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講:人各有志。殊不知,從生理角度講:人各有穢。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濁氣。有位先哲曾講:「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比人和猴子之間的差別要大得多。」人與人不但心理方面千差萬別,生理方面也形形色色,身體的濁氣也各個不同。
情緒、飲食、居住環境、人際接觸等,都會給人體積累穢濁之氣,而不同的人呢,其情緒、飲食、居住環境、人際接觸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我們看小孩或年輕人,會覺得清爽一些。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大,人老珠黃了,眼睛沒有以前那麼明澈了,整個身體的氣質也沒有以前那麼清朗了。當然,有的老年人還依然很清朗,但是這種情況不多。整體上講,穢濁之氣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積累。從佛教的意義上講,這與一個人所造的各種業有關,惡業造得多,人身體上積累的穢濁之氣也會多。所以人們經常講,有的行業是骯髒的,有的錢是不乾淨的,這種說法都有其實際意義。
人正是因為積累了穢濁之氣,所以會生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穢濁之氣在身上,穢濁之氣可以通過身體的接觸而傳播。所以,人們在精神層面上可以深交,比如說朋友,知己、同學,可以互相傾訴,互相鼓勵,互相撫慰,互相啟發,這都是精神上的交往,是無形的,這沒關係。但身體上不宜過多地有接觸。所以,中國古人見面,一般都是不握手的,都是作揖打拱。除非關係非常好,才「執手相看淚眼」,或者挽手而行。就連醫生診脈,三個指頭搭在病人寸口,兩個人在身體上都存在一個接觸,一個溝通。病人的穢濁之氣肯定是要多一些,醫生給每一個病人把脈,他接觸的穢濁之氣也會多了,所以把脈以後要洗手,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清潔方式,當然還有別的方式。
既然連握手、診脈這種簡單的接觸都有所忌諱,就不用說男女的肌膚之親了。男女陰陽交抱,接觸得非常親密,兩個人身上有形的穢濁之氣不一樣,會互相滲透、傳播,一加一大於二,所以古人一直注意「男女大防」,這也是原因之一。
中醫裡有一種病叫「女勞疸」,就是因房事過度而導致的渾身發黃或發黑。這類患者往往接觸的異性比較多,所以體內穢濁之氣就比較多。所以,清代醫家沈金鰲創造出一個方子:沈氏黑疸湯,專門用來滌蕩下焦穢濁的。沈氏黑疸湯用大劑量的茵陳、天花粉,疏肝利膽,化痰滌蕩下焦,藥後會有黃水從小便而出,這就是在排穢濁之氣。先把穢濁排掉,再考慮下一步治療。
所以說,男女縱慾濫交,不但傷精,而且給身體積聚穢濁。
現代醫學認識到,很多疾病可以通過性接觸傳播。這種認識其實尚淺。通過性接觸傳播的是穢濁之氣,而病毒只是這些穢濁之氣的一種。有的穢濁之氣,在不同的人身上會發為不同的病,產生不同的病毒。這樣,我們就看不到它的直接傳染關係,像這樣的病,現在非常多,遠遠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警惕。
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都知道「君子要潔身自好」。什麼叫潔身自好?就是不要沾惹過多他人的穢濁之氣。一個人如果在性生活上不檢點,別人就會說他很「髒」,這並不是一個比喻的說法,而是在說一種實際情況,因為他兼收並蓄了很多人身上的穢濁。學問都是在隻言片語中。
東西髒了,就容易生蟲,人的身體髒了,就容易生病。現在很多病都與穢濁有關,只不過是醫生不說罷了,給病人留點面子。當然,負責任的醫生會旁敲側擊地對病人進行一些勸告和警示。
按照傳統的慣例,中醫治這種穢濁病是要收錢的,否則醫生就會給病人背業。病人濫交,是在作惡,有了病,是自然規律在懲罰他,也可以說是上天在懲罰他。醫生給他治好了,他再繼續胡作非為,醫生就是在逆天而行,助紂為虐。所以上天就要懲罰你這個醫生了。收這種病人的錢,等於收了一點罰款,當然這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本上還是要讓這個病人回心轉意,怎樣才能做到,就在於這個醫生的智慧了。(文/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