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草認藥:告訴你民間良藥「密蒙花」的妙用!

2021-02-12 我把健康帶回家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是我們觀察、了解世界的「窗口」,同時也唯一可以把事物以圖像的形式才讓我們大腦感知的「窗口」,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保護眼睛,而在傳統養生的策略中,也有很多養眼、護眼的方法。

而在傳統的中醫文化中認為「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的健康與肝息息相關,而有一物正是根據這個理論可以讓我們達到保護眼睛的目的,此物雖然名而不貴,尤其善於潤肝明目,眼睛的亞健康不論新久、虛實皆可用它養生,可以說是專為養眼而生。

這一物就是密蒙花,屬於馬錢科多年生落葉灌木,養生用的是它的花或者花蕾,密蒙花是養生的好物也是觀賞之花,在淮河以南的地區比較多見,在各個地方的叫法略有不同,比如錦花、水錦花、蒙花、黃飯花、小錦花、疙瘩皮樹花、雞骨頭花等,雖然叫法不一樣但都是說的密蒙花。

密蒙花用於養生最早見於宋朝的《開寶本草》一書,這是首先記載它可用於明目的本草類書籍,在《本草經疏》中提到「密蒙花為厥陰肝家之正物,所主無非肝虛有熱。蓋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肝血虛則為翳,肝熱甚則為赤。此物甘以補血,寒以除熱,肝血足則諸消矣」。

深受李時珍崇拜的名家王好古曾說密蒙花「潤肝燥」,由此可見它的養目之功主要在於養肝,正因為它可以清肝之火熱又可以滋潤肝之燥而養虛,所以不論新久、虛實都可以用它養生,並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闡述。

一、用密蒙花養生可以清肝熱而明目。

肝有火熱最大的特點是「上炎」,也就是向上而影響頭腦、眼睛等地方,《本草經疏》中就提到「肝熱甚則為赤」,也就是說肝火大的人多有眼睛發紅、看東西不舒服的亞健康,這一類人養生既要清肝火又要明目。

在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就在了兩個可以讓這一類人養生的方法,如用密蒙花與白朮、菟絲子、青箱子、防風、白蒺藜搭檔可用於肝火而「風毒」上攻的眼睛亞健康;密蒙花與石決明、木賊、蒺藜、羌活、菊花搭檔可用於肝火而肝風內動,眼睛看不清東西的亞健康。

二、用密蒙花養生可以滋養肝血以明目。

在《本草經疏》中提到「目得血而能視,肝血虛則為翳」,這其中的「翳」就中醫文化的說法,就是看東西如隔薄膜,而且是真的有一層肉質的薄膜。

用密蒙花養生的特點是「寒潤」,尤其適合這一類人的亞健康,如《原極啟微》中提到密蒙花與川芎、菊花、蟬蛻、天花粉可以養生;《聖濟總錄》中提到密蒙花與黃柏根搭檔可讓此類人養生用。

三、用密蒙花養生可以潤肝燥明目。

「火熱」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燥」,肝熱也是如此,密蒙花的養生特點是既可以清肝熱又可以潤肝燥,尤其適合肝熱日久的眼睛看東西不清楚,如果這一類人的特點是「眼見黑花」、怕見到光亮、反反覆覆,《聖濟總錄》中提到可用密蒙花與石決明、連翹搭檔養生;《銀海精微》中提到眼睛「羞於見光」、看不清人,屬於肝膽不足者可用密蒙花與枸杞子、菊花、羌活、蔓荊子養生。

值得一說的是,密蒙花因為有「寒潤」的特點,所以適合「熱」的人養生,而眼睛亞健康屬於陽不足而寒氣內生的人不適合用它養生。再就是用它養生以3至9克為度,不適合多用。

關於密蒙花還有一個不得不提起的事,那就是有一種花叫做結香花,這種花在外形上與密蒙花極其相似,區別在於密蒙花柔軟,結香花脆、易折斷,在養生過程中需要加以區分。

密蒙花是養護眼睛的好東西,用它養生是基於傳統的中醫文化,但中醫文化有寒熱、虛實之分,還把五臟視為健康的根本,所以愛護眼睛也要找到合適的養眼之法。

【點讚、關注、分享,請隨意,感謝閱讀,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續斷」的妙用!
    在路邊山野之中,很多被人忽略的植物,都可以做良藥,助人除病疾。它在中藥裡面被稱之為---續斷,顧名思義,此藥有接斷骨之功,續斷筋之效,其實續斷不僅是一味接骨療傷的良藥,還有很多其它的妙用。中醫裡面認為續斷味辛甘帶苦,微溫補益健體,有強健筋骨、續接折傷、安胎、滋補肝腎的作用。續斷的本意即使續接斷骨之用,它可以活血止痛,有強健筋骨、續骨療傷的功效,在古代是治療傷科疾病的良藥。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蒲黃​」的妙用!
    像野外的蒲公英、艾草、薄荷等,在農民眼裡都是可以賣錢的良藥。而在這些野生的中草藥之中,也不乏一些價格不菲的藥材。比如這種在農村水塘、河溝邊常見的植物香蒲,就是一味藥用價值極高且價格不菲的中藥材。香蒲在成熟的時間會長出一個形似「香腸」般的花柱,而它花柱上的花粉,正是一味止血化瘀、活血止痛的良藥。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椿樹皮」的妙用!
    在如此眾多的中藥材資源裡面,有很多都被人們忽視了,比如這味藥---椿樹皮,就是一味被人們忽視的良藥。中藥材椿皮的藥性偏於苦寒,用量一般大概在6-9克左右即可,同時也要注意此類苦寒之藥對於脾胃虛寒的人,是不宜使用的。【點讚、關注、分享,請隨意,感謝閱讀,下期再見!】
  • 民間草藥:粟米草
    這個描述,與今天人們看到的粟米草是一樣的。粟米草,入藥為粟米草科植物粟米草或簇花粟米草的全草。生於荒地沙土,及河壩等處,分布於我國中部至西南部。性味淡澀,涼清熱化溼,解毒消腫。主腹痛洩瀉,痢疾,感冒咳嗽,中暑,皮膚熱疹,目赤腫痛,瘡癤腫毒,毒蛇咬傷,燒燙傷。
  • 民間草藥:光明草
    原來,狗尾草的全草,花穗、根和種子均可入藥。性味甘淡涼。不僅清熱利溼,解毒殺蟲,還可祛風明目,是治眼病的良藥,可讓病者獲得光明。全草可在風熱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上叱吒風雲。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等。內用選方:1、治小兒發熱:狗尾草30g,水煎加冰糖服。
  • 【識花】肥皂草
    來源:花現生活美【肥皂草】學名:Saponaria officinals Linn別名:石鹼花花語:淨化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目:中央種子目科:石竹科屬:石竹族種:肥皂草屬生長習性肥皂草喜光耐半陰,耐寒,耐修剪,栽培管理粗放,在乾燥地及溼地上均可正常生長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地星」的妙用!
    地星入藥能清肺利咽喉如果是氣管與咽喉的慢性疾病則使用硬皮地星,並與蛇莓、伸筋草等中草藥煎煮使用;如果消化道出血則以尖頂地星為宜,並常與中藥三七一起煮水用。
  • 說藥 | 金絲草:清熱、解暑、利尿,屬利水消腫藥.
    【藥用部位】來源於禾本科植物金絲草的全草。【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歸經無。【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暑、利尿。屬利水滲溼藥下屬分類的利水消腫藥。圓錐花序窄長,直立,長8~15釐米,寬約l釐米,具較密的小穗,長約5毫米,通常具2枚孕性小花,淡綠色或乳脂色,頂部由數個不育外稃集成小球形;穎幾等長,膜質。小穗柄短,細弱,常彎曲,穎果褐色,光亮,紡錘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產地分布】生於地下水位較高的沙地上、山野或荒蕪田野。分布於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 識花辨草篇:石仙桃與石豆蘭的分辨
    某年某月某日,阿飛到菜場看到一蜀黍在賣這東東,於是買了點回家,不過人家告訴我這東西叫「石仙桃」,說是可以治療咳嗽滴,非常好滴。【石仙桃】【石仙桃】其他別名有:對葉草、雙葉巖珠、巖珠、雙葉石棗、珠蘭、巖豆(廣東)、山棗、小葉石橄欖、水橄欖柳仔、果上葉,細葉石仙桃(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小石仙桃、巖珠(浙江)。
  • 果不其然:田間地頭的一種野草,卻是被人忽略的良藥,祛風除溼
    ---豨薟草(Xī Xiān Cǎo)。那時間還不知道這種草叫什麼,有什麼用處,只覺得它和蒼耳一般那麼愛粘人便隨口叫做「粘蒼子」。因為它長得比一般的草高大一些,所以見到的時間經常喜歡拿鐮刀砍一下,以洩心頭之憤。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楮實子」的妙用!
  • 猴年馬月,古山識草
  • 101歲奶奶推薦:長在巖隙縫裡的一種野草,卻是治耳朵的良藥,祛風清熱,涼血解毒
    內容提示:長在巖隙縫裡的一種野草,卻是治耳朵的良藥,祛風清熱,涼血解毒!
  • 民間青草藥:防風草
    民間青草藥:防風草防風草,看到這個名字,有的朋友就問了,難道說這種植物有防風的作用,否則怎麼叫「防風草」呢?
  • 民間草藥:三稜草
    所以有三角草,三稜草的稱呼。其聚傘花序開花的時候,為圓筒形或長圓形,長10-25毫米,寬6-10毫米。看起來就像一個個小鑽子,也像一把把小梳子,還像一個個小釘子。怎麼命名更形象呢?就叫磚子苗吧!中藥界為它背上小書包,定了學名。分布於長江以南及陝西、臺灣、西藏等地。
  • 撥雲退翳丸:眼科疾病首選的內服藥!
    翳凡眼內、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視線影響視力的症狀皆可稱翳撥雲退翳丸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混濁首選的內服藥密蒙花、蒺藜、菊花、川穹、黃連、地骨皮、天花粉、蛇蛻、蟬蛻、荊芥穗、蔓荊子、薄荷、花椒、木賊、 當歸、楮實子、甘草密蒙花、蒺藜為君藥,具有清肝熱、散風、明目退翳的作用;黃連、天花粉、地骨皮助君藥,具有清熱的作用;蛇蛻、蟬蛻、木賊、荊芥穗、菊花、蔓荊子、薄荷、花椒
  • 藥材:拔毒草
    拔毒草也叫散血草或者筋骨草,它是一種能治療人類骨關節疾病的常用藥,來源於唇形科植物筋骨草是這種植物的乾燥全草。這種中藥材需要在筋骨草開花時直接採收,大約在每年的二三月份,這時採收的拔毒草藥效最高,能消腫止痛也能解毒。
  • 民間草藥:疳積草
    疳積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病,藥草界為兒童作想,產出了一種名為疳積草的植物,大名三品一枝花。在貴州,當地人稱其為地沙,若有小兒疳積,便會採來地沙6克,天胡荽3克,蒸豬肉或雞蛋吃。小兒便又歡蹦亂跳了。三品一枝花,為一年生小草本,水玉簪科植物,高10-30釐米。
  • 冬季慢性蕁麻疹來襲 抗組胺藥就是唯一良藥?
    並沒有,相當數量的患者服用半年後若停藥仍會再出現症狀。因此,醫生常常會建議患者在症狀控制並穩定一段時間後,再逐步減量並以最小劑量維持直至停藥。抗組胺藥就是治療蕁麻疹的唯一良藥?主任指出,事實上,常規劑量的抗組胺藥物只能控制大約60%的患者病情。也就是說,會有將近一半的患者可能口服抗組胺藥後症仍會有少量蕁麻疹發作甚至根本控制不住。
  • 提醒大家:農村超有效的「天然接骨藥」,專治跌打損傷和接骨,關鍵還不要錢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雲南白藥,知道它才是治療跌打損傷的良藥,其實在農村還有著這樣的一種野草,是可以與之比美的,它被人們稱為是「天然接骨藥」,專治跌打損傷和接骨,其實它就是接骨草,可能很多長輩們都見到過它,它在農村一般喜歡生長在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