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追蹤:水下攝影捕捉世界盡頭的驚豔(下)

2021-02-20 寶貝窩

為了拍攝令人嘆為觀止的水下影像,國家地理攝影師大衛·杜比勒的足跡遍及這個星球最狂野的水域。在遙遠的南極和異域的海島,他捕捉到這些美得令人窒息的瞬間。從可愛的好奇窺探鏡頭的澳洲海獅,到恐怖的張開血盆大口的南非大白鯊。

光與影:即便是黑白照片也可以攝人心魄。

魚眼看魚:左邊是澳洲大堡礁的一隻毛利隆頭蘇眉魚,而右邊,一隻雄性番茄小丑魚在保護已經孵化一周的寶寶們。

驚豔俯視:德·哈維蘭公司的河狸雙翼機搭載水肺潛水者們到大堡礁的Hook礁和Hardy礁。

廣袤蔚藍:紅色的韋科雙翼機飛過基韋斯特和墨西哥灣流的誕生地——佛羅裡達群島國家海洋保護區。

他說:「在陸地上捕捉布列松所詮釋的決定性瞬間就很難,而水下則要難十倍,因為你要在遊泳的同時配備帶有長達24英寸(約61釐米)支架的器材,這些支架的末端有你的閃光燈。有些時候你要用到六七個閃光燈或者拍電影用的那種可以大表面發光的HMI燈。

一張照片拍攝的是菲律賓群島海域中一隻雄性番茄小丑魚保護正在孵化的寶寶們,而另一張照片中,一隻草海龍正穿行於一片塔斯馬尼亞水下的海藻森林中。

杜比勒老師說:「很多時候都很危險,我不會說那些時候我嚇死了,但我無法否認經常在拿自己的生命賭博。」

縹緲靈動:澳洲塔斯馬尼亞瀑布灣,草海龍穿行於一片海藻森林中。

綠色威脅:非洲波札那奧卡萬戈三角洲管理區,一隻尼羅河鱷魚寶寶藏身於Ncamasere河塘的苔蘚帷幕中。

四海之內皆兄弟:加拉帕戈斯群島海底,一隻鸚鵡魚面對灰色鱸魚群。

「一次讓我揮之不去的經歷是在波札那北部,奧卡萬戈三角洲一條河裡的黑夜潛水。水中滿是鱷魚和河馬,因為它們會跟隨聲音和水流,所以在一個地方我們只能拍攝一次。當時有一隻河馬媽媽和它的寶寶離我們很近,而戒備的它們變得很敏感暴躁,更不要說周圍還有那些閃閃發光的鱷魚眼睛。那種情況比面對一隻鯊魚要可怕得多。」

隱秘世界:佛羅裡達基拉戈島、國家海洋保護區,疊羅漢的蠵龜在交配。

活靈活現:澳洲南部霍普金斯島,澳洲海獅在長有地毯般海草的水底嬉戲。

相關焦點

  • Bruce Mozert:1938年的水下攝影
    說到水下攝影,不能不談該領域的開山鼻祖——Bruce Mozert。
  • 電影推薦|維姆·文德斯: 無盡的行走,直到世界盡頭
    攝影是他的一大愛好,1986年,法國巴黎蓬皮杜中心舉辦了展覽,名曰「西部筆記」;2001年,「地球表面的圖畫」攝影展在柏林的國家博物館驚豔亮相,作者正是文德斯。《直到世界盡頭》籌備14年、取景於15個城市、7個國家、4塊大陸,在法國、德國、葡萄牙、俄羅斯、中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取景,耗資2300萬美元的「公路科幻片」。
  • 國家地理IG攝影大賽TOP10:每張都能讓你驚豔不已
    而隨著時代演變、科技進步,《國家地理雜誌》也開辦了自己的官方IG帳號,並分享了許多風格強烈、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作品,不論是風景、街道、自然景觀、動物或是人像,張張都令人驚豔不已。被分享在此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一張張平面的照片,其中更蘊含著超越時間、空間與形體的豐沛情感,令人在觀看的同時,情緒也不知不覺就隨著這些照片波動。
  • 大眾藝術網:舞蹈攝影師的水下視界 —— 美國洛杉磯女攝影師馬洛裡 · 莫裡森(Mallory Morrison)主題攝影作品
    情感是人類的產物,藝術是產物中的精華,讓你我尊重藝術的創造,更尊重胸懷世界的你我!當物質的飢餓得不到滿足時,那藝術就什麼都不是,當你不想打開自家的門戶時,那世界就什麼都不是。當你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他人就什麼都不是。放眼世界,人類就是一個家庭,不分你我,共同創造,共同分享。世上有一群人造福著人類的精神世界,讓我們不寂寞、不平庸、不飢餓。
  • 世界攝影日:與世界分享你的視界
    世界攝影日是一個國際性的紀念日,是全世界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的節日,時間為每年8月19日。
  • 世界盡頭的獨攀者
    從500年前,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發現這裡開始冷酷冰峰與荒野沙漠並存的 Patagonia 高原就成為一個不斷上演傳奇的地方特別是在最近的六十年間隨著攀登技術與裝備的不斷革新這片世界盡頭上那些鬼斧神工的塔峰群
  • 那些奇奇怪怪的在水下誕生的金氏世界紀錄……
    來自美國的Darren Taylor於2014年在中國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他從11.56米高的跳臺上一躍而下,跳入了下方僅30釐米深的水池,從而打破了最高的淺水跳水紀錄。這項紀錄的產生,讓人覺得自己的物理可能白學了。
  • 2015年天空之城攝影大賽作品精選
    ▼▼▼寒冬的森林攝影:Eberhard駕車穿過銀裝素裹的森林,航拍機在空中為我記錄下這趟旅程。每次旅程,其實我們錯過了太多「大片」的鏡頭,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只是沒有留意去記錄。越南韓松洞攝影:Romeo Durscher越南韓松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洞穴走廊。陽光正好灑落下來,空氣好聞得讓我異常清醒。於是拍下了獨特的自拍照。能找到我在哪麼?
  • 世界盡頭,烏斯懷亞.怎麼樣去南極才最便宜?
    來到烏斯懷亞,必須去的那就是火地島國家公園,那裡有世界盡頭的郵局,世界盡頭的火車,以及世界盡頭的公路。        世界盡頭火車每天有三趟,對應的巴士也有三趟。        我是2日票,第一天下午,我傻呼呼的步行前往世界盡頭鐵路,走了快3小時,幾度想放棄了,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不好意思攔車,主要是無法用英語,人家都是西班牙語。
  • 在山區支教八年後,紹興姑娘江一燕又一次驚豔了世界!
    她是攝影師鏡頭下女神一般的存在。她的攝影有多牛?上個月,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頒獎典禮上,唯一一個屬於女攝影師的獎項,被江一燕捧走了。他告訴我按下快門的時候要有心,真心。雖然後來我改行了,但老師的話影響我藝術創作的各個領域。我會把今天這個獎盃給我的老師。謝謝他教我攝影和教會我愛這個世界!」
  • 冷知識:星鼻鼴鼠可以在水下聞氣味
    嗅嗅周圍的環境,順著氣味找到好吃的,這事情人類也能做到,但到了水下,我們這些陸生的哺乳動物就沒法使用嗅覺了。
  • 攝影作品欣賞:14歲他就拍出了如此優秀的作品!
    為了捕捉下動物們的最精彩自然的瞬間,攝影師會在沙漠、雪原、森林,頂著嚴寒酷暑苦守很長的時間。面對這樣艱苦的拍攝環境和漫長的等待時間,如果攝影師沒有很好的體力和極強的耐心的話,是很難勝任這一拍攝題材的。我們先來欣賞兩張精彩的野生動物照片。
  • 攝影技巧:動態模糊是如何拍出來的?
    攝影技巧:在平時的攝影過程中,想要拍出類似下面這種動態模糊的圖片該怎麼做?
  • 如何在世界盡頭生活?|末代極圈居民
    「世界盡頭的七戶居民」美國政府早在1980年禁止人民再遷入北極圈國立野生動物保護區,只留下七間小屋。這裡的唯一交通工具是飛機,送走了本季最後一班飛機,他們要到明年春天才會等到下一班。在世界盡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另外幾戶人家又會面臨怎樣的生存挑戰?1月27日-2月4日21:00,求索紀錄頻道《末代極圈居民》,看居民如何以一種最極端的生活方式在北極圈生存。
  • 全球最美水下奇景建築
    想在水下享受豪華午餐嗎?想在夜晚欣賞海洋生物嗎?想參觀海底博物館嗎?想在水下看脫衣舞表演嗎?若你在地面上不能有這般的待遇,可能你沒有找到這些地方!在位於水下20至50英尺(約合6-15.2米)的位置,有著這麼一些美輪美奐的建築,周邊是湛藍色的海水,各種各樣的水生生物圍繞著你,你有什麼感受?趕緊來看看全球最美水下奇景建築,這裡就連土豪都不一定能擁有的哦。
  • 影展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佳作曝光
    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按照三個類別提交自己的作品,這三個類別分別為人物類、地方類以及自然類。《國家地理》雜誌2015年度攝影大賽組織方將於11月16日公布獲獎名單,但在此之前,他們公布了部分驚豔的作品,包括峇里島傳統騎水牛大賽、美國威斯康星州夏夜螢火蟲之光等。讓我們先睹為快吧!
  • 紀實攝影:美國現代印第安土著的世界(土著攝影師瑪麗卡·威爾伯)
  • 真愛婚禮 | 跟著兔子的腳印,走進世界盡頭的冰雪心境
    婚禮場地:北京康萊德酒店婚禮人數:200人婚禮策劃:美薇亭婚禮顧問婚禮攝影 以世界上最純淨的國度——冰島為靈感來源,美薇亭的婚禮設計師把冰雪、極光、精靈、北歐神話等帶著遙遠神秘色彩的詞彙,融入到婚禮設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