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楮實子」的妙用!

2021-02-22 我把健康帶回家
有句話叫做「物極必反,過猶不及」,說的就是有些事物太過則可能出現相反的結果,在健康養生的過程中也是如此,不論是清、補、消、溫等何種方法,都不能太過,還有就是有些養生之物用得太多也會物極必反。

比如有一種養生之物,它與枸杞一樣滋養肝腎之陰、明目,卻又與眾不同,因為它既滋陰又伸陽,它的特點就是少用則潤筋骨、益精髓,而多用則損骨。

這一物就是楮實子,就是構樹上長的果實,一般在秋季成熟後就可以採摘,可以鮮用,也可以曬乾後使用。

在奇書《山海經》中就有楮實子的相關記錄,原文是「鳥危之山其間多磐石,其陰多檀楮」;而真正最早記載楮實子可用於養生的文獻是《別錄》,說它有「益氣明目」的特點,還說經常用它養生則「不老、輕身」,但是這一點後來被否決了,因為楮實子並不適合長期用。

《本草思辨錄》用「楮實滋陰伸陽」來形容它特點,現代對本草類書籍去偽存真,總結前人的言論以及輔以科技的手段實踐,發現楮實子主要是滋養肝腎為主,其它益處為輔。

一、楮實子滋腎。

腎是精氣的根本所在,精氣是健康的根本,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一些養生愛好者更看重「陽」的所在,雖然它固然重要,但是精屬陰,所以腎中之陰的地位同等。

如果腎中之陰的不足,則可能出現腰膝的酸軟、晚上去廁所頻繁、小便清稀且多的「下元虛冷」之特徵,這類人以老年人多見,也有許多的中壯年人如此,養生的方法是用楮實子、牛膝、乾薑、桂心同用,如果加入大毒的附子更佳,但是附子非常人所能掌控。

如果是感受風寒之後腰膝的痛,這並非單純因為外在風寒,可以說風寒是只是個引子,而實際的根源還在於腎中之陰,這類人養生可用楮實子、牛膝、當歸、乾薑同用,與上一個方法只是替換了當歸。

如果是腎中之陰不足日久,則因虛而生熱,不僅有上述的特徵,還會出現感覺從骨子裡往外煩熱、頭裡不清甚至是昏沉、夜裡出虛汗等特點,這類人養生可用黑豆研磨取汁後浸泡楮實子,曬乾後與枸杞子同用。

除此之外,本草類書籍中對楮實子的應用還有很多,比如腎中精血的不足,從而腰中無力,可用楮實子、杜仲、川續斷、懷牛膝、枸杞同用,以潤筋骨;男子如果「廢用」而不能起,可用楮實子、枸杞、補骨脂、肉蓯蓉、仙靈脾同用。

二、楮實子滋肝。

肝在竅為目,所以肝與眼睛的關聯甚多,楮實子的特點是滋養肝腎之陰,所以肝中之陰不足的人適合用之。

主要是針對肝中之陰不足,從而生熱的眼睛亞健康,這就是所謂的「清肝明目」,輕者一般可以單用楮實子研成末後用蜜湯送;如果同時又風熱,從而眼目的昏花、流淚,可用楮實子、荊芥穗、地骨皮一起研磨後與蜜混合一起吃。

這兩類是楮實子的主流養生用法,但是前文中提到,楮實子少用則潤筋骨,多用則損骨,這個度的把握一般是單次用6至12克,時間以亞健康的表現減弱或部分消失為宜。再就是因為楮實子同枸杞子一樣屬於滋陰之物,所以虛寒之人最好不要用。

不僅是楮實子有這種物極必反的特點,大部分的養生之物都是這樣,所以為了健康需要多學習養生知識、多了解健康知識,並且學以致用。

結語:關注/我把健康帶回家/,學養生愛養生,養出好身體,樂享好生活;看完記得點個讚,分享給家人、朋友也看看,多積福報,感謝閱讀,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蒲黃​」的妙用!
    像野外的蒲公英、艾草、薄荷等,在農民眼裡都是可以賣錢的良藥。而在這些野生的中草藥之中,也不乏一些價格不菲的藥材。比如這種在農村水塘、河溝邊常見的植物香蒲,就是一味藥用價值極高且價格不菲的中藥材。香蒲在成熟的時間會長出一個形似「香腸」般的花柱,而它花柱上的花粉,正是一味止血化瘀、活血止痛的良藥。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續斷」的妙用!
    在路邊山野之中,很多被人忽略的植物,都可以做良藥,助人除病疾。它在中藥裡面被稱之為---續斷,顧名思義,此藥有接斷骨之功,續斷筋之效,其實續斷不僅是一味接骨療傷的良藥,還有很多其它的妙用。中醫裡面認為續斷味辛甘帶苦,微溫補益健體,有強健筋骨、續接折傷、安胎、滋補肝腎的作用。續斷的本意即使續接斷骨之用,它可以活血止痛,有強健筋骨、續骨療傷的功效,在古代是治療傷科疾病的良藥。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椿樹皮」的妙用!
    只不過大多時間人們對中醫藥的認識並不十分清楚,很多時間便錯過了一直生長在身邊的中藥材。在如此眾多的中藥材資源裡面,有很多都被人們忽視了,比如這味藥---椿樹皮,就是一味被人們忽視的良藥。相信隨著更深入的研究,椿皮的藥用價值將會得到更多的認識和應用。椿皮由於來源於臭椿樹,所以其味道方面偏於苦澀偏臭,因此椿皮大多時間都是隨其它藥材一起煎煮服用。中藥材椿皮的藥性偏於苦寒,用量一般大概在6-9克左右即可,同時也要注意此類苦寒之藥對於脾胃虛寒的人,是不宜使用的。【點讚、關注、分享,請隨意,感謝閱讀,下期再見!】
  • 認識中草藥:告訴你民間良藥「地星」的妙用!
    地星入藥能清肺利咽喉如果是氣管與咽喉的慢性疾病則使用硬皮地星,並與蛇莓、伸筋草等中草藥煎煮使用;如果消化道出血則以尖頂地星為宜,並常與中藥三七一起煮水用。
  • 識草認藥:告訴你民間良藥「密蒙花」的妙用!
  • 民間中草藥:蛇床子
    漢福林痒痒霜,它成分是植物提取精華,含有多種中草藥成分:茶樹油、蛇床子、苦參、白蘚皮等。具有緩解瘙癢、抑制真菌滋生和消炎的作用,通過現代化工藝合成,讓藥膏裡的中藥吸收度和利用率更高,對於真菌的殺滅率達到了驚人的99.9%。漢福林痒痒霜具有消炎、鎮痛、止癢、抑菌作用。
  • 果不其然:田間地頭的一種野草,卻是被人忽略的良藥,祛風除溼
    路邊的蒲公英,山坡的地丁草,河邊的石菖蒲,水溝的旱蓮草,這些都是野外常見的植物,也是人們熟知的中草藥。然而有一種「野草」卻經常被人們忽略,很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外形平凡,毫不起眼,而且種子還經常喜歡粘在人的衣服上,惹人討厭。
  • ​民間中草藥:蛇床子
    漢福林痒痒霜,它成分是植物提取精華,含有多種中草藥成分:茶樹油、蛇床子、苦參、白蘚皮等。具有緩解瘙癢、抑制真菌滋生和消炎的作用,通過現代化工藝合成,讓藥膏裡的中藥吸收度和利用率更高,對於真菌的殺滅率達到了驚人的99.9%。漢福林痒痒霜具有消炎、鎮痛、止癢、抑菌作用。
  • 民間草藥:光明草
    不僅清熱利溼,解毒殺蟲,還可祛風明目,是治眼病的良藥,可讓病者獲得光明。全草可在風熱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上叱吒風雲。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等。內用選方:1、治小兒發熱:狗尾草30g,水煎加冰糖服。
  • 民間草藥:蜘蛛抱蛋
    (《貴州民間藥物》)2、治筋骨痛:蜘蛛抱蛋9-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3、治經閉腹痛:蜘蛛抱蛋9-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福建中草藥》)5、治肺熱咳嗽:鮮蜘蛛抱蛋30g,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藥》)6、治傷暑發熱身痛,昏睡,喜嘔,腹痛(俗名斑痧):鮮蜘蛛抱蛋30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斑痧,指突然腹中絞痛,吐瀉不得。
  • 檸檬皮:清潔廚具十大妙用
    ,分享到朋友圈! 洗碗水中放幾片檸檬皮(還可再加點橘子皮,或滴幾滴醋),能消除碗碟餐具上的腥、羶等異味。同時,它還能使硬水軟化,同時增加瓷器的光澤。同樣,切過魚的菜刀,用檸檬皮擦一擦就能去腥;鍋裡的腥味,放點檸檬皮用水煮一會兒就可完全消失。
  • 民間草藥:六月雪
    在浙江民間,若人有渾身內熱,或是小兒疳積,當地人便會採來六月雪水煎服,症狀便會得好轉。名為六月雪的藥草,一定有著夏季盛開白如飛雪的花朵以及寒涼的特性,這個茜草科植物白馬骨或六月雪正是。白馬骨又名千年矮,為落葉小灌木,高25~45釐米。
  • 一味民間草藥:樓梯草
    (《安徽中草藥》)2、治黃疸:赤車使者幹全草23克,煮鴨蛋2枚,兌甜酒服。(《湖南藥物志》)3、治閉經:赤車使者15克,煎水,衝黃酒,紅糖各適量,溫服。(《安徽中草藥》)4、治紅白痢疾:半邊山(生的)15g。搗爛泡酒,兌淘米水服。每次1杯,每日2次。
  • 民間中草藥:松蘿
    點上面「藍字關注」……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松蘿大家認識嗎
  • 瓶瓶罐罐的美麗:空瓶子的5大妙用
    毫無疑問,DIY已經成為家庭裝飾的一種新潮流。而當你吃光了買回來的各種食物後,那些空瓶子就不再像往常一樣毫無用處了。因為,只要發揮你的一點想像力,不用費什麼精力,這些瓶瓶罐罐就會成為你家中美麗的裝飾品。那麼,這些空瓶子究竟可以怎樣妙用呢?
  • 一味良藥:刺老鴉子
    在眾多民間醫書上記錄的驗方看來,許多都是楤木根一味藥便挑大梁,而且,和刺老苞一樣可和食物同燉哦!且看:1、腎炎水腫:楤木根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2、肝硬化腹水:楤木根四兩,瘦豬肉四兩。水燉,服湯食肉。(《江西草藥》)3、胃痛、胃潰瘍、糖尿病:楤木根皮三至五錢。水煎,連服數日。(《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4、遺精:楤木根皮一兩。水煎去渣,加豬瘦肉燉服。(《江西草藥》)
  • 近期斷腸草中毒事件多發 秋冬季節食用中草藥進補需謹慎!
    秋冬季節,很多市民喜歡中草藥煲湯以滋補身子或進行食療。
  • 民間草藥:石蟬草
    《民間百病良方》載有一個祛瘀散結、抗癌方:以石蟬草250~500克,洗淨,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0—15天後,過濾去渣,即成。該書載其可治胃癌、食道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石蟬草,為胡椒科植物石蟬草的全草。
  • 民間草藥:絲瓜絡
    所以它通絡、活血、止痛都是把好手,可用於肢體疼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等,民間關於它的驗方特別多。1.治胸脅疼痛:炒絲瓜絡、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克,青皮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2.治胸痺及心氣痛:絲瓜絡15克,橘絡3克,丹參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