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開處方藥供毒販 華裔醫生落網

2021-02-23 瞧紐約

 提示:點擊上方"紐約僑報"↑訂閱我們!


紐約華人醫生趙孟嘉(Mengjia Zhao)

  紐約華人醫生趙孟嘉(Mengjia Zhao)28日被指控非法濫開容易上癮的處方藥,導致價值460萬的抗壓抑藥片Xanax流入黑市,而他自己從中牟取暴利80萬。

容易上癮的Xanax是一種抗壓抑藥物。(資料圖)

  趙孟嘉生於1954年,1982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他是一名內科醫生,在美國擁有行醫執照20年,診所在華埠拉菲逸街(Lafayette)109號。

  曼哈頓毒品檢控官(Special Narcotics Prosecutor's Office)起訴趙孟嘉28項非法濫開處方藥和5項售賣處方藥。趙孟嘉28日在曼哈頓高等法院過堂,聲稱無罪。

  趙孟嘉27日晚上在甘迺迪機場被捕,執法部門已經對他調查了很長一段時間。7月14日,警方從他長島的住家中搜出珠寶和金融文件,還從他診所搜出醫療檔案、銀行檔案、空白處方紙、刻有趙孟嘉名字的印章,以及幾個藥瓶子。

  執法部門從2011年便開始調查趙孟嘉,當時警方從幾個在曼哈頓聯合廣場販賣Alprazolam(商品名Xanax)的毒販子那裡得知他們的毒品來自趙孟嘉開的處方。警方扮成臥底20多次到趙孟嘉診所問診,趙孟嘉除了量血壓外,沒有做其他任何檢查,就開了處方藥,且總共開了28張Alprazolam處方。趙孟嘉對第一次問診的警察臥底收費100元,接下來每次收費70元,後來又增加到80元。

  檢方稱,趙孟嘉還曾5次賣藥片給警察臥底,而醫生是不允許賣藥的。當臥底警察提前到診所拿藥方,趙孟嘉怕被紐約衛生廳處方監管機構覺察而沒有提前開給藥方,而是直接售藥給病人,總共售出246粒藥片。

  從2009年到2015年間,趙孟嘉開出的藥方48%是Alprazolam,通常是60到90粒2毫克,按如此速度,他大約從中收取80萬元。由於趙孟嘉是內科醫生而不是心理醫生,如此頻繁開出一種抗抑鬱藥物顯得很不尋常。

  檢方稱,儘管有跡象表明病人對藥物會上癮,或會把藥物拿到街上賣(一粒藥片在街上能賣到5元),但趙孟嘉仍睜一眼閉一眼。甚至當臥底警察稱自己也從街上買藥時,趙孟嘉仍然繼續給他開藥方。

  Alprazolam是一種治療抑鬱症和失眠的藥物,和其他鎮定劑混用能導致用藥過度死亡。從2010年到2013年,紐約市發生的過度用藥死亡增加了41%。

  紐約另一位華人醫生李旭輝也被指控濫開處方藥導致兩名病人死亡,去年陪審團判罪名成立,李旭輝被法官重判10至20年有期徒刑。

本文版權屬【紐約僑報】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紐約僑報nyqiaobao」。違反上述聲明者,我們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加州華裔醫生走私藥品並洗錢 或被判入獄40年!
    聖蓋博谷柯汶納的華裔醫生丹尼爾·湛(Daniel Cham)涉嫌非法開止痛藥被起訴,11日在聯邦法庭認罪,承認非法走私藥品並洗錢。湛醫生承認他曾經於2014年3月向一名臥底探員非法開止痛藥歐克西克錠(oxycodone),並以此換取300美元的現金匯票,之後將此匯票存入另外一個商業帳戶。
  • 涉及欺詐 多領健保補助 華裔喊冤
    自2014年7月以來,已經吊銷20多間可以給PharmaCare(藥物補助計畫)病人配藥的藥房執照,一家位於溫市中心東端、由一名華裔開的藥房最近也給吊銷執照,不過該名華裔東主喊冤。61歲華裔東主譚先生(Alex Tam)早前更因為服務公眾獲頒女王登基鑽禧紀念章。
  • 亞洲最大毒梟荷蘭落網澳洲盼引渡華裔謝志樂審判
    加拿大籍華裔毒梟謝志樂(Tse Chi Lop,音譯)已在荷蘭被捕
  • 華裔老人喪命雪梨醫院!竟是因醫生把病人病歷弄混!開錯止痛藥...
    2015年6月18日,一名華裔男子前往麥考瑞大學醫院(Macquarie University Hospital)重建左膝前交叉韌帶。聆訊中,金醫生提供證詞稱,由於忘開處劉先生術後的輸液藥物,在GS太太做手術期間,他打開了劉先生的電子檔案。
  • 死刑犯行刑前10分鐘,是什麼狀態,毒販和殺人犯的狀態截然相反
    跟毒品沾邊的犯人可就不行了,大部分毒販都覺得自己罪不至死,在捆綁之前都要花很大功夫,腿軟的路都走不好了,哭的死去活來,有的到了刑場還大呼冤枉。我看過一篇報導,那是1990年的事了,一個作案團夥,先落網的犯人供出了其他同夥,警方順藤摸瓜將這個團夥連根拔起,在監獄裡被供出的團夥成員都背對著他,沒有跟他講一句話,當執行死刑這天到來時,他們突然把話說開了:「兄弟,咱們到那邊接著處,下輩子還做朋友」。接著眼淚唰地一下都下來了。可見,當死亡來臨時,一切恩怨都如過往雲煙。
  • 廣西:購買公民個人信息 「精準」實施詐騙~詐騙疑犯落網供出案中案
    至此,一個販賣8000餘萬條公民信息的犯罪團夥成員全部落網,涉案金額100多萬元。詐騙嫌犯落網供出大案線索2020年10月份,賓陽警方接到線索,轄區有人在進行網絡詐騙活動。賓陽縣公安局反詐大隊、網安大隊民警集優勢警力,組建專案組偵破案件。經過調查,專案組民警發現黎塘鎮的李某生、盧某華、雷某升3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 嘉興一名帥氣的女賽車手,居然是個毒販!
    原來,她是一名毒販。今天上午,記者從海寧市公安機關獲悉,儘管梅姐落網之後,一直謊報其姓名、年齡、住址等相關信息,在這些假信息被一一戳穿之後,她還百般抵賴,拒不提供口供,但在確鑿的證據下,「梅姐」還是於近日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5年。
  • 麻醉師開錯止痛藥 華裔男子命喪雪梨醫院
    死者是54歲的華裔男子保羅·劉(Paul Lau),愛好滑雪,育有兩個子女。2015年6月18日,他前往麥考瑞大學醫院(Macquarie University Hospital)重建左膝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劉先生的手術很成功,他被送去康復。他很少使用止痛藥,因此打算開一些羥考酮和撲熱息痛片劑止痛。
  • 簡訊:[金邊破獲詐騙團夥,27名中國籍嫌犯落網]、[市府:市內施工必須掛牌]、[12歲毒販身藏59包毒品]、
    金邊破獲詐騙團夥27名中國籍嫌犯落網【本報消息
  • ​執業藥師不在崗,也敢銷售處方藥?檢察建議出招「問診」
    今後,全區零售藥店對外銷售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出具的處方,由執業藥師現場審核或者通過平臺上的執業藥師在線服務,以確保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對沒有執業藥師提供服務或者執業藥師不在崗仍對外銷售處方藥的,相關部門將依法予以查處。7月30日,記者跟隨檢察機關幹警在永川區內隨機走訪了幾家藥店,發現均已開始使用執業藥師遠程服務系統。
  • 處方藥30顆1280元 華婦嘆:不吃病死 吃了窮死
    藥價不是太貴,而是貴得離譜,50多歲的李女士,因為罹患 B型肝炎,醫師診療出病菌活躍,因此開了一種治療處方藥Vemlid」,每天需服用一顆,一瓶30顆要價1280元,我本來有買歐記健保,但保險不給付這種藥,想申請低收入補助
  • 【圍觀】執業藥師不在崗,也敢銷售處方藥?檢察建議出招「問診」
    今後,全區零售藥店對外銷售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出具的處方,由執業藥師現場審核或者通過平臺上的執業藥師在線服務,以確保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對沒有執業藥師提供服務或者執業藥師不在崗仍對外銷售處方藥的,相關部門將依法予以查處。7月30日,記者跟隨檢察機關幹警在永川區內隨機走訪了幾家藥店,發現均已開始使用執業藥師遠程服務系統。
  • 加拿大處方藥大降價 今後可能會打一折!
    1月29日,周一泛加拿大製藥聯盟(the pan-Canadian Pharmaceutical Alliance)宣布,從今年4月1日起,全國接近70%的普通處方藥將面臨大降價,降幅將達到25%至40%,與同等的品牌藥物相比,價格更可能要便宜90%。
  • 英國年輕毒販因為英語好 發交易簡訊標點都對 法官網開一面
    (每日郵報)原標題:因英語學得太好,2名毒販竟免於坐牢?!近日,英國兩名學生毒販靠著自己「完美的語言應用能力」成功的躲過了牢獄之災。法官黑爾稱,這些簡訊中語法和標點符號的使用比毒品經銷商的一般水準要高得多,這表明兩個毒販所受教育程度也較高。
  • 濫好人是怎樣煉成的?
    如果說,你行事的初衷是善良好意,那麼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你已經愈加適應去扮演一個好人的角色。史上最有名的濫好人:東郭先生二、濫好人是怎樣煉成的?濫好人不是一朝一夕煉成的,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同理心過於發達。
  • 執業藥師不在崗銷售處方藥?檢察建議出招「問診」,市場監管局「直抵病灶」!
    今後,全區零售藥店對外銷售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出具的處方,由執業藥師現場審核或者通過平臺上的執業藥師在線服務,以確保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對沒有執業藥師提供服務或者執業藥師不在崗仍對外銷售處方藥的,相關部門將依法予以查處。7月30日,記者跟隨檢察機關幹警在永川區內隨機走訪了幾家藥店,發現均已開始使用執業藥師遠程服務系統。
  • 南寧馬山縣發生槍戰,亡命毒販向警察連開3槍拒捕!
    點擊上方「南寧新視角」選擇「關注公眾號」緝毒警察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警種了每次執行任務面對的可能都是亡命之徒甚至可以說是每天都在刀尖上行走最近又有緝毒民警遭遇了驚險一刻6月25日晚南寧馬山民警在圍剿毒販時
  • 藥用大麻合法了,醫生卻很鬧心
    如今藥用大麻對於更多的紐西蘭人來說都是合法的,但是找到願意為你開這個處方的醫生卻並非那麼容易
  • 學校一會兒開一會兒關!華裔家長:折騰不起
    對此,布碌侖一些華裔家長表示能理解政府出於慎重考慮而關校,但有工作的家長卻折騰不起。吳女士的大女兒阿拉貝拉(Arabella)在位於布碌侖U大道交Van Sicklen街的P.S.95小學上一年級,因女兒喜歡和小朋友們在一起以及喜歡在課堂上和老師面對面的學習,因此吳女士今秋為女兒選擇了混合式學習,即以面對面授課和遠程教學模式來輪流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