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環球時報昨日一篇文章標題為澳洲可能倒退成亞太窮國引起了澳媒的關注。
該文章指出:與中國進一步脫鉤不會使中國陷入貧困,而只會使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名言更有可能成為現實:如果澳大利亞不開放經濟並減少失業,它就有可能陷入困境,變成「亞洲貧窮的白色垃圾。」
據News報導,關於澳洲的報導在環球時報的頭版新聞裡出現了5次,但是沒有一次是正面報導的。「儘管受到侮辱和威脅,社論認為中國是合理的,而澳大利亞卻是越界的一方。」
News報導指出;近幾個月來,中澳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脆弱。澳大利亞政府成功呼籲對疫情的起源進行國際調查,並表示將考慮剝奪前殖民地的自由,給予香港居民在澳大利亞居住的權利。
在過去的幾周內,坎培拉已阻止將Dairy Farmers牛奶生產商Lion Dairy出售給一家中國公司(蒙牛),表明對中國支持的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和部門進行了更為嚴格的審查,並警告說可能會中止維州與北京一帶一路的協議,所有這些都激怒了北京。反過來,中國又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關稅,阻止了許多澳大利亞大型屠宰場的肉類出口,對澳大利亞校園內的種族歧視事件發出警告。
上周宣布外交關係法案時,莫裡森沒有提及中國。相反,他說:「可以防止不利於澳大利亞外交關係或不符合我們外交政策的安排進行或終止。」《環球時報》在昨日早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明確表示,「中國是隱性目標。每當涉及中國時,澳大利亞的行為就像一隻被警覺警告的鳥,試圖尋找出路,但最終面臨死胡同。」
在《環球時報》的評論中,澳大利亞被描繪成美國政策的奴隸追隨者,並「放棄了獨立思考和採取行動的機會」。「它在幾乎所有離不開中國的領域中挑錯,使自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困境。雖然一些澳大利亞人指責中國的「冷淡關係」,但坎培拉實際上是「敵對國家」。」
「如果澳大利亞將這種緊密的經濟關係以及中澳在其他領域的合作視為負擔而不是機遇,它將面臨其無法承受的影響。這種情況出現時,美國將不會出手相助。」
在周一發表的另一篇社論中,說澳大利亞「倒退到亞太地區的貧窮國家」。文章指出,澳大利亞在「挑釁中國」,並且處在「邊輸邊走」的道路上,「無疑會對已經受到重創的經濟造成巨大損害」。
「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經濟互補性和文化交流正常化的勢頭突然結束。「該文章回顧了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1980年關於澳大利亞的一個臭名昭著的名言。「如果澳大利亞不開放經濟並減少失業,它將有可能成為'亞洲貧窮的白色垃圾'。」
文章翻譯自News
- The End -
移民留學澳洲夢 房屋管家潔誠管家
美容健康Lan Metis 股票外匯GO MARKETS
南澳房產澳聯地產 大公地產 商業冰櫃Cater works
英美名校Crimson Education 會計報稅金牛會計事務所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