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颼颼的寒風迎面吹拂而來,趕快來碗『十全藥燉排骨湯』,讓今年冬天不再冷吱吱! 臺灣人超愛補,不論男女、老少到了冬天都得進補,而『藥燉排骨湯』更是臺灣人冬令進補的首選。
根劇春秋戰國時代著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對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的闡述,指出:『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討論了藥膳及食療對人體的益處。
因此冬令進補,不但能讓身體保持暖和,提升免疫調節,也能加速新陳代謝力。所以,除了穿對衣服,吃對食物也可以讓你從體內暖和起來喔!
藥燉排骨是普及於臺灣夜市販賣的冬天豬肉進補製品,食用歷史悠久,是臺灣特有肉骨茶,但與南洋肉骨茶香料多不一樣,皆取豬肋排骨瘦肉塊熬煮,分碗出售;臺灣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的藥燉排骨最為著稱。
主要食材有:豬肋排骨(川燙去血後使用)、當歸、川芎、熟地(黑色湯汁的顏色來源)、白芍、枸杞、桂枝、人參須、黑棗、米酒。
製作過程是將這十餘味藥材配比完成,裝在一隻乾淨布袋裡,以小繩繫緊袋頭,放入煉藥湯桶內,並以大小火煉製4-6個鐘頭,直到中藥精華煉入湯內,並讓苦味蒸發掉後。
所以在鍋蓋開掀時,迎面而來即是甘美醇香的藥材香味,而這個『味』也是許多臺灣人念念不忘的傳統與家鄉味道。
而排骨則是選用分枝骨和龍骨,它們分別是豬肋骨和脊椎骨的部位,肋骨肉帶筋,較有嚼勁,脊椎骨肉較厚,吃起來飽足感佳。
首先要將排骨以滾水汆燙至七分熟,撈起以冷水衝洗,其用意在將其凝固之血塊洗除,去其血味。
之後再將枝骨和龍骨一比一分量以藥湯頭熬煮成排骨湯,這樣熬煮成的藥燉排骨湯,不僅排骨香濃鬱、藥香繞口,肉質咬起來也才會鮮嫩甘美。
上桌前以陶甕裝湯,並倒入少許枸杞酒,讓湯裡有些酒香。一碗匯集中藥精華、鮮甜湯頭與層次感分明的『十全藥燉排骨湯』,應因而生!在食用時還可依個人喜好,選擇」沾醬」,或是吃」原味」。
若是要沾醬,首推」蒜蓉醬」,蒜蓉醬是以蒜蓉加油膏調成,蒜蓉的鹹甜蒜味可以為排骨肉味加分。
臺灣人的餐桌,不只是溫飽肚子的場域,更是聯絡情感的樞紐,若您在冬季時前來臺灣旅遊,一定要來品嘗一碗地道的『臺式藥燉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