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節義診】冬令進補祛病有「膏」招

2021-02-23 蘇州慈濟門診部 健康促進中心

冬天是適宜進補的時節,中醫膏方也是很多人選擇的調理方式。如今,蘇州慈濟門診部特於11月28日(下周六)舉辦「膏方節」義診活動,現場7名中醫師為大家免掛號費開膏方。有需要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時間:11月28日上午8:00-12:00

地點:蘇州慈濟門診部一樓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

注意事項:隨機安排中醫師,如需指定醫師,

請於其他時間段來掛號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應講究「養藏之道」。民間自古流傳「今冬進補,來年打虎」的說法,也就是說,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黃金季節,而秋冬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

膏方又稱膏滋藥,是用中藥加水煎煮後濾渣,將藥液濃縮,再加冰糖或蜂蜜等輔劑而成的膏狀劑型。膏方是按中醫理論的組方大法,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合服用膏方者的治療和保健的需求,組成一個適宜於熬製膏劑的方子,經加工製成膏劑。慈濟素膏方則選用純素材料,不含任何動物成分,滋利眾生,綠色環保。

1、老年人:人的各項生理機能逐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趨衰退,很多慢性疾病容易找上老年人。老年朋友適合應用膏方進補,即可增強體質,祛病延年。

2、勞心勞力者:現代人的工作壓力普遍巨大,體力和腦力嚴重透支,再加上應酬繁多,菸酒環繞,蠶食人體免疫力,容易出現倦怠疲勞、精神不濟、腰酸背痛、肩頸酸痛、失眠、抑鬱暴躁、健忘、消化不良、大便失調等症狀,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朋友們不妨試試膏方,多方面調理體質。

3、女性群體:膏方亦是改善女性面色萎黃、黃褐斑、手足冰冷、月經減少等情況的冬令調補佳品,可增強體質、補益氣血,美容養顏。

4、大病初癒患者:腫瘤患者,或者經歷過大手術的患者,常有脫髮、胃口不佳、精神不振、失眠、盜汗等不良反應。中醫膏方可配合患者的病情適時調補,補虛怯弱、除病強身。

1、亞健康:慢性虛弱性疾病患者,需滋補以強壯身體。

2、呼吸道疾病:因天氣變化引發長期喘憋、咳嗽、痰多、涕多,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3、消化系統疾病:頻繁出現胃痛胃脹、食道反酸、暖氣、嘔吐、腹瀉、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腸易激症候群、慢性腸炎、腹瀉便秘等。

4、婦科:更年期症候群、不孕不育、月經不調、產後調理等。

5、老年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視力衰退、聽力下降等。

6、筋骨病:頸椎病、腰椎病等。

7、術後調理:腫瘤或重病病人手術後、放化療後、出血後,產後身體極度虛弱

相關焦點

  • 11月28日 「膏方節」義診活動
    冬天是適宜進補的時節,中醫膏方也是很多人選擇的調理方式。
  • 「冬令進補,保元膏方」10月16日開診啦!
    「冬令進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亙古未變的話題,冬令進補不僅能固本培元,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祛病驅邪,使體內陰陽氣血津液得到補充
  • 【專欄】膏方既能進補又能祛病,你知道慈禧當年怎麼吃嗎?
    隨著膏方補益作用被廣泛認同,人們冬令進補,會買補膏,讓醫生開補膏。於是,說起膏方,多半認為是補膏。
  • 青蓮中醫冬令進補之(一)——定製膏方
    因膏方內常有地黃、首烏等不能見鐵的滋補品(見鐵會減少或改變功效),所以除了用陶瓷瓦罐等容器熬膏以外,自古有以銅鍋熬製膏方的講究。    膏方節時間為2019年11月8日至2019年12月22日。本次膏方節,凡在醫館開膏方者享受診費全免。本次活動青蓮三家店同時進行。
  • 【進膏調補,先理脾胃】重慶市中醫院脾胃病(消化)科義診公告
    11月30日,重慶市中醫院南橋寺及道門口院部脾胃科將同時舉行「進膏調補,先理脾胃」的消化義診活動!同時,脾胃病(消化)科2016年膏方及開路方門診已經開始,歡迎廣大市民前來諮詢和訂製!根據「中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理論,冬令適合進補,且以膏方為佳。
  • 冬令進補--自製《十全大補膏》
  • 冬季食膏方好處多,黃埔這個膏方節迎來熱捧
  • 冬令進補正當時,皮膚病人進補必讀!!!
    冬令進補正當時,許多患者朋友留言讓我說說皮膚病人進補的禁忌,今天整理出來給大家作為參考。
  • 女性冬季進補知多少?
    南宋醫學家陳自明言:「婦人病有三十六種,皆由衝任勞損所致。」女性調理好衝任二脈,可保健康、抗衰老、養容顏。各位女性朋友,與其空嘆容顏易老,不如冬令進補,調理氣血,改善體質,預防容顏早衰。除了糾偏祛病的傳統上海膏方外,還創新總結出用於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膏方。以下列舉兩則案例,供諸位女性冬令進步時作參考:病友施某,經常月經量少,色淡質稀,時常腰膝酸軟,乏力,睡眠質量差。中醫診斷為月經過少,辨證屬腎虛血虧。遂予海派蔡氏婦科驗方育腎培元湯加減,以當歸、熟地、杞子滋養精血,仙茅、仙靈脾、巴戟天、杜仲補益腎陰腎陽。經膏方調理兩個月後,經期準時,經量正常,精力充沛。
  • 冬令為什麼要進補?
    冬令進補 是中醫用來調養虛弱體質者的方法,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為何特別要在冬天進補呢
  • 揭秘——冬令進補
    立冬過後,氣候也開始變冷,大家紛紛開始「冬令進補」。人體工程學特別提醒,選擇食療及藥膳時,必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找出體質屬性,對症下食,才能達到保健養生功效。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是生長發育的季節,秋冬則是精氣內蘊,因冬季精氣內藏於體內,所以便是滋補養生的最佳時機。
  • 冬季進補 草烏真的靠譜嗎?
    常言道「秋冬進補,來年打虎」,秋冬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這是因為進入秋冬季節,人體內的代謝下降,體力消耗減少,此時進補易被人體吸收
  • 冬天進補,「明星」膏方是不二之選 | 名中醫徐國良教授每周日上午坐診
    膏方一般由20幾味或30幾味中藥組成,且服用時間較長,須一人一方、量體用藥,才能達到祛病、養生的目的。若不顧實際情況,只是單純地追求價格昂貴,往往因其滋膩難化而妨礙氣血,於健康無益。膏方的進補功效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需要服用膏方進補?服用膏方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 冬令進補,吃「黑」不燥
    冬季是四季之中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人們應該利用這個好時節來補益身體。中醫專家認為,黑色食物不僅容易獲取,還是冬令進補的良好食材。  中醫專家林英元表示,黑色食物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冬菇、黑木耳、烏雞等。黑色食物不僅味濃、食感壯實,而且有益腸道消化、提高血紅蛋白、增強造血功能、抗衰老的作用。  中醫認為,黑在五行中主水,在五臟中主腎。
  • 冬令進補,你了解多少?
    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冬令進補一般起於冬至日,止於立春日,五十四天左右為最佳時間,即冬至日後「頭九」至「六九」之間。一、單味進補;二、成藥進補;三、飲食進補;四、膏方進補。*人參——野山參大補元氣,生曬參平補,紅參溫補,西洋參涼補;*蟲草——平補肺腎,益氣固表;*燕窩——養肺潤膚,養顏美容;除了通過藥材進補,我們還可進行膏方進補。以下人群適應膏方進補:1、亞健康狀態者。2、久病體虛、慢性病患者。3、產後調理及老年養生。
  • 謝小貓的養生大補膏
    冬季進補,已成為民間傳統習俗,中醫學有"冬藏精"、"秋冬養陰"的理論,認為冬令乃是進補強身、祛病延年的大好季節
  • 冬令進補,不治已病,治未病
    冬令進補是一種預防醫學的概念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也重視順應節氣「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在寒冷的季節養生要照顧身體的陽氣,注重保暖。冬天還沒有生病的時候進補,一方面可以溫暖身體的陽氣,避免感受寒邪侵襲;一方面也可以儲藏能量,以備春天的時候的身體活動運用。這是中醫四時養生的方法之一,也是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 【世界慢阻肺日科普】冬令進補時,膏方治咳喘
    在我國,冬季裡,很多人喜歡膏方進補。
  • 食在臺灣:」藥燉排骨」最平價的冬令進補美食
    根劇春秋戰國時代著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對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的闡述,指出:『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討論了藥膳及食療對人體的益處。因此冬令進補,不但能讓身體保持暖和,提升免疫調節,也能加速新陳代謝力。所以,除了穿對衣服,吃對食物也可以讓你從體內暖和起來喔!
  • 冬令進補養生食譜老鴨煲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