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一部關於澡堂子那些事的喜劇電影
《沐浴之王》橫空出世
這部聚焦「洗澡」這個極富生活化的話題
讓觀眾倍感親切同時也充滿興趣
不少網友評論
下班後、打完球、瘋狂奔跑後
去搓個澡
洗掉疲憊、洗掉不開心
然而
讓所有人感受到「快樂」的澡堂子
卻也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也會發生讓人扼腕嘆息的事故
2月19日13時左右,黎城縣黎侯古城內一澡堂發生火災,現場火勢十分兇猛。火災共造成5人死亡1人受傷,火災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許多網友發出疑問
為什麼澡堂這種水源充足的地方
發生火災也會造成重大傷亡呢?
很多人都認為「有水的地方最安全」
發生火災時會躲進浴室、衛生間內避難
確實有人躲衛生間內成功自救
但,這樣做真的安全嗎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發生火災時,如果所有的安全通道都被切斷,這時可以退到浴室、衛生間內短暫避難。
進入浴室、衛生間後,應將門窗關緊,縫隙堵嚴,擰開所有水龍頭放水,這樣便於取水潑灑門窗降溫。若火勢發展到室內,可以躺在浴缸中暫時躲避,為消防人員施救爭取更多時間。
浴室、衛生間的門為了排氣,一般會留通風縫隙,根本無法阻絕濃煙。
另外,這些場所的門板多半是木門或塑膠門,並沒有防火功能,一接觸火源就燒熔了,此時要是浴室、衛生間內沒有設置對外窗口,空氣無法流通,室內人員也無法向外面呼救,所以浴室、衛生間內避火併不是自救的最好辦法。
1.火災來臨,首先逃生。如被困在屋內時,可先試探門的溫度,並從門縫判斷室外煙霧的濃度,如火勢不大,一定要果斷逃生,切不可一直躲在屋內錯失逃生時機。
2.如逃生時發現出口被大火濃煙封堵,而自身又無防護裝備,不要再貿然向外衝,應退回屋內,用溼毛巾、衣物堵住門縫,並向門上潑水降溫。
3.被大火濃煙圍困在室內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判斷躲避位置,可選擇開放空間,如陽臺、有窗戶的衛生間等。
4.如只能在屋內固守待援,一定要想方設法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並確保所處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隔離濃煙烈火,為救援爭取時間。
特別提示
起火時躲避的地點不應以名字來判斷
而應以場所實際性質來決定
要有足夠的空間和良好的通風環境
同時要有條件向外界傳遞求救信號
就浴室和衛生間而言
能否成為火災躲避地點
關鍵要看實際的位置和結構是否合適
普寧消防溫馨提醒:遺憾無可挽回,但如果我們能在平時注重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意識,及時消除身邊火災隱患,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悲劇發生。生命至上,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