣距離倫敦以南120多公裡,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的索利茲伯裡平原,是英國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被認為建造於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但是一直以來為遊客服務的設施較少,因此為人所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