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在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學會近日表示,由於地球自轉放緩的原因,2015年將迎來史上第26次閏秒,時間在6月30日午夜,科學家們將再度給鐘錶額外增加1秒鐘時間,屆時原子鐘將會在23點59分59秒後停留一秒鐘,讓變慢的地球自轉跟上原子鐘步伐——也就是說,今年,大家額外多出了1秒鐘時間。
其實,閏秒每隔幾年都會出現一次,這時標準時間會調整一秒,以此來應對世界時間與地球自轉形成的一個小偏差。自從1972年以來,科學家已經添加「閏秒」25次,閏秒的添加可抵消許多問題,如在理論上,通過添加「閏秒」,人們可預防太陽落山的時間變為早上8點32分。
這一秒,從哪裡來?
「世界時」以地球自轉為基準,但由於自轉周期的不穩定,「世界時」並不精確。歷算專家、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成灼說,「從遠古時代起,地球上的人類就以每天太陽東升西落來計算時間。也就是說,這是將以太陽為參考點的地球自轉周期作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時間判斷標準。」
地球自轉也會變慢?如果地球自轉周期是穩定不變的,嚴格地1日旋轉1周,那麼計量時間的世界時單位1秒(即1/86400日)就是固定不變的。可是事實不是這樣,計量單位本身有變化。20世紀20年代,天文學家發現,地球自轉有周期性的變化,這是由於地球上的季節性氣流和洋流的運動,造成了地球自轉在春季慢一些、在秋季快一些。此外,還發現了地球自轉的長期減慢,這是由於太陽和月亮的潮汐力作用引起了摩擦,產生的熱量被耗散掉,消耗了地球自轉的動能,使得其轉動變慢。「像拿一把尺子量長度,假如尺子是穩定的,那麼測量就應該是準確的。但是現在這把『尺子』一會兒長、一會兒短,測量就不準。」
這在19世紀以前都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時間精度準確性的要求提高,這一被稱作「世界時」的時間計量系統漸漸不能完全滿足需要。
1秒也能讓世界亂套!
對於普通人來說,閏秒無足輕重。但對於某些對時間要求較高的系統,如全球定位系統、金融交易系統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等來說,這1秒可能意味著誤差、損失甚至災難,成為新時代的「千年蟲」。
2012年6月份,科學家也曾增加一秒鐘的「閏秒」,當時網絡、電子通信及全球定位系統都受到了重創。閏秒導致了像Reddit、Yelp出現了問題,像Linux、MySQL等這樣的應用和系統因本身存在的一個漏洞而不得不凍結一秒的時間,維珍等航空公司的網絡因為閏秒的關係而被迫宕機好幾個小時。
專家解讀,不要小看這1秒的時間,1秒可以讓整個世界亂套,如果不進行校準,所有的當日都有可能變成昨日。為了應對這種現象,除了提高系統的智能程度,科學家還提出一些針對時標的建議。比如不用閏秒而採「閏時」,這樣就能大大減小調整的頻率,只需幾百年或上千年調整一次。
即將到來的閏秒是1997年以來第一次在活躍的交易時段進行的閏秒調整,早在一個月前,交易員和交易所的管理人士為此做積極的準備。
今年,大公司表示輕鬆應對,谷歌公司採用了一種名為閏秒塗抹(leap smearing)的技術。它會在每次更新的時候增加幾毫秒的時間,這樣當閏秒發生時人們就會渾然感覺不到它的發生。
作為一個渺小的騷年,如何面對這生命中多出的一秒?
因為發生在夜裡,睡覺最實際:
@倒掉被子裡的水:比平時多睡一秒。賺了!這一晚很具有性價比。
@花惠 de說:大笑三聲的時間都不夠,果斷繼續睡。科學家的事情,我就不操心了。(以上這二位說的都是大實話。)
當然,也不乏真愛:
@我們相愛吧:早起去表白!表白啊!必須表白!
@520一生一世:親,我們在地球多1秒的這個好日子裡結婚吧!(別去太早,民政局還沒開門哦!)
@ 小熊維尼:午夜時分,讓我們祈禱世界和平吧。@ 天涯明月說:我們所有人人生幾十年起床都沒有地球幾十億年上班準時,慚愧吧騷年們。一秒鐘,發個呆就過去了。
這一類網友表達的意思比較一致也集中,就是有閏月,閏秒,為嘛沒有隔三差五就能放假的閏天?
來源:網絡 新華日報記者倪方方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