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眼裡三毛|曾把三毛當作另一個「三毛」,引來驚詫目光

2021-03-01 夢回橄欖樹

後來,發現三毛除了「調皮」還很任性。這不是貶低三毛,只是想說三毛率真,不做作。這是一種順其自然、開朗豁達的表達方式。這個「任性」的印象,得從她的筆名「三毛」說起。

她為什麼用「三毛」作為筆名?在三毛的讀者朋友中,這個問題應該不只我一人想過。

「三毛」讓人很容易想到「小毛」「二毛」。小時候,我家屋後鄰居有三個兄弟,乳名依次是「小毛」「二毛」「三毛」。類似這樣按年歲次序排列的起名方式很常見,比如「大寶」「二寶」「小寶」,「大海」「二海」「小海」等。可以不避諱的說,這名字起的沒有技術含量。

三毛這樣一位有名的作家,取這樣普通的筆名,還真讓人意外。以三毛的文學素養,完全可以取一個具有獨特意義或含義豐富的筆名,也可以取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筆名。但她為什麼會取一個這麼「普通」的筆名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讀她的作品時,總會有意無意地尋找她為什麼用「三毛」作為筆名,尋找我認為會有特殊意義的解釋。

一九七三年,三毛邀請暗戀她六年的荷西一起前往西屬撒哈拉沙漠,並定居在那裡。一九七四年,在沙漠小鎮阿尤恩,三毛與荷西舉行了簡單的婚禮。這一年十月《聯合報》刊登了一篇署名「三毛」的文章,題為《中國飯店》。這是三毛停筆十年後,第一次投稿到《聯合報》。

為什麼叫三毛,最終我在三毛的一本散文集中找到了解釋:其一,三毛認為她已不是十年前的自己了,有了很多改變,之前用的筆名有些文縐縐的,她不想再用文縐縐的名字了,那樣顯得有些做作。其二,三毛覺得自己是個小人物,是個平凡的人,所以乾脆就叫三毛。

三毛任性的事,不只取名這一件。還有一些跟愛情有關,比如三毛和荷西結婚這件事。首先婚禮只是簡單的進行了公證;其次,家人只是突然間收到一封電報,告知她結婚了。在臺灣的家人在得知三毛結婚後,只能一起出去吃頓飯,來祝福遠在北非的三毛幸福美滿。

不管怎麼說,對於三毛的「任性」,我深信不疑。

(作者系《文化昌國》雜誌編輯)

相關焦點

  • 推薦電影:《三毛從軍記》
    該影片講述了三毛在「抗戰」期間由流浪兒變成一個大頭兵,最後仍然無家可歸的遭遇和他在從軍期間的一系列離奇搞笑的經歷。這是小編兒時放學回家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一部電影,小時候非常喜歡三毛頭上的三根毛,呵呵~小時候還看了同款的電視劇,那時電視上經常播放,不知道現在的網絡上還有沒有呢。。
  • 三毛集團又一力作:歡喜貓電影公園正式開映
    當天,三毛集團、三毛歡喜貓電影公園特邀請社會各界的朋友、三毛的高管、各分公司的代表們前來參加開映儀式。「歡喜貓電影公園,是三毛集團用心,用品質打造的一家獨具特色的影城。它不僅標誌著三毛影院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體驗模式,也代表著三毛集團27年來堅持做良心事業的初心,未來在進軍食品行業發展道路上,將繼續詮釋良心事業的意義。」董事長楊勇說。
  • 彩虹中隊:《三毛流浪記》讀後感
    最近,我看了張樂平爺爺寫的《三毛流浪記》一書,這本書講的是頭上只有三根毛的可憐孤兒——三毛到處流浪的故事。《三毛流浪記》與我以前看過的書不同,是一本有趣的漫畫書,一頁一個小故事,每個故事由一幅或多幅的圖畫組成,圖畫非常生動形象,讓人越看越想看。書中的三毛是個孤苦伶仃的孩子,他沒有父母,沒有家,沒人疼,沒人愛,他一無所有,只能到處去流浪。
  • 撒哈拉沙漠裡的三毛,會是怎樣的人
    三毛沒有繩子,什麼工具都沒有,四周除了風聲之外就是沙,濛濛的在空氣中揚著。好不容易看到有一輛車駛過來,當三毛滿懷希望跑過去求救時,車上的三個男人卻對三毛產生了非分之想。想想如果是我們遭遇那樣的境地,身處寒冷的荒漠之中,後面是陷入泥潭的丈夫,前面是三個不懷好意的男人,我們也許早就變得六神無主,除了哭泣別無他法。
  • 雲山閱讀屋:《三毛流浪記》讀後感(一)
    最近,我看了張樂平爺爺寫的《三毛流浪記》一書,這本書講的是頭上只有三根毛的可憐孤兒——三毛到處流浪的故事。《三毛流浪記》與我以前看過的書不同,是一本有趣的漫畫書,一頁一個小故事,每個故事由一幅或多幅的圖畫組成,圖畫非常生動形象,讓人越看越想看。書中的三毛是個孤苦伶仃的孩子,他沒有父母,沒有家,沒人疼,沒人愛,他一無所有,只能到處去流浪。
  • 三毛經典《橄欖樹》原名「小毛驢」
    三毛經典《橄欖樹》原名「小毛驢」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1.22 星期三 三毛:詞作被改表達不滿    據林非透露,這首歌的誕生要從臺灣省著名曲作者李泰祥說起。上世紀70年代,李泰祥想要邀請一些優秀的詩人撰寫歌詞,他來譜曲。三毛受邀後欣然應允,並交上了自己用英文創作的一首歌詞,但是與我們現在所聽到的《橄欖樹》的歌詞不同,三毛在歌詞中寫道:「為了西班牙的大眼睛,為了那夢中的小毛驢……」李泰祥拿到作品後不知道怎麼去創作一首寫小毛驢的歌曲,因而將之擱置了起來。
  • 獨家老照片:張樂平與三毛的合影
    小編的話  1982年春節,本文作者、老晚報人拍攝下了「三毛給張樂平拜年」的場景,這是張樂平在「文革」之後,第一次在新民晚報上與大家見面
  • 影視資訊:關錦鵬執導三毛傳記片正式立項,備案片名《撒哈拉》 將打造為愛情電影
    《撒哈拉》的故事梗概是:影片以三毛在西班牙留學及西非生活為底本,講述她作為文壇時代偶像的成長經歷,包括她在旅途中的見聞和對愛情的感人執著,用她獨特的人生歷程,展示一部現代浪漫愛情電影故事。三毛原名陳懋平,1943年出生在重慶,1948年隨家人遷居臺灣。1976年,三毛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記敘了她與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所見所聞。
  • 三毛:男與女
    男與女文丨三毛男人——百分之八十的那類男人
  • 夜話丨三毛:如果我是你
    一個女孩去信問三毛:「我今年廿九歲,未婚,是一家報關行最低層的辦事員,常常在我下班以後,回到租來的鬥室裡,面對物質和精神都相當貧乏的人生,覺得活著的價值,十分……。對不起,我黯淡的心情,無法用文字來表達。我很自卑,請你告訴我,生命最終的目的何在?以我如此卑微的人(我的容貌太平凡了),工作能力也有限,說不出有什麼特別的興趣,也從來沒有異性對我感興趣。
  • 三毛:自殺前珍貴錄音曝光!從重慶到臺北!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只能認真老去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旅行家,演講家。1981年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醫院去世,年僅四十八歲。三毛回重慶黃桷埡看老家
  • 紀念三毛:遠方到底有多遠,請你告訴我 | 張震「為你讀詩」
    適逢三毛生日,謹以一首《遠方》,紀念遠去的三毛。你我無需也不必汲汲尋求地理上的遠方,惟願在一份自信和曠達裡,遊必有方。你知道,我從來不望你埋葬過去,事實上過去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從生命裡割捨,我們的今天,包括一個眼神在內,都不是過去重重疊疊的生命造成的影子嗎?說到這兒,你對我笑了,笑得那麼沉穩,我不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或許你什麼也沒有想,你只是從一場筋疲力盡的休息中醒來,於是,你笑了,看上去有些曖昧的那種笑。
  • 三毛:如果有來生
    三毛常常 我跟自己說到底遠方是什麼東西然後我聽見我自己回答說遠方是你這一生 現在最渴望的東西 就是自由很遠很遠的一種像空氣一樣的自由在那個時候開始 我發覺我一點一點脫去了束縛我生命的一切不需要的東西在那個時候 海角天涯
  • 三毛:從容不迫的舉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態度,更能令人心折
    對待一個傻子誇獎,結果使他得意忘形。世界上最公平的美事在於:聰明人揚揚自得。社會上最不公平的看法就是:擺在眼前一個自私自利,毫無道德良知,隨時隨處麻煩他人,佔盡一切便宜的小人。一般只將這類人稱為——「不懂事」。而對待一個胸襟寬厚,善待他人,凡事退讓,況且心存悲憫,樂於助人的真誠君子,一般人說起來只得一句——這個人嘛!不過是會做人而已。「平凡人」和「枯燥人」絕對是兩種人。大半枯燥人都誇說自己平平凡凡。最令人懼怕的一類人,在於性格的不明顯。
  • 三毛:預知死期,是我喜歡的一種生命結束方式
    【導讀】  文 | 三毛
  • 都市頻道網絡電臺粉絲起名擠爆後臺 小編被逗炸裂 您喜歡哪一個?
    都渴望一片可以用來小憩的寧靜於是現在的你會驚喜地發現有一款文字能走進您的內心慢慢流淌有一幅畫面看在眼裡(以上圖片由雲上宮古風攝影提供)特別鳴謝:三毛·雲上宮古風攝影機構對都市頻道網絡電臺宣傳片拍攝的鼎力支持
  • 全靠賣萌吃肉撐起三毛神鬼劇
    像這種人上吊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夠到房梁的梗,我真的小學就看過了,為什麼一群捕快都不知道呢,艾丫經過小二點醒才醒悟……麻煩,換一個難度係數高一點的破案過程好嗎?小編最初就是被票圈裡有人發吳倩的萌圖而圈劇的。飾演狐妖小翠的吳倩,最開始的造型是一身白衣,兼有一些毛茸茸亮晶晶的頭飾,造型就很加分。再加上這個92年的新小花旦,年紀輕輕演技就不俗,賣起萌來無法拒絕,摹仿動物動作也自然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