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森工】央視闢謠!木耳被噴灑農藥和激素?不存在的!

2021-02-25 方林有線臺

看他說的這麼言之鑿鑿,不少市民百姓都慌了起來,難道我們餐桌上那些木耳其實都是「害人」的?

為此,CCTV1頻道《生活圈》欄目組立即派出記者,聯繫有關方面專家來到中國黑木耳之鄉——尚志來一探究竟。

節目組首先詢問了每天與木耳打交道的種植戶們,然而卻得到了一致的回答——木耳不會長蟲子,自然無需噴灑農藥。

原來,木耳不長蟲子是由於它相對獨特的種植方式:

在放置菌袋之前,農戶們會首先對種植地進行除草除蟲的處理;

接著在地面上鋪上一層塑料薄膜,也稱之為「地膜」;

其次才是菌包下地,開始木耳的種植。

這樣一來,即便是地膜中長出了為數不多的雜草,農戶們隨手就可以清理了,非常方便。因此根本不存在視頻裡男子口中「請人工來除草成本高所以要噴灑農藥除草」的說辭。

視頻中的男子還稱,不少種植戶出於增產增收或是改善木耳品相的目的會向木耳噴灑激素,那麼,激素真的能進入菌袋內部從而影響木耳的品質麼?

學者與記者在現場做起了實驗。首先是用噴壺對準菌袋噴水,查看能否滲入菌袋內部;其次是將整個菌袋浸入水盆3分鐘查看是否有液體進入。

結果,兩項實驗均顯示液體無法通過這兩種方式進入菌袋內部,也就是說,「外部噴灑」激素這一方式是不可行的。

同時,專家稱,目前沒有科學論斷證明木耳可以通過耳片吸收營養促進其生長,市面上也沒有有資質的或是國家權威部門認定的通過耳片使用的專用肥料。真正決定木耳品質的是菌袋裡營養成分的配比,所以視頻中男子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面對市面上大量的木耳產品,專家給出了幾點建議幫助大家來挑選質量上乘的好木耳。

①大小比較均勻;

②耳片完整,無殘缺;

③顏色均勻,整潔;

④無異味;

⑤木耳較硬,聲音清脆。

另外,在平日食用木耳時,專家建議一定要認真清洗,料理前用熱水焯一下,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消滅表面附著的菌落,大家也可以放心地享用美味的木耳啦~

至此,相信大家都已經了解到那則「有圖有真相,有理又有據」的視頻其實就是一則謠言了。面對生活中的謠言大家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更不要跟風轉發。


相關焦點

  • 【驚人熱點闢謠】給西瓜打毒針事件最終查明 真相居然是
    商丘網站建設-微信開發-品牌推廣:15518691722【驚人熱點闢謠】給西瓜打毒針事件最終查明 真相居然是夏後,多地曝出市民食用西瓜後中毒事件,朋友圈還有「西瓜被注射了甜蜜素和胭脂紅」的傳聞,「毒西瓜」讓不少人談及色變,同時,網上也出現了「不法商販給西瓜打針」之類的傳聞。「打針西瓜」是否存在?為什麼西瓜會帶「毒」?
  • 【最新闢謠】綿陽飛機噴灑藥物,真的連門都不能出?
    不少網友看到這條消息後,第一反應就是把它轉發給家人朋友,提醒他們別出門,避免受到農藥噴灑的影響。  有細心網友發現,這條消息說的很模糊,連噴灑農藥的局地時間範圍也沒有。  說起來,這條叫人不要曬被子不要曬衣服的微信,戰鬥力真是不一般的強啊。小編發現,其他地方也有這樣的消息在傳播。這是南京的↓↓↓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一個疑似向青蟹體內注射不明液體的視頻在網絡熱傳,網民紛紛猜測注射物為胡蘿蔔素、蟹黃膏和尿素精等,引發公眾廣泛討論。漁民、商販不可能為了增加一點點的重量就把活蟹變死蟹,做賠本生意。而視頻中用針筒向螃蟹注入橙色液體極有可能是南方的一種烹飪方式,在上蒸籠前向螃蟹注入料酒和佐料,會更入味。朋友圈流傳一則煮熟的河蟹疑似有膠狀物的視頻,讓愛吃河蟹的朋友倒盡胃口。水產專家闢謠,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並且黏黏的物質其實是蟹膏,並非注膠。
  • 亂噴農藥,沒想到十七人誤食中毒 法院判他……
    >          仙居一村民將殘餘百枯草噴到路邊野果樹上,結果17人誤食中毒——  網友「仙法」@台州晚報:除完草,順手將農藥噴灑在路邊的野果樹上
  • 迎風灑農藥 後果很嚴重——市人民醫院9天內收治了6例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人
    又到一年農忙季,農戶們開始下地除草施肥,但不少人卻因此中了毒。施老伯立刻被家人送到附近的藤橋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搶救,也一度恢復了心跳。可在轉院的過程中,施老伯又一次休克,至今仍在醫院重症監護病房裡治療。去年接診80多例 家人很疑惑,施老伯只是噴灑農藥,怎麼會中毒?
  • 【網傳豬血燉木耳防霧霾 ?】專家:「豬血燉木耳」不具備清肺功能
    原來王阿姨在做豬血燉木耳。 這看著是色香味俱全,但是網上說的用這清肺解霧霾,靠譜嗎? 西安營養學會食品安全中心主任張嫿:「空氣裡面的一些微粒雜質,是會進入到我們的呼吸道,但是一些食物,比如說木耳豬血等,是通過消化道分解,在消化道裡進行吸收,像木耳豬血如果意義上來說是起不到清肺的功效的。」
  • 【1017丨闢謠】飛機撒藥治白蛾?這個謠言已流傳多次,不要信!
    4月12日,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對近日網上再次出現關於飛機撒藥治白蛾的謠言進行闢謠。原文如下:近日,網上再次出現關於飛機撒藥治白蛾的謠言:「巿園林辦通知:本月15號--25號室外不要曬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燒烤等露天食物)。儘量減少郊外,戶外活動。
  • 印象長白山森工:北國俏江南
    點擊長白山森工集團即可關注
  • 三名小學生靠斷腸草成「農藥王者」!網友:這波真不「坑」
    其輔導老師介紹,鹼性溶液能夠溶於水,經噴灑的蔬菜水洗後可以放心食用。▼農藥王者▲你還在玩「王者農藥」的時候,3名四川巴中小學生成了「農藥王者」! ▲兩年前,到鄉下姥姥家玩耍的胡丁丹對這種昆蟲和牛都不吃的植物產生好奇。
  • 震驚丨央視曝草莓普遍含違禁農藥,還有啥能吃的?
    ■責任編輯:小海海■主編:草根君(微信號:nhziliudi)央視財經(《是真的嗎》
  • 農藥致枸杞樹「中毒」,農戶獲賠14萬餘元
    奇臺縣農戶宇鑫(化名)的53畝枸杞樹「寧杞7號」中了農藥「噻嗪酮」的毒,枸杞樹脫葉落果,損失慘重。為討說法,宇鑫與銷售商對簿公堂。2017年6月,宇鑫在新疆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業公司)售貨員的推薦下,購買了「73%炔蟎特」「阿維·螺蟎酯」「噻嗪酮」等農藥,並在該公司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對53畝枸杞樹進行噴灑。
  • 昔日伐木為生 如今依林「生金」——平江縣森工林場改革轉型邁出...
    11月23日一24日,平江縣森工林場改革後更名為生態林場的揭牌儀式分別在6個森工林場隆重舉行 。 這標誌著該縣在全省率先啟動的森工林場改革工作已全面結束,並實現了從「木頭經濟」向「生態經濟」轉型的跨越發展。
  • 農藥用量有多高,數據到底誰造謠?
    新聞郵件介紹了人民日報、新華社、農資導報等媒體最近陸續發布的關於「科普」和「闢謠」的報導,說:為提高公眾科學素養,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重點活動之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於6月27日在北京舉辦。讀後感:為轉基因商業利益,農官以「科普」和「闢謠」的名義搞造謠,試圖掩蓋轉基因作物非法濫種捆綁農藥超量使用而造成危害和國家管理失控的真相。
  • 蟹黃致癌、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漁民、商販不可能為了增加一點點的重量就把活蟹變死蟹,做賠本生意。而視頻中用針筒向螃蟹注入橙色液體極有可能是南方的一種烹飪方式,在上蒸籠前向螃蟹注入料酒和佐料,會更入味。謠言三:螃蟹注膠朋友圈流傳一則煮熟的河蟹疑似有膠狀物的視頻,讓愛吃河蟹的朋友倒盡胃口。水產專家闢謠,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並且黏黏的物質其實是蟹膏,並非注膠。
  • 噴了農藥的"毒茄子"一夜之間竟然被偷走?!人人談茄色變
    「噴了農藥的茄子被人偷走,大家千萬小心。」前兩天,連南縣一篇關於剛噴灑過農藥的「毒茄子」失竊的內容在QQ、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流傳,事件開始發酵。  據連南警方透露,7月13日,該縣一農戶報警稱:其自家菜地種的約一百斤茄子(表面為紫紅色,重量二三兩至半斤不等)被偷,這批茄子前一天剛噴灑了阿維敵敵畏一瓶、阿維高錄一瓶蓋和霜脲錳鋅一包的合劑等農藥。目前,茄子下落不明。事主因擔心出事故遂報警,與此同時,消息不脛而走,在微信朋友圈流傳,事件開始發酵。警方立即展開調查。
  • 高陽將進行飛機噴灑藥物,大家相互通知!別驚慌!
    2016年4月13日至4月23日,在高陽縣進行飛機噴灑藥物防治春尺蠖作業,請廣大群眾積極配合,並注意以下事項。
  • 央視再次闢謠:長期飲用RO反滲透售水機的純淨水對身體無害 (科宣部)
    很多消費者面對各種品牌和功能的淨水器和售水機,難以抉擇。本期節目邀請權威專家為您講解淨水器的知識,期間央視再次闢謠:長期飲用純淨水對身體無害。國家權威電視臺說:純淨水安全、無害放心喝再看看央視的其他節目怎麼說中央2臺{健康之路}欄目對健康飲水的科學權威解釋什麼是礦泉水?
  • 甘藍生長不佳,菜農索賠,法院:退農藥款,賠償免談!原因是...
    近日,江蘇省海安市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農藥產品責任糾紛案,判決被告韓某返還原告徐某全部貨款7200元。事件追溯至2016年4月,徐某從韓某經營的合作社處購買了六箱某除草劑產品。除草劑內含一包精喹禾靈和一包助劑,助劑標籤上標有「甘藍、花椰菜、芥藍田專用」等字樣,但沒有成分、含量的相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