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很多市民喜歡中草藥煲湯以滋補身子或進行食療。但是,如果調配不當或誤食,往往容易損害身體,嚴重的還會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據閩西新聞網報導:1月2日12時許,事發龍巖永定區撫市鎮東安村一戶張姓村民家中,主人家正修繕漏水老屋,中午請工人吃飯。不料,飯桌上的一道湯,卻將就餐的6人毒倒。事發後,6人被送至永定撫市衛生院搶救,其中,今年70歲的戶主張大爺,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隨後,其餘5人被緊急送往市第一醫院接受治療。經相關部門調查走訪、現場勘查,初步查明是他們午餐中的一道菜為草根燉兔子湯,而該草根疑似斷腸草藤。誤食「斷腸草」事件在福建時有發生。
就在上周2017年12月31日晚,龍巖永定鳳城街道也有一對夫婦,因在家飲用自己熬製的中草藥湯(家屬估計是斷腸草),夫妻二人均中毒,其中一人已出院,而另一人重度昏迷,截至目前仍在重症醫學科搶救。在12月18日,55歲福建泉州安溪縣村名吳先生,患有慢性胃炎,聽人說有個民間偏方,用一種植物莖塊燉湯能治療胃炎,經人指點就自己上山挖了幾塊根莖和一些綠色植物,然後用來燉排骨湯。結果兩人均出現無力、睜不開眼等症狀,他們隨即被送到當地醫院搶救,但沒有好轉,隨後被轉送到第一醫院城東院區。醫護人員對吳先生進行血液灌流,加快毒素排出,並進行洗胃導瀉等處理。19日,夫妻倆病情已有好轉,但吳先生還在重症監護室治療。事後醫生們初步判斷,夫妻倆燉湯的根莖和綠色植物是斷腸草的根莖和葉子。
而在11月29日晚上,福建寧德福安市就發生了一起祖孫3人因不慎食用草藥湯被毒倒的事件。當地醫院醫生說,祖孫3人中毒的原因,疑因誤食了「斷腸草」。斷腸草又名大茶藥、鉤吻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主要生長在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等地的山區,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
斷腸草主要生長在山區,常常纏繞和混雜在其它植物中,它的根部外觀與煲湯藥材五指毛桃十分相似,它的花也與藥材金銀花相似。
斷腸草根
斷腸草根淺黃色,有甜味。斷腸草的花一般生長在枝條的關節處和枝條的頂端,而且其花是呈簇狀生長,一個關節處往往有多朵花。而金銀花主要生長在枝條的「關節」處,花朵成對狀,一個「關節」處一般只生長兩朵小花。
最關鍵在於不採摘、不食用野生草藥。應到正規的市場或藥店購買中草藥,切勿在路邊攤販購買野生中草藥。
有些野生毒物與我們常見的食物或草藥外觀極為相似,有時候連專家也無法通過外表一眼識別,所以切莫太盲目相信自己的經驗而進行採食。
催吐:這是食物中毒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應立即進行。但如果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就醫:要儘快送往醫院進行治療。警惕有人發生中毒後,凡同食用過同樣草藥者,無論是否發病,均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如誤食斷腸草,應馬上洗胃,保持患者呼吸順暢,並可用兔血、羊血進行拮抗治療。
留樣:食用過的剩餘草藥,應留存以供檢驗,查明中毒原因。一些民間系的草藥可能對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安全性不能保證,所用的劑量、用法等都沒有科學依據。中草藥用得好,可以藥到病除,用不好就會變成「毒藥」,不明草藥要慎用。
來源:閩食藥聞、閩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