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在兩腳面出現一些小紅點,有點癢。後來慢慢發展到小腿上, 有連成片的趨勢,並出現針扎和癢的感覺,腿部一用力腳就覺得發漲。腳掌沒有出現」以上是一名患者的敘述,請問自己是不是得了過敏性紫癜?
我國著名的紫癜血液病專家胡桂生教授表示:過敏性紫癜屬於血管免疫性疾病。是由於機體對某種物質過敏導致全身小血管受損而引起出血性疾病。屬於中醫「斑」、「疹」、「衄血」範疇。一般多因陰虛陽亢、血熱妄行所致,但也有屬於虛寒之類。兒童及青少年較多見,男性較女性多見。
胡桂生教授指出:診斷過敏性紫癜,首先要結合其最主要的特徵性表現:
1.紫癜呈對稱分布、分批出現、反覆發作
2.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一,可融合成片
3.局部可有癢、熱、漲等感覺
4.可伴有消化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可出現血便;可有關節疼痛,以四肢大關節為主;腎臟症狀,如蛋白尿、血尿等。
通過患者的描述,結合以上特徵性表現,初步考慮患者所患疾病為過敏性紫癜的可能性較大,中醫診斷疾病不需要藉助什麼檢查,但需通過望聞問切來作出判斷。
胡桂生教授溫馨提醒:過敏性紫癜的診斷一般不難,關鍵是選擇一個正確的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1.對皮膚紫癜的一般治療: 應用抗過敏藥物如息斯敏、撲爾敏、葡萄糖酸鈣;降低血管通透性藥物:安絡血、蘆丁、維生素C;血小板聚集抑制藥:潘生丁;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強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
2.對症治療:腹痛者可用鎮靜劑,如魯米那等;消化道出血者,量少時限制飲食,量多時禁食,並應用止血藥物如止血敏等;關節腫痛者可用阿司匹林;有感染者,尤其是鏈球菌感染時,可用青黴素等抗菌素控制感染;有腸寄生蟲者,須待消化道出血停止後驅蟲;有病灶者,如齲齒,鼻竇炎,扁桃體炎等應徹底治療;出血量多,引起貧血者可輸血;對於腎型或強的松治療不佳者,還採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醯胺、硫唑嘌呤等化療藥物。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疾病講究辨證論治,過敏性紫癜是由外感邪氣,或內傷飲食,熱毒內伏,氣血受損而發生;治宜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凋理肝腎,補益氣血等。
胡桂生教授強調:西醫傳統治療過敏性紫癜的辦法是對症處理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使用激素會使免疫系統更加紊亂,長期使用副作用多,停藥困難,易復發,形成惡性循環。所以,過敏性紫癜容易反覆發作。
在治療上,中醫辨證治療具有明顯的優勢,增強人的體質,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其靈活性是西藥無法比擬的,完全避免了西藥可以出現的種種弊端。根據人的體質、地域及當時的時令來辨證施治,確定詳細、合理的治療方案;針對性強,見效更迅速;純中藥製劑,有效杜絕復發。
更多紫癜血液病的治療知識,可添加微信號:bjxy120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