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星期,很多什葉派穆斯林用不同的方式慶祝了阿舒拉節。阿舒拉節是什葉派最重要的一個宗教節日,為了紀念在公元680年被殺害的先知默罕默德的外孫,伊瑪目海珊。海珊事件也跟什葉派和遜尼派歷史性分歧的產生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直到我們21世紀的今天,一部分什葉派人士還是用非常傳統的方式來紀念這個古老的節日。
圖上看到的是生活在希臘的印巴社團,他們在一起血祭阿舒拉節。(target)這些成年男子用捆綁在一起的鋒利尖刀猛擊自己的後背,鮮血四濺。周圍有很多圍觀的人,甚至不乏婦女兒童。
在儀式完成過後,這些男子聚集在一起跪拜祈禱。有的人背上已經是血肉模糊,看上去觸目驚心。血祭是阿舒拉節的傳統形式,只是到現如今,這種形式是否應該保留,或者怎樣保留成了一個有著宗教、道德、政治多層意涵的辯題。就連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呼籲說,尊重傳統,但不得濫用血祭的方式。
在黎巴嫩,一個父親抱著他的兒子,在請一個德高望重的神職人士為他的兒子割頭皮,父親眼裡其實還是有難以抑制的心疼不舍。在小朋友的頭上割一刀,剃點兒皮,滴點兒血,是阿舒拉節的一個傳統項目,只是割多少皮,滴多少血,就不一而從了。
這是在小王國巴林,一看這個氣氛就比較緊張。其實一些較為極端的遜尼派穆斯林對阿舒拉節向來是懷有敵意的。他們的手裡拿著足以自殘跟自衛的利器,好像如臨大敵無所畏懼的樣子,頭上戴著繃帶,用英語或者阿拉伯語寫著海珊。其實關於出於宗教信仰的自殘行為,也不是僅僅出現在穆斯林什葉派,遜尼派,猶太教,包括基督教也都有。一些學者對宗教進行一種分類,說宗教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產生傳統教義派、基本教義派和苦修派。也就是說把傳統教義跟基本教義中秉承苦修作為的人單列一派。那麼也有從事宗教心理研究的人對苦修者心理做過研習,一種說法是,這些人是渴望得到救贖心切,而無從表達,於是用身體上的痛楚來安撫內心由於不知,不可知,未可知而產生的不安全感。
《今日視點》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12:55
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19:50
播出頻道:鳳凰衛視中文臺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