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曾幾何時,「女性向」內容開始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特別是懸疑的「女性向」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而《摩天大廈》無疑成了最近被熱議的「懸疑類女性向」的香餑餑。
這自然離不開原著是出自女性作家之手,更為關鍵的是在劇組創作時,導演陳正道就曾說過:希望女性能夠相互理解並團結在一起,互相不再批判對方,很多惡的事情才能夠得以伸張。
這位懸疑劇達人為我們巧妙地闡釋了劇作中作家吳明月篇中兩個女人的友誼建立過程,全然沒有那些撕逼的戲劇橋段。沒有刻意迎合人們腦海中的刻板印象,是此片能夠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同樣地,在警察的設置過程中,編劇同樣為頗為老道的男警察設置了一位積極上進的新晉女警,通過他們辦案風格的不同,從而牽扯出對於女性群體的關愛。
但人終究會長大,如何擺脫或者超越家庭帶來的傷害,需要透過各種努力。更需要一個大環境的持續善意。
女性視角下的展現,是懸疑劇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多的人也能藉此看到一個人如何建立家庭的過程,不只是有一方的努力和拼搏。
對於大量女性問題的探討,李茉莉的父親重男輕女的觀念、林夢宇的妻子對鍾美寶的固有偏見、社會要求女性早點結婚的想法、人們不去指責強暴犯卻去指責受害者穿太少的混蛋邏輯…… 無疑是編劇很得人心的地方,也藉此照亮了更多地被隱蔽了的不平等。
奇怪人生為何越活越逃不開母親的影子,在冷漠的摩天大樓裡,觀眾們反而看到了冷漠的另外一邊。
這麼靠近,這麼靠近,都不能完全擁有她。也許就如陳雪自己所說:「對於摩天大樓的最初構想,是來自於'巴別塔'的概念,人們紛紛建造巨大高樓,想要接近天際,然而卻因此失去了可以溝通的共同語言。小說裡的摩天大樓不只是高樓,還是個巨獸,它包羅著各色各樣的人們,仿佛世界的縮影,同時也吞沒了這些想要登天的人。」
一部好的劇作,不僅僅仰賴於導演的編排,編劇的打磨,更在於擊中當下馬路上走過的每一個人的內心情緒——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願,但也要去學會愛。羞於談愛,這是我們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