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土豆羊肉煲

2021-02-27 文墨晚晴

過了冬至就是年。中國人的傳統,一到過春節的時候,親戚朋友都開始互相串門兒。臘肉,香腸紛紛登場……

   弟弟給我送來了崇明羊腿,呵呵,那叫一個新鮮啊,是該到了進補的時候啦!

   羊肉有了,正好家裡有土豆。得!不用出門了,現成的土豆羊肉煲,趕緊做起來。

主料 

羊肉500克、

土豆1個

調料

蔥、姜、蒜

料酒、生抽、

白糖、食鹽、

植物油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羊肉洗淨切塊,土豆去皮切塊待用。

   2、將油鍋燒熱,倒入羊肉煸炒,烹入料酒,炒出香味。

   3、加適量熱水,放入蔥、姜、醬油、料酒、糖、鹽,燒20分鐘,轉為小火燒至羊肉熟爛,放入土豆燒至熟爛入味,將湯略收幹即可出鍋。

羊肉切成塊狀,用冷水浸泡一小時左右。

土豆一個,胡蘿蔔兩根。

蔥姜切塊備用。

燒一鍋開水,把羊肉放入鍋中焯一下去腥味。

蔥姜爆鍋後,羊肉入鍋翻炒,放料酒和醬油,加水煨燉。

分別將大棗和土豆,胡蘿蔔倒入鍋中一起煨燉。

收汁後起鍋裝盤。

土豆羊肉煲,就是這麼簡單!

土豆的營養成分

     1,土豆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和粗纖維。

     2,土豆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3,含有微量元素。

     4,土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一定的通便排毒作用。

    5,土豆是非常好的高鉀低鈉食品,很適合水腫型肥胖者食用,加上其鉀含量豐富,幾乎是蔬菜中最高的,所以還具有瘦腿的功效。

   土豆和大白菜一樣,是每家每戶必備的,最常吃的菜品。

向大家介紹一下崇明羊肉:

   崇明白山羊是培育出的特殊品種,和老白酒、白扁豆、白米蝦共稱崇明"四白"。

   上乘的崇明白山羊,一定要是剛長出2顆牙齒的雄性閹割小羊。

   因為從小閹割生長,很少有羶味,尤其是紅燒做法,味道濃重,所以很受大家歡迎。

 雖然已經立春,但是真正意義上的春天還沒有到來。

    冬令進補正當時耶。

    玉蘭花已經開始起花蕾了,吃著土豆羊肉煲,欣賞著玉蘭花的英姿,爽爽噠!

玉蘭花蕾

臘月微雨催辛夷,茸菇半脫厚毛衣,

引項向天求三月,展翅騰飛春風裡。

小寒綿苞孕新羽,高蕾似鴿勝盧橘,

木蘭戎裝鬥嚴寒,風姿高雅君子迷。

作者簡介

樂婆婆 上海人 主任醫師 熱愛文學 退休後撰寫美文美食影評詩詞等作品 有多部作品發表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冬令進補正當時,皮膚病人進補必讀!!!
    冬令進補正當時,許多患者朋友留言讓我說說皮膚病人進補的禁忌,今天整理出來給大家作為參考。
  • 冬令進補,吃「黑」不燥
    冬季是四季之中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人們應該利用這個好時節來補益身體。中醫專家認為,黑色食物不僅容易獲取,還是冬令進補的良好食材。  中醫專家林英元表示,黑色食物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冬菇、黑木耳、烏雞等。黑色食物不僅味濃、食感壯實,而且有益腸道消化、提高血紅蛋白、增強造血功能、抗衰老的作用。  中醫認為,黑在五行中主水,在五臟中主腎。
  • 冬令進補養生食譜老鴨煲的做法
  • 冬令進補,不治已病,治未病
    冬令進補是一種預防醫學的概念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也重視順應節氣「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在寒冷的季節養生要照顧身體的陽氣,注重保暖。冬天還沒有生病的時候進補,一方面可以溫暖身體的陽氣,避免感受寒邪侵襲;一方面也可以儲藏能量,以備春天的時候的身體活動運用。這是中醫四時養生的方法之一,也是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 【時節養生】立冬,進補好時機
    對於養生來說,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是人們開始進補的時候了。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明年春天作準備。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意思是說: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民間說:「冬天進補,來年打虎」就是這個意思。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調養呢?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食生冷的食品,但也不宜食燥熱食品,適宜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如:牛羊肉、雞、鴨、鴿、魚、塘鯴等等。
  • 冬令為什麼要進補?
    冬令進補 是中醫用來調養虛弱體質者的方法,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為何特別要在冬天進補呢
  • 揭秘——冬令進補
    立冬過後,氣候也開始變冷,大家紛紛開始「冬令進補」。人體工程學特別提醒,選擇食療及藥膳時,必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找出體質屬性,對症下食,才能達到保健養生功效。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是生長發育的季節,秋冬則是精氣內蘊,因冬季精氣內藏於體內,所以便是滋補養生的最佳時機。
  • 冬季進補吃羊肉,羊肉是「禍根」還是「補品」?聽聽專家的回答
    導語:隨著春節的臨近,代表已進入深冬,天氣越來越嚴寒,為了禦寒保暖,好多人都喜歡在這個季節吃羊肉,因為大家現在都有養生觀念,知道羊肉最適合冬季進補。俗話說「人參補氣,羊肉補形」,而羊肉的烹飪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涮著吃、烤著吃、做熟了用手抓著吃,還可以把帶裡脊肉和脊髓的完整羊脊椎骨,也就是羊蠍子用來做清湯火鍋,味道鮮美,方法真是非常豐富。食用後能促進血液循環,溫補身體,還能讓我們增加抵抗寒冷的能力。可有的人卻說羊肉是紅肉,經常吃紅肉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已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更不宜多吃,會加重病情。
  • 「冬令進補,保元膏方」10月16日開診啦!
    「冬令進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亙古未變的話題,冬令進補不僅能固本培元,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祛病驅邪,使體內陰陽氣血津液得到補充
  • 推薦6份立冬食療進補養生藥膳食譜
    提示:點擊上方↑"大眾衛生報"免費訂閱靠譜健康資訊  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
  • 冬令進補,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
    冬令進補,其潛臺詞就是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在我們傳統飲食習俗中,有一個特殊意義的詞語叫「補冬」。漢族人以冬至為補冬之始,一般家家戶戶要殺雞宰鴨或買羊肉,以備過冬,而富貴人家更在烹飪的過程中加入當歸、人參等藥物燉食,增加滋補的效果。
  • 冬令進補——又是一年進補時
    不得不說,這是一年之中最佳的進補時令了!那麼應如何做好進補呢?又應該吃些什麼好呢?本期京予康將帶著大家一起補起來。三分法將帶大家從體質,年齡,地域三個角度來指導冬季的進補。體質—— 01 ——圖源自APE陽氣不足者溫補,陰津虧虛者清補溫補者宜食附子、紅參、羊肉
  • 冬令進補,你了解多少?
    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冬令進補一般起於冬至日,止於立春日,五十四天左右為最佳時間,即冬至日後「頭九」至「六九」之間。一、單味進補;二、成藥進補;三、飲食進補;四、膏方進補。*人參——野山參大補元氣,生曬參平補,紅參溫補,西洋參涼補;*蟲草——平補肺腎,益氣固表;*燕窩——養肺潤膚,養顏美容;除了通過藥材進補,我們還可進行膏方進補。以下人群適應膏方進補:1、亞健康狀態者。2、久病體虛、慢性病患者。3、產後調理及老年養生。
  • 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
    冬至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節,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冬至以後「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所以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膏方進補,為來年開春有個好身體打下基礎。在飲食調養方面尤其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類、脂肪、鹽分含量高的食物。
  • 【觀海養生】紅燜羊肉煲
    冬季到了,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使身體更強壯,還能禦寒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冬季養生菜—紅燜羊肉煲
  • 冬至進補——扶陽養正湯
    民諺云:「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放眼時下,疾病、不良生活工作習慣以及消極的情志無一不是在侵蝕耗散生命的精氣。而冬三月正是養精蓄銳的大好時期,正是養腎的大好時節,冬至前後尤為相宜。因為這時與天時相應,攝入的營養物質也容易封藏起來。善養生者,必奉於藏。在冬令通過適當進補,能使「精氣」儲藏於體內,可強身健體,有效提高免疫力,達到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這正是中醫「治未病」思想的體現。
  • 冬令進補--自製《十全大補膏》
  • 冬至進補,可別太任性了!
    中醫養生認為,冬至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說到進補,很多人都理解為吃營養價值高的「好吃的」。
  • 今日特搜靚湯 - 蘋果銀耳煲豬腱湯 - 健脾胃,潤肺燥,防衰老
    功效:立冬剛剛過好多街坊這兩天和我講他們如何摩拳擦掌準備煲幾個大補湯水滋補一下,其實不用這麼緊張,說起來冬令進補的時機通常有三個講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第二是在冬至前後,第三是三九天,經過多年來的總結,有關專家認為一般來講在冬至前後進補效果是最好的
  • 天冷了,吃個羊肉煲暖暖身子唄
    品三湘餐飲 推冬季暖心菜單羊肉煲、樅菌煲、臘豬腳煲道道經典,滋味惹人