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浙旅院公寓管理中心」關注我們
4號候選人,張新玉
NO. 1|壹
張阿姨,名叫張新玉,來自河南南陽。提起河南省,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地方就是商文明發源地、黃帝故裡鄭州,或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神都洛陽,亦或是曾稱為東京、汴京的古都開封。而張阿姨的老家——南陽,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有著3000年的建城史。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範蠡、「智聖」諸葛亮、「謀聖」姜子牙等歷史名人,後人稱為南陽「五聖」,真可謂是人傑地靈。
NO. 2|貳
張阿姨曾經在老家做過十四年的小學數學老師,後因種種原因,沒有能繼續待在學校教書。2015年她隨丈夫從南陽來到杭州工作,應聘上了旅院的公寓宿管員。從此與兒女分隔兩地,每逢中秋佳節,正好都趕上新生報到,因為宿管員工作的特殊性,她基本都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中秋佳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身在異鄉的張阿姨又怎能不想念千裡之外的南陽,思念遠在家鄉的兒女。但當她和丈夫倆圍坐下來,喝一碗胡辣湯、吃一碗方城燴麵,這思鄉之愁、思念之情算是解了。一碗胡辣湯、一碗燴麵看似簡單,但卻代表了「中原人」味蕾深處鄉思的最深厚記憶。
NO. 3|叄
在學校工作的這幾年,張阿姨一直負責管理南校區三號女生公寓樓,張阿姨說南三的孩子都是旅行社管理系的學生,她們嘴巴可「甜」了,進進出出一句句「阿姨好,阿姨好」的叫著,心裡可舒服著呢。也許正是因為曾經當過老師的關係,張阿姨給人一種端莊、親和的感覺,笑起來特別「溫暖」。
張阿姨說她淚點很低,學生的一些暖心舉動,她都會感動的掉眼淚。有一次,一個學生和室友鬧彆扭,跑來找張阿姨聊天,學生聊著聊著就哽咽了起來,學生說想家了,想媽媽了,甚至提出了一個「無理」的要求,說是晚上想睡在阿姨的值班室,張阿姨耐心的和她聊天,得知學生來自外省,獨自在杭州求學,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情況和安全問題,張阿姨當晚就和這位同學在值班室「擠」了一宿,同學第二天和她說:「阿姨,你真的像我媽媽一樣。」張阿姨當時聽了之後,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她說學生這一句話,她做這份工作就值了。
我注意到,張阿姨說到這裡,已經紅了眼睛。
NO. 4|肆
也許很多同學不知道,上學期張阿姨請了長假去看病,醫生說她這個病需要多多休養,還要注意飲食,但是她這學期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她說,她離開了這些孩子們在家閒得慌。
這是採訪中唯一看到她「倔強」的一面。
NO. 5|伍
採訪完之後,張阿姨在公寓樓門口笑著揮手和我告別,依舊是那個張阿姨招牌式的溫暖笑容,明眸璀璨。此時正好是傍晚時分,杭城的落日美的讓人駐足痴望。
可是我心裡卻想,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 End -
▼
文字∣韓 勵
編輯∣韓 勵、李麓燕
校對∣夏漢波、葉芳芳
©本文版權歸「浙旅院公寓管理中心」所有
圖片來自浙大新宇物業-旅院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